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一例家庭变故应激反应的矫治案例

一例家庭变故应激反应的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马某某,男,43岁,甘肃永登县人,离异,初中文化水平。据该马所在大队大队长反应,马某某八十岁的老母于10月初去世,其得知该消息后,马某某情绪行为都出现较大异常,心情非常悲伤、痛苦,到开饭的时间也不愿意出来打饭,不愿意与其他学员和干警交流,也不想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参加劳动,情绪低落。经了解马某某妻子8年前与其离婚,育有一子(8岁),现孩子由其姐送寄宿学校。

二、个人陈述

马某某自述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很好,多年来一直与母亲和儿子生活在一起,照顾母亲,母亲病逝后非常难过,感觉自己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因母亲去世,自己的儿子被姐姐送往寄宿学校,同时也担心儿子没有人照顾,被送至寄宿学校会被欺负,会生活的不好。由于自己心情不好,因琐事和其他学员发生过争执,后干警处理后觉得调解的不合理,因此对干警的管理表示很反感。加之家中房屋已被拆迁,拆迁款由姐姐代为保管,担心自己解教后没有房子住,无家可归,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内心无望。

【方案制定】

三、初步诊断

(一)马某某的情绪困扰是由于母亲去世、儿子无人照顾、家中房屋被拆迁,担心自己解教后没有房子住,无家可归引起。

(二)马某某的焦虑情绪没有泛化的表现,因为得知母亲去世后的情绪反映属于人的正常情绪反映,其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没有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且对症状自知,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根据区分正常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情绪性质、轻重和处境相符,故排除神经症性问题;诊断为应激性心理问题。

四、咨询方案

(一)进行摄入性会谈,了解更加详细的情况。

(二)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咨询技术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三)情绪宣泄放松训练。通过情绪宣泄让来访者释放悲痛、伤感的心情。

(四)合理情绪疗法。马某某的不合理信念在于认为母亲去世了,自己的儿子无人抚养,儿子被送至寄宿学校会生活的不好,以致于自己产生焦虑情绪;其次因为房屋拆迁问题,自己的房子被拆迁,拆迁款由姐姐代为保管,认为自己解教后没有住的地方,无家可归。

五、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缓解焦虑的情绪,改变非理性观念,改善错误的认知模式。

长远目标: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协助求助者调整认知,纠正歪曲的自我概念,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促进人格的进一步成熟。

【实施情况】

六、咨询过程

心理咨询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作出评估与诊断;第二阶段领悟阶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第三阶段为修通阶段,改变其非理性信念;第四阶段为巩固阶段,对咨询效果进行巩固与总结。

(一)第三次咨询片段

咨:了解合理情绪疗法后,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你现在的情绪状态?

访:母亲的去世,我很难过。

咨:具体怎么说呢?

访:我和母亲关系一直很好,一直生活在一起,母亲走了我很难过,现在我儿子也没人管了,他才8岁,一个人在寄宿学校怎么生活……(抽泣)。  

咨:好的,那我们先分析儿子去寄宿学校这件事情。你为什么认为儿子在寄宿学校会生活的不好?

访:寄宿管理的学校老师都不负责任,他还那么小,吃不好也穿不暖,生病了也没有人照顾。

咨:你认为寄宿制的学校都不负责任,是吗?

访:是的。

咨:那咱们这里也可以算是寄宿封闭化管理了,你觉得你在这里生活的怎么样呢?生病了有没有人帮助你呢?

访:有。

咨:所以说,你认为儿子在寄宿学校没有人管事不合理的,其次,儿子如果不去寄宿学校,你母亲现在去世了,孩子怎么办,与其放任社会,学校是个更好的选择,能让他学到知识,还有老师的照顾。你说呢?

访:好像是这样。

咨:那现在你还会认为儿子在寄宿学校生活的不好吗?

访:好像不会了。

(二)采用空椅子疗法使其倾诉思念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促其正确认识母亲离世后自己出现的各种情绪困扰,并鼓励其利用情绪宣泄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一段艰难期,采用空椅子疗法帮助其缓解悲伤、痛苦的情绪。刚开始,该马面对一张椅子,让他想象成自己的母亲正坐在那张椅子上,他有点不适应,经过心理咨询师循序渐进的引导,马某打开了紧闭的心闸,泪流满面地述说着对母亲离世的留恋不舍及深厚感情。通过长达50分钟的宣泄倾诉,马某在宣泄倾诉完后,反应感觉自己心里明显放松了很多。

【案例思考】

七、效果评估

(一)马某某表示经过咨询师的心理咨询,心情感觉好多了,对母亲的去世也能正确看待,毕竟母亲年事已高,且身患多病,对孩子在寄宿学校生活也比较放心了,表示自己要好好表现,坚决戒除毒瘾,争取早日回家,担负起做父亲的责任。

(二)两周后,咨询师对其回访,马某某有很大改观,服从干警管教、遵守所规队纪。特别是在所内举办的诉毒大会上,马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结合自身经历给大家亲身讲述毒品的危害和对家庭带来的危害,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八、反思

(一)戒毒人员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可能在行为上出现一些异常,在管理上不能以不顺从管理、消极对抗定论,而应警惕其心理上可能存在的创伤,进行综合评估,充分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防止危机恶化。

(二)马某某出现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改善,但主要是由于现实刺激问题的原因引发,所以还必须鼓励其积极面对现实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马的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并逐渐敌视他人,是由于母亲去世,而孩子生活着落问题的这一现实刺激而引发的,即使马某某没有抱怨离婚的妻子,但他也明知是由于自己没有尽到作为父亲的责任,认为孩子应该由自己抚养,所以自己想提出能否提前出去照顾未成年孩子的问题,正因如此特别需要法律相关知识的援助,咨询必须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让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接受、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