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改善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心理和行为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2023年10月,依托咪酯被正式列管为第二类精神药品。从2023年至2024年在所戒毒人员的构成变化以及面向社会开展禁毒宣传帮教过程中了解的信息等方面分析发现,依托咪酯类吸毒人数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悄然增长,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增长趋势尤为明显。面对新型毒品带来的新问题,江苏省东海强制隔离戒毒所在采集、分析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情况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对他们的成瘾心理和戒断行为进行改善和治疗,取得一定成效。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在所戒毒人员中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34人,其中因吸食依托咪酯初次被强制隔离戒毒的17人,存在冰毒或海洛因吸食史的1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19—35岁22人,占比64.71%;36—49岁11人,占比32.35%;50岁以上1人,占比2.94%,较吸食传统毒品戒毒人员,年轻化趋向明显。我所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吸食时间多从2023年开始,持续时间大都在6个月至1年之间。
二、调查分析
调研方式: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4份,回收问卷34份,其中有效问卷 34份)。
1.吸食依托咪酯的症状
症状一:34人吸食后呈现头晕站立不稳、东倒西歪等类似醉酒后的状态。
症状二:1人出现烦躁、伤人、毁物的倾向(详见个案)。
症状三:戒断后1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恶心呕吐、心率血压变化和震颤等症状。
个案:吸食依托咪酯戒毒人员沈某某,31岁,3次被强制隔离戒毒,有冰毒吸食史,偏执型人格,冲动易怒。本次强戒入所前两个月,沈某某在吸食依托咪酯后,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毁坏他人财物,并将自己右手小指肌腱咬伤。
2.吸食依托咪酯的原因
(1)部分吸食者将依托咪酯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品。自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2023年初防疫政策全面放开以来,冰毒、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受国内禁毒攻势取得显著成效和境外供销渠道受阻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持续飞涨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高位,而作为冰毒等传统毒品替代者的依托咪酯以其相对低廉的售价及相对容易的获取渠道受到部分传统毒品戒毒人员的青睐,并逐步在各地悄然兴起。
(2)部分吸食者存在错误认知,对依托咪酯违法性、危害性和成瘾性认识不足。2023年10月1日前依托咪酯未正式列管为第二类精神药品,部分吸毒人员在侥幸心理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吸食。在依托咪酯被正式列管后,仍有部分人员因信息获取滞后,并不了解其作为新型毒品的危害,仍继续尝试。从谈话中了解,多数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认为依托咪酯有别于传统毒品,不会上瘾且危害不大。
(3)多数青少年吸食者在被诱惑、欺骗下接触依托咪酯。部分以依托咪酯作为替代品的吸毒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吸食次数,先以“免费尝试”“依托咪酯不是毒品”等说辞诱惑、欺骗身边的青少年吸食依托咪酯,再以“礼尚往来”等说辞哄骗甚至胁迫青少年逐个“回请”自己,从而造成依托咪酯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滥用。
3.吸食依托咪酯戒毒人员的特点
(1)较吸食传统毒品戒毒人员,年轻化趋向明显。
(2)初次强制隔离戒毒比例较高。
(3)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三、方案制定与实施
1.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的起源与概念
静观(Mindfulness)是当前世界公认的新型心理和行为治疗方法。静观认知疗法(MBCT),目前被国际社会广泛应用于解决抑郁障碍、情感障碍治疗和成瘾戒断治疗。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是由国内静观专业委员会把静观融入治疗对象日常生活,对个人思想、情绪、行为持续保持静观察觉的一种整合式疗法,帮助治疗对象通过静观察觉自身不自觉、不正确的心理和行为习惯,靶向改善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而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和压力,降低成瘾应激反应,增强自我负责的心理和行为,实现更加自觉、自主、自律的生活。
2.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的前期准备
调查评估:调查所内34名依托咪酯类吸毒人员基本情况,通过体质监测和心理学量表评估并记录感知描述、自我控制、毒品渴求等身心特点及内在需求,以是否有冰毒或海洛因吸食史将34人分为单一型与复合型两组,每组17人。
制定方案:制定8周训练周期,由所内静观戒治师主导进行训练,每周训练2课,共16课,每课用时40分钟左右。确定课程编制的固定顺序、用于静观生活化的训练场景、复吸高危情境的操作指标等具体项目流程内容。
3.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的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静观察觉。此阶段为训练的第1-3周,帮助训练对象了解并关爱自己的情绪,阻断高危风险情绪。
第一周,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引导戒毒人员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逃避或抑制。首先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接受他们的存在,无论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正常的人类体验。当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时,不要抗拒或否认它们,而是接纳并尝试理解其根源。
