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同伴康复成长小组团体辅导助力戒毒人员实现自助成长的案例

运用同伴康复成长小组团体辅导助力戒毒人员实现自助成长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毒品入侵人体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各系统器官,有的代替并强化了内源性物质的作用,有的直接强化了人体自然神经活动过程,破坏了人体的自然生理活动规律,从而形成瘾僻,形成“不良行为-改变生理活动规律-强化不良行为和产生新的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当不能单独靠自身的意志可以改变的时候,需要外界的力量进行帮助。

同伴康复成长小组是通过小组运作形成的团体动力,协助组员相互支持,获得自助型成长,为组员提供归属感,探讨康复所需的资源,提升戒毒信念,学习高危情景下防复吸技巧,应对因心瘾而导致的行为复发,写出“康复清单”“改变计划”,为走出大墙做好准备,为最终的康复、回归社会夯实基础。

【案例基本情况】

一、训练对象

对在所戒毒人员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了团体心理测试,根据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四个维度的得分状况,筛选出11名社会支持度较低的戒毒人员参加活动。

二、训练方法

采用同伴康复成长小组团体辅导。

三、训练过程

团体辅导活动共安排4次,分“起航”“探索”“解读”“放飞”4个主题环节,每次2小时。

第一次团体辅导活动:起航

目的:让组员了解小组的目标、性质、规则,营造安全、温暖的小组氛围,提升组员对小组的认识与参与度,鼓励组员积极融入小组。

咨询师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宣告小组成立,宣读“告组员书”,讨论小组契约并签订组员守则。讲解小组整体目标、性质、运作形式等。

1.游戏“同心圆”。

目的:营造小组氛围,体现自助小组的内涵,协助组员建立关系。

具体操作:带领者将组员排成两个同心圆,主带者站在中间当圆心,随着音乐同心圆转动,内外圈向相反方向旋转。第一轮音乐一停,面对面的两人鞠躬,说:“你好!”各自介绍自己的名字、个性、爱好。音乐再起,继续转圈。第二轮音乐一停,面对面的两人握手,说一句赞美对方的话。音乐再起,继续转圈。第三轮音乐一停,面对面的两人拥抱,说一句鼓励对方戒毒康复的话。游戏结束,请组员分享游戏体会。

2.探索自我。

目的:让组员设定自我成长目标,便于后续小组成效的评估。引导组员对自己的昨天、今天、明天进行链接,为出所后的戒毒康复做好准备。

具体操作:请组员在预先准备好的“心愿卡”上写下自我成长目标。根据初次使用毒品的缘由、曾经戒毒做出的努力、新生的计划三个方面,在准备好的卡片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卡片,并分享。

第二次团体辅导活动:探索

目的:提升组员的人际沟通、倾听能力,协助对自我康复的资源做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1.游戏“记者在线”。

组员从工作人员手中抽取卡片,然后根据卡片的内容寻找拍档。找到拍档后,作为“记者”需要了解:“被采访者”说说自己康复的优势是什么?“被采访者”最大的戒毒动力是什么?

2.填写“探寻戒毒资源——改变计划表”。

目的:引导组员我探寻戒毒动机,同时介入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的话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戒毒康复的资源。

具体操作:我探寻到的戒毒动机是:                      。我想做的改变有哪些?我做这些改变的原因是:                       。生命中重要他人:                   。他们帮助我的方式有哪些?阻碍我实施改变计划的可能有哪些?

3.游戏“编织戒毒动力网”。

目的:进一步挖掘组员戒毒康复所需的资源及必须做出哪些认知与行为的改变。

具体操作:请参与者围圈站立,将游戏用丝带交给其中一位组员,然后随意地将丝带的另一头扔给一个伙伴,依次类推轮流进行,直到每一个参与者手上都有丝带的一头。在抛出丝带时,参与者必须说出自己的戒毒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资源?希望自己如何做等等。

4.写一封信。

目的:引导组员进一步思考,强化小组成效。

具体操作:自己给自己写一封信,《给出所一年后的自己》。

第三次团体辅导活动:解读

目的:营造活动氛围,提升组员的人际沟通、倾听能力,对自我做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

1.游戏“天气预报”。

游戏分三波进行:

第一波,以身高者确定为先分享人,说出自己十天内最开心的一件事,并说说为何这么说?然后,换位分享。

第二波,以手掌大的人,确定为先分享者,说出十天内自己最担忧的一件事,并说说为何这么说?然后,换位分享。

第三波,龄小的人,确定为先分享者,说出十天内最感动自己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或一个句话。然后,换位分享。

请部分游戏组合成员分享对方的“天气预报”及游戏感受。

2.填写“渴求感量表”。

目的:让组员深入探索“渴求感”带给自身的诱发因素,梳理出高危情景,提高防复吸技能。

具体操作:诱发“渴求感”的危险情景有哪些;应对“渴求感”的方法有哪些。

3.组员分享。

目的:引导组员对“渴求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激发组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

什么是“渴求感”?您曾经是如何应对的?有过战胜它的时刻吗?如何战胜它的?

