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使用心理情景剧相关技术对戒毒人员团体辅导的教育矫治案例

使用心理情景剧相关技术对戒毒人员团体辅导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心理情景剧作为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之一,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探索戒毒人员的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等问题,帮助戒毒人员在表演中澄清自己的问题,看到问题的症结,发现自身的潜能和力量,最终有助于个人问题的解决。本次参与治疗的戒毒人员是一个情绪宣泄式的自我成长团体,也是一个非结构性的治疗小组。在小组活动中,治疗师采用心理情景剧的相关技术展现戒毒人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冲突和转化策略,为戒毒人员提供发现、思考和解决自身问题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戒毒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1. 活动目的

通过体验式的心理情景剧,促进戒毒人员的自我探索、发现与领悟,帮助戒毒人员调整心态,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2. 方法

通过自我分享、角色互换、替身等心理剧的方法,遵照心理剧的暖身、演出、分享三阶段,运用舞台、主角、辅角、观众和导演五要素,开展情绪宣泄与自我成长团体辅导。

3. 时间

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共计6次。

4. 训练前准备

人员筛选:自愿参与,治疗师对戒毒人员事先面谈,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制定较为详细的活动方案,人数为15人。

场地及硬件:相对封闭、少杂音;便携式音响。

(二)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1)光谱测量

采用不同颜色的彩布分别代表光谱线的A、B两端,两端呈现的是两极的向度。其中A点代表很多(长、快乐),B点代表很少(短、痛苦),A、B两端之间的若干个点,分别代表问题的不同程度。用下列问题评估戒毒人员的状况:

现在我的情绪偏向正向还是负向?

我的压力应对方式是多还是少?

我对团体体验活动的参与性是强还是弱?

(2)“活报纸”

随机选取一篇当日社会生活类新闻或故事,让戒毒人员根据新闻报道内容,自由选择角色扮演,将故事的情节、内容展现出来。

2. 治疗过程

(1)心理训练

治疗师:闭上眼睛,安静的、均匀缓慢的深呼吸。现在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眼前浮现的都是妈妈辛苦工作的疲惫身影,妈妈千里迢迢来到戒毒所探访时的画面,耳边回响的都是妈妈对自己永远也说不完的唠叨和叮咛。

成员一:我想起自己的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我却很少表达对她的爱。

治疗师:(见该成员难过表情,催化其处理该情绪)你想表达一下吗?

成员一:(犹豫思考一会,点头)嗯。

空椅技术:治疗师采取空椅技术,让该成员拿出一把椅子,治疗师引导该成员想象自己的妈妈就坐在对面这张空椅子上,并且详细的描述妈妈的表情、动作、声音,用自己选择的彩布,代表心中对妈妈的感受,并对妈妈讲述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在此过程中,治疗师只需坐在该成员的身旁,起到支持、陪伴作用。

治疗师觉察到该成员并没有完全表达、释放自己的感受和心愿,接着问:是否想和妈妈拥抱一下?

成员一:嗯。

替身技术:让该成员自己寻找一个神情、形态与自己母亲最为相似的成员做母亲的替身,并由该成员为母亲具体化。

成员一:走上前,拥抱母亲,哭泣,后情绪渐渐平复。

(2)剧本表演阶段

选择心理剧主题,设定时空框架,确定角色扮演者。

剧本表演——《我的天空》表演片段

人物设置:

主角:娟子;

辅角:饭店老板;妈妈;妹妹;

旁白;

旁白:娟子,是一名刚刚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戒毒期满后,娟子没有回家,而是在餐厅找了份打杂的工作……

第一幕  餐厅

(老板坐在桌边,按着计算器算账,娟子气喘吁吁的跑步上场。)

娟子:老板,我来了。

老板:(用手指着娟子,翘着二郎腿,恶狠狠的说)拖、拖、拖,就知道“拖”,你姓“拖”啊,拖到现在才来。去(手指着侧面、脸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先把地板擦干净,菜洗干净,桌子擦干净。客人来了,麻利的把菜单递过去,知道了吗?(娟子点点头,然后迅速拖地,擦桌子。作气喘吁吁状,用手擦汗。)

老板:(站起身来,面向观众抱怨)真服了,幸亏我当初好心收留她,搞的现在我却天天和欠她似的,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是她当老板还是我当老板。(老板抱着手,踱步,监督娟子打扫卫生,一边用手指着,一边嘴里抱怨娟子不会干活)

第二幕  出租屋

旁白:(又是一个冰冷的夜晚,身心俱疲的娟子决定给家里打电话)

“铃铃铃……”家里的电话铃响了。

娟子的母亲立马接通电话:喂……喂……是娟子吗?

