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团体沙盘游戏帮助戒毒人员转变的矫治案例

运用团体沙盘游戏帮助戒毒人员转变的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都不能随心所欲,都需要受到各种限制,如何调整自己在适应和接纳社会现实和他人的同时又不伤害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限制性团体沙盘借助于象征化的表达方式,模拟和再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适应规范和感悟他人的途径。

针对强戒人员自我认知不清、边界模糊、没有归属感和责任感等问题,在自愿的前提下,筛选了7名有强烈治疗意愿的戒毒人员组成了沙盘团体,团体由三名咨询师带领(一名主导、一名记录、一名观察),开展为期12次的限制性团体沙盘。  

【案例基本情况】

(一)团体基本情况

七名团体成员分别来自不同大队,有着相似年龄,不同的人生经历,却有着相同的目标,他们抱着完善自我的目标共同走进沙盘室。

李某,37岁,离异,吸食冰毒,来访目标:通过沙盘活动能多感受别人的感受,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王某,27岁,未婚,吸食冰毒,来访目的:提高沟通能力

刘某,37岁,已婚,吸食冰毒,来访目的:增强自己做事的意志力。

万某,31岁,未婚,吸食冰毒,来访目的:提高人际关系能力。

朱某,31岁,已婚,吸食冰毒,来访目的:提高沟通能力。

范某,28岁,未婚,吸食冰毒,来访目的:找到自我,找到人生目标。

贾某,18岁,未婚,吸食冰毒,来访目的:理解别人。

成员个体特点不同,组成的团体完成一个沙盘作品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冲突,特别是面临限制性团体中的各项规则时,冲突可能会更加明显。

(二)团体沙盘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治疗方案的制定

规则是保障团体沙盘顺利进行的基础,它贯穿始终。

(1)活动规则

(a)摆放沙具的顺序由猜拳决定,保证成员都有做“第一”的机会。

(b)每人每次只允许一个动作,同类的沙具可摆一组。每人轮完一次后再开始下一轮前对前一轮的沙盘场景进行拍照。

(c)整个制作过程不允许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但可以与组织者之间互动。

(d)不允许将他人或自己已摆放的沙具拿走,只允许移动自己或他人的沙具,移动后在这一轮就不再摆任何沙具。

(e)制作过程中,成员可选择在某一轮放弃摆沙具。

(f)最后一轮中的最后一个人有一次修饰的机会,对整个作品进行一些调整,但不能再添加沙具。

(g)时间90分钟为准。团体组织者在活动结束前10分钟给予提醒,以免使成员由于突然则产生的不满和不完整感。

(h)活动过程中,成员有权提出退出要求,但必须说明退出理由,如想再次加入,应先向团体组织者提出申请,由其他团体成员和组织者一起协商决定。

(2)团体活动目标

(a)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帮助成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使其对自我有更适当的认识。

(b)帮助成员培养责任感,培养敏锐地觉察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使成员间更善于理解他人。

(c)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从而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d)促进成员独立自主、自己解决问题,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

2.团体沙盘实施过程

从7次沙盘中可以看出,沙盘从违规到守规,从无序到有序,从冲突到整合的过程。

(1)从违规到守规

限制性团体的规定,就像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法规和规章,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团体成员在团体沙盘中的表现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及对规则、秩序和权威的态度。戒毒人员自控力普遍较差,常抱有侥幸或从众心理而违规,甚至视规则为无物。前三次沙盘7个人有6人违规,经过对违规现象进行讨论时,成员都对咨询师宣读的规则有印象,但在摆放过程中就抛之脑后,有人虽然记得规则但是看到前一人违规就跟从,认为大家都这样,自己这样做也没事;只有朱某一人从始至终从未违规,这也表明朱某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从而导致内心的压抑。讨论之后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即使违规也是扶正他人沙具,稍稍移动沙具以使画面协调流畅,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团体凝聚力提升的一种表现。之后成员们说,遵守规则是维持团体正常运行的保障,在社会上也是一样,我们习惯性的忽视规则正是导致现在处境的主要原因,应该培养和加强遵章守则的意识,同时,规则是服务于生活,是灵活的,不应是刻板的。

