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结构式绘画疗法对戒毒人员团体心理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绘画心理技术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戒毒人员多数具有人格缺陷,通常表现为叛逆、被动、自闭、防御心理强,尤其是在团体活动中表现为较强的防御心理,不容易打开自己。绘画作品本身是一种符号,其价值也是中立的,戒毒民警可以通过绘画作品直观而清晰地了解到戒毒人员的人格特点、人际交往模式、家庭关系、情绪情感等,对戒毒人员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心理评估,从而使戒毒人员打破防御,快速而深入地建立关系,产生共情,绘画治疗可以作为一种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具。
【案例基本情况】
(一)绘画团体辅导的目标
1. 对新入所戒毒人员进行不良情绪的渲泄与疏解,适应强戒环境,在绘画团体中获得改变和成长的力量,进一步激发戒毒动机,坚定戒毒信心。
2. 探索戒毒人员人际交往模式和日常行为模式,突破惯性思维局限,以更积极有效的方式面对生活和挫折。
3. 针对戒毒人员亲情缺失,生活空虚以及严重的自卑心理,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之路,培养归属感和被接纳感,重拾自信与自尊。
4. 激发戒毒人员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进行展望和规划。
(二)绘画团体的对象与方法
筛选方法:做出绘画心理辅导主题公示及计划,通过戒毒人员入所心理测试结果筛查和所在大队推荐,对筛查人员逐一访谈,确定共10名戒毒人员参加。
辅导共五次,每次三个小时,除团体领导者外另有一名咨询师担任助理。
(三)辅导过程
1. 第一次团体主题——破冰阶段:很高兴认识“你”
由于本次团体分别由四个大队不同班组的戒毒人员组成,第一次的主要任务是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缓解和消除紧张不安情绪,使他们逐步进入和感受绘画的世界。多数戒毒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单调,人际关系回避,社会功能不完善,动手能力差,感知能力和空间表达能力都存在不同程度受损。动手绘画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或心理负担,比如担心自己画得不好,表现不好等。先从最简单的注意力训练绘画图卡开始,按照数字由小到大进行连线就能绘制一幅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再慢慢尝试颜色的调配。使戒毒人员轻松地拿起画笔快速进入绘画的世界,激发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消除紧张感和焦虑感,增强积极性和参与性。作品完成后通过绘画作品将自己介绍给大家,增进团队成员相互了解,初步建立团体意识, 快速融冰打破防御,形成了轻松、愉悦、有趣的绘画团体。
2. 第二次团体主题——自我的人生定位:你在哪里
戒毒人员亲情缺失,家庭观念淡薄,对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缺乏清晰的判断,自我连续感差,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在第二次团体当中,主要采用“手掌画”、“生命线”和“你在哪里”等绘画主题。通过情景创设,让戒毒人员与自己的家庭乃至家族做一个深层次的链接,唤起他们的亲情。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人生的大事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展望和安排,增加人生的目的性和规划性,为创造理想人生打下基础。在“你在哪里”的活动环节中,通过寻找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准确的探索自我的人生定位。
图一为戒毒人员李某的手掌画,李某说:以前把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忙事业,交朋友,觉得这些是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通过手掌画才深深的感受到原来自己的亲人才是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以前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图二为戒毒人员罗某所画,位于左上的土黄色衣服坐在树枝上的为“现在的我”,右上骑在树上的为“过去的我”,右下角在大树根部向上攀爬的是未来的我。过去的我很单纯,无忧无虑地在玩耍。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一切都要重新规划,就象这个粉衣服的小孩一样一步步地重新努力和奋斗。
3. 第三次团体主题——压力和困境的应对模式:心理魔法壶