娟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语无伦次的说)我是……妈……是我!我是娟子……

妈妈:(用力的握紧电话,焦急的询问)娟子,你在哪里啊?你出来后怎么一直不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好担心你啊!

娟子:(调整了一下情绪,强忍着眼泪说)妈!我现在很好,在一家很好的公司上班,工资很高。

妈妈:那太好了,这样妈妈就放心了,苦了你了,孩子,妈妈真的好想你!

娟子:是吗?想我,可是……,可是为什么两年都没有到戒毒所来看过我?

妈妈:(哽咽着回答)…… 孩子,妈对不住你,没有能力照顾好你,都是我的错,虽然我没有去看你,但是妈妈心里一直是牵挂你的。

妹妹抢过电话说: 姐姐,妈妈不是不去见你,是妈妈的腿……

娟子:妈妈的腿怎么了?

妈妈:(打断娟子的询问,用手抹着眼泪)孩子,没事,我没事,妈妈挺好的,别听妹妹胡说。你在外面要学会照顾好自己。不要担心家里,我,我们都很好。妈妈不求你能出人头地,只希望你能堂堂正正的做人!

娟子:妈妈,妈妈……

电话匆忙被挂断,传来忙音……

第三幕  家

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旁白:娟子听出电话里的不妥,决定回家看看究竟,当她打开门的一刹那,看到妈妈孤单的坐在轮椅上,娟子顿时惊呆了。

娟子:妈妈,你的腿……你的腿怎么了?

妈妈:娟子,是娟子呀,你终于回来了,妈妈好想你啊!

娟子:妈妈,你的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没,没什么事,是我自己不中用,两年前在去看你的路上发生了车祸,结果就拖累了一家。

娟子:(扑进妈妈怀里,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妈妈,是我错了,真的大错特错了,我一直以为您不要我了,再也不管我了,两年了,我等了两年,也怨了两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

妈妈:(轻轻擦拭着娟子脸上的泪水)孩子啊,妈妈不告诉你,是怕你担心,不能安心的戒毒,所以一直瞒着你呀!

娟子:妈妈,之前是我不懂事,做了太多的错事。您能原谅我吗?

妈妈:傻孩子,妈妈根本就没有怪过你呀。

娟子:妈!

妈妈: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记住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妈妈永远在家等你。

娟子:(小心翼翼的抱着母亲,一边用力的咬着嘴唇,一边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切都会好的!嗯,一切会好的!

独白:两年了,那个高墙曾经把我和家人阻隔了两年的时间,在那里,曾经因为年迈的母亲,因为一次都没有来看过我的家人,我埋怨过,失落过。现在的我自由了,我终于又可以回到那个温暖的家庭,重新听到家人幸福的欢笑。明天的路也许还很长很长,我的天空还很广很广,或许将来的生活还有无数的荆棘与挫折等待我去克服,但我相信——如今的我是一只虽然辛苦但却努力飞翔的小鸟,我决心要飞的更高,更高。

背景音乐——《飞的更高》(高潮部分)

(3)团体分享

导演和主角一起坐在团体的中间,先让成员依次分享自己生活经验中与此演出相连接的部分或作为剧中演出者的感受。导演对成员的分享不批评、不建议、不表扬、不比较。

(4)效果评估

通过对戒毒人员参与团体辅导前后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际信任量表(ITS)的比对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对戒毒人员的内心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团体活动的自我评价中,分享经验、自由性、帮助他人、了解自己、参与活动方面的评分明显增加,社会支持主观评价上升,与家人及其他戒毒人员的正向关系有所改善。

根据对戒毒人员的访谈结果显示,团体成员对本次团体辅导普遍持有较为肯定、乐观的评价,80%的成员认为整个活动过程是有序的、令人感到新奇的,并且在活动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92%的戒毒人员不同程度地表示,此次团体辅导对自身的改变已明显超过心理预期,自我情绪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同时也促进了与同伴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人际关系有较大改善,治疗效果明显。

【案例思考】

心理情景剧是对生命和生活的真实再现,它为情绪宣泄、情绪学习、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行为改变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机会,它能帮助戒毒人员自由的表现自己的观点、情绪,使她冲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促使个体的创造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

当然,心理情景剧并不是“万用灵丹”,不能将其作为一项专门活动代替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戒毒场所心理情景剧有效开展的最佳方式是把它作为一种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形式,渗透于日常心理辅导及团体咨询当中。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