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非遗文化苏州“制扇技艺”提升教育戒治成效的案例

运用非遗文化苏州“制扇技艺”提升教育戒治成效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苏州“制扇技艺”是非遗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极富吴文化特征,于2006年第一批被列为我国国家级非遗名录。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地处苏州辖区,近年来不断深化“一体两翼”大戒毒工作布局,开门办戒毒,引进社会力量,特别是非遗文化苏州“制扇技艺”这样的稀缺社会资源,弥补场所自身专业人才缺乏的不足,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治信念与意志力,推动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戒毒工作的实绩实效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通过对所内150名戒毒人员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戒毒人员初次吸毒是源于好奇、追求时髦、虚荣、意志薄弱、自控力差、逆反心理等,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戒毒所在戒毒人员中开展非遗文化苏州“制扇技艺”培训,传授制扇技能,让戒毒人员在艺术熏陶中沉心静气、陶冶情操,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引导他们增强文化自信,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规范自身言行,积极参与戒治生活,提升戒毒信心,把正确的价值取向融入生活、学习、戒治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戒除心瘾,远离毒品”的目的。

二、方案制定

1.布置“制扇技艺”培训教室

由教育矫治科牵头,拟定“制扇技艺”培训教室的软硬件装饰方案,准备所需的培训器材,精心规划培训内容,致力于打造既有传统文化韵味又有现代创新气息的学习提升空间,让参训人员在“制扇技艺”空间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绚烂多姿,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拟定参训人员报名条件

根据年初教育矫治工作计划及在所戒毒人员人数、学历层次、剩余戒期、生理心理特点、社会适应能力、培训教室容纳人数等实际情况,结合戒毒人员参加培训的意愿,确定参加“制扇技艺”培训的适宜人群和选拔条件,帮助参训人员掌握制扇技能,调适身心状态,走好戒治路。

3.规划培训内容、进度和目标

教育矫治科会同“制扇技艺”师资团队召开培训研讨会,规划“制扇技艺”理论培训、实际操作的具体内容及进度表。通过理论培训,让参训人员掌握苏州“制扇技艺”的历史渊源、工艺特征、工艺流程、传承与保护。通过实际操作,帮助戒毒人员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苏州“制扇技艺”的流程和要点。培训目标是让参训人员熟练掌握苏州“制扇技艺”技能,并能进行独立创作,在制扇过程中能够沉下心来,练就“心静如水”的境界,培养处世沉稳、耐心细致的好性情;净化心灵,升华思想,从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一门技术,提高就业技能,累积生活正能量。

三、方案实施

1.布置培训教室,营造文化氛围

教室是参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吴文化特点和“制扇技艺”工艺要求,对培训教室进行了总体谋划布局设计,悬挂了苏扇制作宣传图,实际操作指引图。分设了教学区、实际操作区、精品展示区。配置了培训用的骨片、绸子、泥炭、石膏、漆、颜料、胶水、绢面、沿边条、米糊、喷壶、燕尾夹等器具器材,满足日常培训需求。

2.筛选参训人员,确保培训质量

在戒毒人员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结合其生理心理特点、身体健康状况、剩余戒治期限、文化程度、动手操作能力等因素,确定了16名戒毒人员参加苏州“制扇技艺”培训班。

3.开展理论授课,传授制扇知识

(1)开班动员,明确培训任务。教育矫治科组织参训人员召开苏州“制扇技艺”培训开班动员会,宣读《关于在戒毒人员中开展苏州“制扇技艺”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明确培训的内容和要求。从珍惜培训机会、尊重施教老师、注重培训效果三个方面阐述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培训期间的课堂纪律、学习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2)理论教学,解析工艺流程。根据培训计划,老师向参训人员介绍了苏扇的知识点。苏扇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色而著称,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苏扇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明清以来,主要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工艺。它们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描绘,其精湛的技艺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培训老师按扇子种类向参训人员详细讲解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3)精品欣赏,感受艺术魅力。组织参训人员到精品展示区观摩折扇、檀香扇、绢宫扇精品,让戒毒人员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苏州“制扇技艺”、传承非遗文化的热情。

