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心理咨询破解戒毒人员王某某教育矫治难题的案例

运用心理咨询破解戒毒人员王某某教育矫治难题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王某某,男,46岁,湖南益阳沅江籍,2016年12月因在临澧县朋友家中采取静脉注射方式吸食海洛因被临澧县公安局查获,2017年年7月入所,目前在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八大执行强制隔离戒毒。该员曾多次进行强戒,但至今仍不思悔改,继续吸毒,成瘾严重。正是由于一次次的沾染毒品,让一个圆满的家庭支离破碎。妻子已与其离婚,儿女已与其断其来往,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同时该学员患有中枢性视网膜炎,病情的反复发作影响了该员的正常的教育矫治。

经过进一步检查与了解,该学员无躯体症状。心理测验(SCL-90):总分98、症状指数1.09、阳性均分3.01(无明显症状)。通过谈话了解到该学员自入所后,因眼部疾病的困扰,不能正常参加的教育矫治活动,对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心情郁闷,情绪波动大。因多次吸毒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对自己的未来很困惑,很茫然无助,不知该怎样做。被管班民警推荐来心理咨询室求助。


【案例基本情况】

(一)收集到的信息

为了进一步了解王某的基本情况、切实掌握其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初步验证,用以对王某的治疗提供帮助。随即,负责对其实施心理矫治的民警将信息收集和验证的范围确定在其管教民警、老乡和同组戒毒人员当中,并且通过摄入性谈话分析其现状,并进一步寻求其所在的微观—中观—宏观环境可能带给他的影响。

王某管班民警:刚入所时便发现了该学员在进行体能康复训练时,时常带有消极抵抗情绪,不能积极参与体能队列训练。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与其余强戒人员基本没有交流,比较孤僻。于是,便对该学员进行询问。了解到,该学患有中枢性视网膜炎,眼部状况不是很好。故在日常的体能康复训练中采取逃避措施。而且与家庭成员关系破裂,不愿与人交流。说明:该学员有一定的生理病症,间接地对日常训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该学员还处于原生家庭的支持系统功能失灵的状态下,心理负担大。

同班戒毒人员:王某某晚上睡觉经常熬夜,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不入睡,在寝室中间走道走来走去,在厕所吸烟。影响了我们的休息。我们班的民管班长实在受不了他这样就去与他交流,据他说王某吸毒成瘾严重,身体还没完全摆脱毒品依赖,晚上无法正常入睡。说明:进入戒毒所后还没完全脱离毒瘾的生理影响,处于过度和克服阶段。

戒毒人员中的老乡:王某某在我们那边本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夫妻两做烤炉生意吃喝不愁。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长沙重点大学读书,女儿在我们县的一中读初一、成绩都很好。后来王某某被社会上的一群朋友带着玩沾染上了海洛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生意也不做了,子女也不管了。一有钱便跑去购买毒品,久而久之,家道中落。妻子见他这样一直不思悔改便带着儿女与他离婚。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说明:原生家庭破碎对该学员打击重大,事后出现悔意,情绪低落,对未来生活无期待,无信心。

戒毒人员班长:他刚开始来我班的时候还没发现什么不同,只是不太爱说话,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发现他经常失眠,影响了其余同班戒毒人员休息。早上的体能训练中也经常不积极参与训练。作为民管班长我有义务了解他的情况,便对他进行交流。之后了解到王某某失眠是因为心瘾还没完全戒除,体能训练不经常参与是因为有中枢性视网膜炎。我也不知道他说的是否属实,便把我了解的情况反映给了管班民警。说明:戒毒后期,该学员还没有完全克服生理-心理的瘾状,矫治还需要强制。                                                                (二)与王某某进行的初步谈话。

当事人王某某:寝室里的人都说晚上我影响了他们休息了,要我晚上别走来走去,安静点。我也不想吵他们啊。我现在毒瘾还没完全根除,毒瘾发作我无法安静入睡啊。都是吸毒的几个人,不能相互理解吗?说我小病大养,说我逃避训练,不知道我眼部有疾病吗?不适合训练。只知道说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我是不是做什么都是错(语气激昂,像受了很大委屈一样)说明:王某某在主观认识上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

(三)戒毒人员矫治计划的制定

1. 基本情况

通过来访者陈述、观察和调查了解,来访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情绪低落、紧张焦虑、自卑、无法正常参与体能队列训练。无躯体症状。心理测验(SCL-90):总分98、症状指数1.09、阳性均分3.01(无明显症状)。

2.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于非病的三原则,来访者知情意统一、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认识清楚,主动求助,无逻辑混乱无知觉异常,无妄想。

(2)根据来访者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做恶梦,环境不适应,失眠,并且出现的时间不足一个月,无泛化现象。

(3)社会调查显示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正常。

(4)根据检测与查阅病历,来访者身体状况良好,仅患有中枢性视网膜炎。

(5)鉴别诊断:本案例应与严重心理问题相区别的基础是无退缩行为,无自杀倾向,无泛化现象,社会功能良好。

(6)由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 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他的问题基本上仍然属于入所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对于该学员的矫治计划,一方面从他的问题入手,从生理—心理方面介入,另一方面从他的需求入手,从他的“微观—中观—宏观”环境系统介入,以期该学员在戒毒矫正期间能够克服生理心理的心瘾,同时为未来生活建立信心,为重新良好社会化打下基础。显然,该学员经过教育矫治毒品对其身体、心理的影响还未消失、淡化,而且在以前的吸毒环境中又产生了特有的负性心理特征。亲友、家庭关系的破裂,眼部疾病的困扰、以及回归社会后对前途的迷茫,这是使他出现情绪波动。

(四)治疗过程

1. 针对该学员的生理问题:定期对其中枢性视网膜炎导致的眼部状况进行检查和治疗,相应地减少他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制定个性化和适应性的训练方式。

2. 针对该学员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心瘾和后续症状,需要建立好支持小组,如同班成员的互助体系,帮助其顺利度过适应期;同时管班民警也应该予以加强看护协助,在阶段性心瘾发作中给予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3. 为了帮助该学员充实生活信心,从其“人在环境”进行考量,进行更多有效和有帮助性的信息输入,建立良好的环境支持系统:

(1)寻求家庭系统的协助。通过多渠道跟其原生家庭建立联系,并详细叙述该学员在戒毒所的经历和阶段性成果,帮助学员澄清其愿意改过自新的意愿。争取能够邀请家人不定期地来戒毒所探望和鼓励该学员,让其戒毒过程有家庭的强大支撑。

(2)在戒毒所内,建立好支持小组和援助群体。在克服毒瘾的过渡阶段,能有群体性的时刻支持和跟进,有需要的话,建立好“同伴群体—民警—医生”等多元支持团队,避免学院在戒毒过程中孤立无援,有心无力。

4. 帮助他解决心理矛盾,调整失衡的心态,应从帮助他重新认识新的生活环境,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入手。

帮助来询者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建议其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其掌握的习艺能力尽快自力更生。在戒毒所,一方面,可以做好需求和基本情况的调研,了解戒毒人员在入所前从事的职业和自身的技能优势,在所内开展一些分享版和互学班,通过助人自助,补充知识技能,为重新再就业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所内可以根据学员的需要,开展一些主题讲座,避免在戒毒期间的信息闭塞,加强社会知识的知晓和内化等。


【案例思考】

通过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角度来为学员的问题找出路,找方案,增强其“人在环境”中的支持系统,来帮助其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进入生活新阶段。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