第二周,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定期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评估它们是否有助于自己的戒断目标。鼓励其接受新的信息和观念,尝试新的思考方式,避免过早对自己的人生下结论,尽量保持开放和乐观的态度。
第三周,对抗诱惑。在进行静观脱瘾训练中,戒毒人员会遇到各种诱惑,例如再次接触毒品时或与以前的朋友聚会时,这可能会引发戒毒人员的强烈欲望和成瘾心理。引导其想象屈服于诱惑后的后果,督促其自发的调整诱惑源与自己的距离,自己主动的远离以前的朋友圈。培养其自我控制力和理智思考能力。
第二阶段,动机激发。此阶段为训练的第4-5周,帮助训练对象察觉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激发正向需求动机。
第四周,培育健康的自我认知需求。引导戒毒人员进行非正式的日常静观训练,比如温情的呼吸、给自己关爱、给予和接纳,鼓励戒毒人员感受此时此刻的内心想法和情绪,让戒毒人员认识自己:我需要什么和我想要什么的区别,想要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欲望,需要则是较为普遍的来自内心和身体的真实需求,比如被听到、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受到尊重等。引导其以健康的方式满足自我需求。
第五周,活出生命的深度,认知核心价值观。引导戒毒人员认识自我需求与核心价值观是幸福的基础,自我需求通常与身体和情感生存相关,注入对健康、安全、连接的需求。通过静观训练,让戒毒人员了解自我需求和价值观有助于在充满挑战的时刻带着正能量情绪来回应的能力,无论是否在为生存而挣扎或者是追求快乐。探索对不舒适的体验,如渴求、负面情绪、消极想法的不同应对方式。
第三阶段,改变改善。此阶段为训练的第6-8周,帮助训练对象在心理和行为上改变以前不自觉、不正确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
第六周,处理困难情绪的方法。引导戒毒人员识别并认可自己的负面核心信念,告诉他们把这些困难情绪当作身体的感觉,而不要总在脑海里想着它们,去感受内心想法和复吸之间的联结,思考导致自己复吸的原因是什么。戒毒人员通过静观核心训练,练习认识并消除负面核心信念,把复吸想法和自我行为剥离开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观察这些想法,从而引起自我反思。
第七周,自我关怀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戒毒人员回顾静观训练和自己的复吸经历,确定自己复吸的相关想法以及探索当这些想法出现时该怎样做出更好的回应。比如进行静观核心训练的温情的呼吸、给自己关爱、自我关怀的身体扫描等替代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八周,后续训练和亲情帮教。引导戒毒人员回顾静观训练,让他们去探索从静观训练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告诉他们要继续保持反复性的静观训练,加以家庭亲情的帮扶支持,从而达到降低复吸的效果。
四、实施效果
1.身心状态改善效果
睡眠障碍改善明显4 人(单一组3人、复合组1人)。治疗后睡眠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表现为入睡容易、深度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总时间增加,次日精神改善明显。
焦虑抑郁改善明显4人(单一组4人)。马某某抑郁自评测试得分由71降至64,焦虑自评得分由61降至44;项某抑郁自评测试得分由64降至47;刘某焦虑由56降至41,抑郁由60降至56。葛某某抑郁由60降至51。
震颤改善明显1人(单一组1人)。李某吸食依托咪酯后才出现明显肢体震颤,表现为上肢不自主颤抖,查体:肌力下降,肌张力紧张。经过训练后,震颤症状消失,肌力加强,肌张力正常。
2.静观五因素改善效果
表1 五因素静观量表测量
评估项目 |
训练前 |
训练后 |
||
复合组 |
单一组 |
复合组 |
单一组 |
|
观察自省 |
16 |
18 |
15 |
24 |
感知描述 |
26 |
25 |
25 |
27 |
不判断/不反应 |
24 |
25 |
23 |
26 |
自我控制 |
28 |
27 |
29 |
32 |
毒品渴求 |
22 |
21 |
21 |
15 |
备注:数值前后差距≥5表示效果显著,<5表示基本无差异 |
通过五因素静观量表数据对比显示,观察自省、感知描述、不判断/不反应、自我控制和毒品渴求5个指标上,34名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均有所改善,无冰毒或海洛因吸食史的单一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案例思考】
一、从理论整合角度入手,提高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的综合性
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是一种在静观察觉基础上衍生发展的整合性疗法,除了静观理论外,糅合了心理认知、动机激发、亲情帮教等多种训练治疗措施,在引导训练对象自主察觉自身不良心理和行为,通过靶向改善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上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为了更好发挥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的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整合心理认知、动机激发等理论,提高静观项目技术的综合性。
二、从提高认知角度入手,提高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的实效性
在面向戒毒人员的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训练效果的好坏与训练对象因受教育程度产生的价值观认知有较大的关联性。这便要求我们在对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戒毒人员采用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时,要注重提高甚至是扭转他们在价值观上的认知,从而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三、从个体需求角度入手,提高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的针对性
从案例中单一组和复合组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对于单一吸食依托咪酯戒毒人员的训练效果明显好于有冰毒或海洛因吸食史的复合组。一方面,基于静观生活化的整合式疗法可以作为治疗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的措施办法;另一方面对于有冰毒或海洛因吸食史的依托咪酯类戒毒人员,我们还需要从其个体角度深挖其需求根源,按“一人一策”的要求提高训练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