(4)现场观摩,掌握制扇技能。在现场教学观摩阶段,培训老师展示苏州雅扇的制作手法,让戒毒人员近距离观摩,沉浸式感受苏州雅扇的结构分布、扇面的制作要领,领悟苏州雅扇的制作流程。

4.安排实际操作,掌握制扇技艺

(1)材料准备。苏州雅扇制作所需要的材料非常重要,主要有骨头、绸子、泥炭、石膏、漆、颜料、羽毛等。其中,骨头是苏州雅扇的重要位置,骨头要求质地硬、质量好,表面不能有裂纹,这样才能确保扇骨的坚固和不易损坏。这个环节,让戒毒人员直观感受到苏州雅扇的质地和特性,明白取舍的重要性。

(2)骨头加工。将骨头进行初步的切割和抛光,然后根据扇形大小进行细致的昆线、切割,让扇子的轮廓变得完整规整。在骨头上制作上下槽和腰线,以形成扇骨的框架。这个环节,让戒毒人员明白局部和整体的辩证关系。

(3)绸子处理。首先将绸子镀上泥炭水,再放在石膏中烘干,使其变得硬挺,然后将其平整,剪成扇形大小的形状。在绸子上使用锡线,慢慢将绸子压在扇骨上延梢进行压线,使两者无缝贴合。这个环节,让戒毒人员逐步掌握苏州雅扇的制作技艺。

(4)羽毛绣花。根据扇的外形大小,选择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羽毛进行搭配。对于鹅毛、鸽毛等较长的毛,要进行削尖处理,还要根据颜色进行搭配粘贴。然后按照图案,将羽毛细密的绣在绸子上,形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这个环节,培养戒毒人员的耐心、细心的品质,让他们在制扇工艺中提升思考问题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5)上漆彩绘。将羽毛绣花工序的绸子稍微打磨一下,涂上底漆,让其虏住鸟羽,然后开始上彩绘。彩绘是最重要的程序之一,此处讲究颜色的搭配和涂抹的顺序。涂好底色后,根据纹样,细致描画细节,将颜料渐渐层层叠上,直到涂满。这个环节,激发了戒毒人员的创作灵感,提升制扇技艺,收获喜悦与满足,体验到艺术创作的魅力。

(6)包背子。扇子端翅用绸子包住,然后加上手扣,以便翻开和合上扇子使用。这个环节,提升了戒毒人员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修养,磨练了意志。

5.开展作品评比,提升戒治动能

在苏州“制扇技艺”培训过程中,当戒毒人员完成制作,会组织作品评比,让大家分享心得,激发戒毒人员的创作热情,提升戒治动能。

四、实施效果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制扇技艺”培训,帮助戒毒人员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培养了戒毒人员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提升了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成效。制扇的工序较多,在磨练戒毒人员的耐心与毅力的同时,更增强了戒除毒瘾的自信心。材料的选择让戒毒人员懂得生活中取舍的重要性,工序的先后让戒毒人员明白局部和整体间的关系,制扇过程中失败的体验在提升戒毒人员制扇技艺的同时,更让戒毒人员学会了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保持冷静和自信,对于戒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案例思考】

非遗文化与戒治技术的结合,对于丰富戒毒人员戒治生活、增强戒治信心、促进身心康复、早日戒除毒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非遗文化苏州“制扇技艺”与戒毒矫治的融合发展,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优选简易非遗项目。由于戒毒场所及人员构成比较特殊,优先选择难度系数低、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对戒毒矫治有促进作用的非遗项目进入戒治场所,有利于实现非遗文化助力戒毒矫治的目标。

二、增强趣味性知识性。戒毒场所开门办戒毒,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帮助戒毒人员增强戒除毒瘾的信心,掌握一技之长,出所后做一个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有益的尝试。传授学习期间,穿插一些趣味性、知识性的环节,有利于调动戒毒人员的学习热情。

三、扩大受众面影响力。受戒治期限、学历层次、动手操作能力、培训场地等因素制约,目前“制扇技艺”培训受众面有限,有望在日后的工作中挖潜增效,扩大非遗文化在助力戒毒人员矫治中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戒毒人员早日实现顺利回归社会的终极目标。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