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通过“心理矫治+康复训练”法对老年戒毒人员李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通过“心理矫治+康复训练”法对老年戒毒人员李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近年来,新收戒入所的戒毒人员中老年人占比非常大,特别是一些60岁以上的戒毒人员。这部分戒毒人员大多吸毒时间比较长,有着多次戒毒经历,身体素质差且患有不同程度疾病。入所后情绪消极,有“倚老卖老”、严重的“摆烂”思想。本案例通过对符合上述特点的老年戒毒人员李某进行教育矫治,帮助其走出消极心理,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案例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李某,1959年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人,文盲,未婚。自1982年开始吸毒,先后被劳动教养和强制隔离戒毒五次。2022年10月被转至陕西省榆林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治。刚入所的前两周,李某的行为表现就非常懒散,经常以年龄大、身体差、患有多种疾病为理由不参加康复训练、教育矫治等集体活动,对大队管教民警极其不信任,有严重的抵触对抗情绪。

针对李某入所的表现,大队与教育科共同研判。决定由大队民警和所内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矫治小组、大队民警和所内康复训练师组成康复训练小组,共同负责李某的教育矫治工作。因李某不识字,无法完成心理量表测试,心理咨询师通过交流沟通、与其他戒毒人员询问调查,结合观察李某日常的行为表现,发现李某的人际关系敏感度相当高,存在明显的抑郁症状。

(一)制定方案                        

根据李某的表现及观测结果,民警对其进行评估后,制定了针对性的矫治方案。以心理矫治为主导,以康复训练为辅助,循序渐进地帮助其改善心理和情绪问题,恢复各项身体机能。首先是通过心理矫治,逐步引导李某打破与大队民警之间的隔阂,建立起信任关系。然后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李某恢复身体机能,实现身心共同健康。最后是帮助李某树立彻底戒毒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实施情况

1.消除隔离 建立信任

李某对民警和心理咨询师的教育开导有非常严重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多说话,甚至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都直接拒绝回答,实施效果很不理想。大队民警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对李某予以问候和关心。考虑其年纪较大,身体比较差,为其安排好下铺的床位方便休息,每日早餐为其安排鸡蛋等食物,加强营养。两周后,李某逐渐对大队民警的抵触情绪减弱,也感受到了民警是对自己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自己,开始主动与民警交流,慢慢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李某自述,自己是所内年龄最大的戒毒人员,这些年来,一直重复着吸毒--戒毒--复吸的死循环。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感觉浑身无力,大脑反映迟钝,记忆力严重下降。特别是双腿,一遇到天气变化就开始剧烈疼痛,严重时彻夜无法入睡。自己的家中也没有什么亲人,在会见或者打亲情电话的时候,也没有人通话或者来探视自己。感觉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心理咨询师对李某的这种情绪表示非常理解,但这种负面的情绪不能长期积压在自己心理,应该适当的表达释放出来,长期的积累下去,自己心理的负担会越来越大,导致严重的后果。咨询师告诉李某,其实这种情绪可以通过一些合理的渠道进行排解,比如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戒毒人员多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帮助、激励,一起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和过去的经历。也可以多看看富有正能量的书籍和观看一些有积极教育意义电视剧,积极参与戒毒人员集体活动,比如团体辅导时的一些小游戏和康复训练中的团队比赛等。咨询师鼓励李某要学会认清目前自己面对的现实,更要学会勇敢的接受和积极的改变,只有自己变得积极主动了,别人才能更好的帮助你,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果。

2.科学训练 恢复身体

李某吸毒已有四十年,身体器官已衰退,身体素质非常差,加之腿部患有风湿类疾病,日常行走动作也不方便,经常是大喘气和双腿无力缓慢移动。所内医生与康复训练师共同为李某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康复计划。每日上午开展八段锦、太极拳、广播体操中的一项训练,时间为三十至六十分钟。每日下午,借助一些器械,进行耐力、心肺、力量、身体协调性训练。持续坚持,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机能恢复。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李某身体改善非常明显,自己觉得好像变年轻了。

3.坚定信念 重塑正确三观

李某曾经无数次想过戒毒,也为之付出了一些努力,但是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现在年龄越来越大,对戒毒没有信心,就算自己真的戒了毒品,回到社会又能干什么?仍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废人。

民警引导李某,每个人在社会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发现自己的价值,重视自己的价值。虽然之前有很多失败的经历,如果能够彻底戒毒成功,不就是一个彻底的改变吗?如果李某能彻底戒毒,可以进行现身说法,帮助更多的吸毒人员戒毒,让更多的戒毒人员迷途知返,不再受毒品侵害。

(三)实施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戒治,李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从心理上变得阳光积极了,不良情绪得到了排解,愿意和民警进行谈心交流,与周围的戒毒人员也能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激励其他戒毒人员积极戒治。其次身体的机能恢复也非常明显,之前经常浑身乏力的情况好转了很多,走路时不像之前那么困难,晚上睡眠质量也好了,完全可以参与各类活动。身体的改善让李某也变得心情愉快,戒治的积极性更高了。李某最大的变化是思想的转变,得知自己可以现身说法,教育帮助周围的戒毒人员,瞬间发现了自己的成功戒治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可以帮助别人,回报社会,戒治的信心和劲头更大了。李某向民警保证,自己在所内要做一名优秀的戒毒人员,积极表现,专心戒治,有机会一定要现身说法,帮助更多的人不受毒品的侵害。回归社会后还要继续为戒毒事业做宣传,给其他吸毒人员当一个成功戒治的榜样。

【案例思考】

在对案例中李某这类戒毒人员的矫治中,情绪的疏导、真情的感化和价值观的重塑是非常的三个方面,老年吸毒人员情绪都比较消极,对自身失去了信心。要想法设法打开他们的心锁,走进他们的心里,与他们建立起情感的纽带,形成良性的互动,从“情”“理”“法”价值的角度层层递进,帮助他们走出自我的心灵枷锁,树立起积极戒治的信心,让老有所“变”、让老有所“为”、让老有所“值”。

老年戒毒人员的矫治是所内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每一名老年戒毒人员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其背后都是数个子女和数个家庭,他们能否戒除毒瘾,积极健康健康回归社会关乎到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因此,教育矫治好这类戒毒人员不仅可以维护所内的戒治秩序安全稳定,还对社会上其他一些吸毒人员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整体大局的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