(2)从无序到有序

第一次沙盘的冲突,让每个成员在这次沙盘谨慎了许多,违规的现象较第一次有所减少。在摆放沙具时也多了些观察和思考,揣度他人想法,努力围绕主题开展。第二次沙盘主题为“孤岛家园”。第一个动作的万某,双手开河建岛,其他成员相继放入沙具,形成家园的场景,虽然人与人之间还未形成直接交流,还有隔离存在,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连接河两岸的大桥和路板,都说明大家已做好沟通准备;而左下角驶出的火车,也预示着成员们内在动力的体现和自我探索的开始。第三、四次沙盘违现象明显减少,偶尔的违规也能立即改正,沙画内容展现出刘某在沙盘中独特表现,显得与整体格格不入,从而被其他成员攻击或孤立。第四次沙盘动物和森林的出现,是成员本能和无意识内容的显现。“孤岛家园”、“大好河山”、“奇葩森林”,从开始的无序逐渐调整,成员们都在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3)从冲突到整合

此阶段体现在第五、六、七次沙盘中,沙盘摆放过程无人违规。一向低调随和的万某,在第五次沙盘中出现了激烈的情绪表达。第四次沙盘中范某无意讲述出万某不愿示人的行为,当时万某满脸通红尴尬的笑说“没事,不要用正常人的思维去想吸毒人的行为”这样的语言敷衍过去,没有什么负面情绪的表现。而在第五次沙盘中万某围绕着范某所摆的沙具进行“质疑”和“攻击”,将积攒的情绪完全释放出来,总结时万某说这次的沙盘他的心情很好。第六次沙盘中刘某依然保持独特的风格,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被其他成员孤立,也许是刘某为了保持或突显自己而有意这样做;万某将自己所摆入的沙具扣在左下角,当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不同时,首先想到的是否定或压抑自己,以保持与他人的一致。在第七次沙盘中,一向“特立独行”的刘某这次选择跟随大家,融入到了大环境里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以前一直跟随他人的万某,这次选择跟随自己的意志;对路灯情有独钟的李某放弃摆路灯,而刘某却为他摆上的两盏路灯,这让李某有被理解的感动;一直寻找人生目标的范某,在左下角放入了鸡爸爸鸡妈妈孕育小鸡的沙具。

仅仅七次团体沙盘治疗,成员们经历了茫然、冲突、调整和共感,从自我封闭对他人不信任到因对方的一个动作而感动,这些在他们身上悄然的发生着。

【案例思考】

在团体沙盘反馈的环节中,团体引领者将沙盘中的积极正向的能量反馈给成员时,热切的目光流露出一种能量在他们体内流动,他们纷纷表示沙盘的神奇,不知不觉中展现自己内在的世界,又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自己。

李某:沙盘活动让我学会了理解别,同时被别人理解很幸福,对于那些暂时不理解的事情看淡许多,不再纠结,学会了等待,自控能力也有所提高,喜欢这项活动。

刘某:以前自己比较自私,不怎么考虑别人感受,虽然可以和别人进行正常交流,但很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出来,几次沙盘过后,觉得现在能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了,发生自己挺脆弱的,不像外在那样强大,我能在这里说出心里话,不担心被笑话,被别人接纳的感觉很温暖。

万某:我一直认为我的人际关系很好,没想那是压抑自己换来的,沙盘让我明白,讲出自己的情绪感受不是制造矛盾、发生冲突,相反是让人际关系更和谐,沟通更顺畅。

在别人眼中的自己环节中,每个人都流露出期待的眼神,希望从他人的感受中得到一个不知道的自己。一向低调不善言谈的朱某说,听到大家对我的感受,让我知道了在别人眼中我是这样的自己,有很多方面是我没感觉到的,对自己多了一份新的认识,听后心里很舒服。

7次的沙盘使成员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自我探索的愿望更加强烈;成员在团体里得到放松和依赖,感受到团队带来安定与温暖。沙盘活动仍在继续,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的领悟。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