“心理魔法壶”是以故事绘画的方式,将戒毒人员引入情境,并打破防御,不自觉地表现出戒毒人员在面临压力和突发事件时,个体的归因模式是乐观还是悲观,积极还是消极。更能反映出个体是如何看待周围世界和他人,自己是怎样与他人互动,以及如何定义资源、利用资源的。通过探讨更加清楚了在今后遭遇困难与突发事件时,突破惯性思维的局限,习得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重新建立应对压力、防止复吸的自我支持系统。
图三为戒毒人员何某所画心理魔法壶,画面很小位于画纸的中央,颤抖型的线条,一个很小的小人全身涂黑扶着壶壁站立在壶底。提示何某性格较为内敛,容易沉浸在自我的感觉和想象当中,压力指数非常高,不能客观的认识环境中的人和事,消极对待,否定自我力量,焦虑紧张,情绪低落,逃避困难不敢面对现实。
通过对画面的讨论使何某直观地看到了自己在生活当中的惯用的一种消极的行为模式。通过讨论自己和他人的画面,找到更多应对压力和困境的有效模式,运用到戒毒生涯和今后的生活当中。
4. 第四次团体主题——让心灵和谐有序:曼陀罗绘画。
曼陀罗绘画能够探索深层次、潜意识自我。静心状态下,在一些同心圆上绘画图案,并用颜色填充,使分裂的自我得到整合。针对戒毒人员精神和心理的失调和混乱的状态,通过绘制和谐有序的曼陀罗结构,表达和调整情绪情感。专注于绘画,专注于斑斓色彩中,会带来价值感和自我满足感,使浮躁的情绪慢慢归于平静,和谐有序。
图四、图五分别为戒毒人员罗某、杜某绘制的曼陀罗作品。
罗某在分享时说道:我觉得绘制蔓陀罗的过程就象人生一样,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有序的生活,人生才能圆满。在戒
毒所的日子里,规范而有序的
生活让我的心里感觉踏实。
5. 第五次团体主题——团体接龙画:我的愿景。
团体接龙画“我的愿景”,是让戒毒人员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一幅画。首先为自己的愿景拟定一个主题,其他人员以接龙画的方式,根据绘画的主题添加图案,循环接龙,直到画纸再回到自己的手上。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人生目标作了展望和规划。培养了团体合作能力,增进了戒毒人员之间的信任度,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和沟通,懂得了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体验到帮助他人的技巧和快乐。
图六为戒毒人员杜某的愿景画:幸福之旅。
杜某在分享中说:我一定要下定决心,戒掉毒品,两年后,带着我的爱人去海边旅行,这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绝不能再让她对我失望了。手拉手的是我和我的爱人,还有一个大大的太阳这是我自己画的。等组员们为我添加完之后,我发现画面丰富了很多,小船,海鸥,一个大大的红心,还有美好的祝愿,我感觉特别的幸福。
在愿景画环节中,有的画了带父母去旅行,有的重新开起了自己的公司,有的希望过一种平淡而安宁的生活……。在分享自己的愿景时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分享为他人的画进行添加时,感到幸福而快乐;谈到自己的画因他人的添加而丰富多彩时,感动而温暖;种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弥漫于整个团体咨询大厅,有笑容、有眼泪、有感动、有支持。
(四)效果评估
绘画心理辅导结束时,戒毒人员刘某说: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团体氛围,生动趣味的体验课,让我一步步重拾了自尊和自信,感受到久违的人间美好,在这里我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这更加勾起了我对家人的思念,对自由的向往……。特别是队长和我们一起体验和参与,互动和分享,我们感觉到了信任与尊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深受感动,再次谢谢你们,这将使我终生难忘的一次心灵的洗礼。
【案例思考】
(一)本次绘画团体心理辅导虽然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整个辅导过程,感觉辅导设置时间短,进展速度稍显急切,使戒毒人员个人问题深度暴露不够。
(二)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对民警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较高。绘画是多样的,不一样的绘画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心理体验,绘画心理技术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活学活用,使其在戒毒场所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发挥戒毒人员个人特长,成立各种兴趣爱好小组,丰富戒毒人员业余文化生活。目前,我所成立绘画、音乐、体育、历史、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兴趣小组,采用微课堂的形式开展活动,提高戒毒人员的戒治效果和回归社会后的操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