第四次团体辅导活动:放飞

1.游戏“自信存款”。

目的:鼓励组员对自己的肯定,提升自信心。

游戏步骤:每个小组组员可以自由找一个搭档,进行游戏。搭住对方的肩膀;说出自己的2个优点(你是一个……);说一句感谢自己的话(我谢谢你……) ;组织组员分享游戏体会。

2.游戏“看图说话”。

目的:引导成员换个角度看待戒毒康复过程中自身的角色、与协助者的关系变化、理解自助的内涵;解读康复过程我们需要融合、合作、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团队带来的惊喜等。

第一组画:“团队力量”。讨论的角度: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因为人员组合结构发生了变化,结果会不一样?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从画中你看到支持系统对我们成功康复有什么作用?看到这幅画你的联想是……

第二组画:“有关戒毒康复中服务提供者与受助者角色关系”。讨论角度:图中他们之间的角色区别是什么?随着时间的延续,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成功戒毒康复需要哪些元素?

3.小组练习:“一人一笔,画改变”。

目的:帮助组员处理离组情绪,让组员记住大家一起营造的小组积极、温馨的记忆,鼓励自我康复。

具体操作:工作人员发给每个人一张A4纸,请组员根据游戏主题,传播改变的喜悦,发挥想象的空间,每位组员先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事物,然后将自己的画纸传至右手边的组员,那个组员在画纸上添加内容,一直传下去,直至自己的画纸回到自己手中。

请组员分享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受,最喜欢哪个部分,并说明原因。最后请参阅者分享游戏体会。

四、评价方法及实施效果

活动结束后,针对11名戒毒人员做了后续开放式问卷,调查他们是否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升了社会支持感,结果表明90.9%的戒毒人员认为帮助很大,9.1%的戒毒人员认为有一定的帮助。成员们表示,每周都期待着活动日的到来,活动能带来快乐,与工作人员交流感到轻松愉悦,感觉到被支持被理解,增强了戒除毒瘾、回归社会的信心。

在参加同伴康复成长小组团体辅导后,戒毒人员庄某表示,自己曾经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性格急切、不爱表达的人,团辅活动对自己的触动很大,尤其是那句“不管你身处哪里,只要自己内心强大,任何困难都会过去的”,看到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她充满了力量。民警也表示参加此次团辅活动后,庄某与戒毒人员的交流积极了许多,能够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在拨打亲情电话的时候,也积极和家人沟通,希望能够与母亲重新建立链接。对于其他参与的戒毒人员,民警一致表示戒治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戒毒信心倍增,人际交往能力较之前也得到了强化。

【案例思考】

一、在戒毒过程中,社会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戒毒康复人员无时无刻不承受着社会的巨大压力,因为吸毒时社会支持的破坏是很难弥补的,被破坏的社会支持如果重建失败就会导致复吸,因此社会支持的好坏多寡必然会影响戒毒康复。通过同伴康复成长小组团体辅导活动,同伴群体之间的共同成长与相互激励,最大化了小组运行的持续动力,相互之间的认同、尊重、分享、倾听、理解、反思、鼓励、支持、关心所产生出集体支持的力量,使他们摆脱毒品。

二、在戒毒过程中,小组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社会工作者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在人和环境的共同努力下,会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小组工作可以根据吸毒者个人能力和需求,促进其成长,使吸毒者内心强大起来,从而在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间达到适应。除此之外,还可以成立教育小组、治疗小组等小组类型,以便吸毒人员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多元化的理解和帮助。

三、在戒毒过程中,助人自助可以激发潜能

很多吸毒者往往想要掩盖自己的吸毒经历,但通过同伴康复成长小组的建立,大家看到了跟自己有相同经历、相似处境的人成功回归社会的榜样,觉得应该让自己吸毒的经历成为过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帮助更多吸毒者走出深渊,从而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学习新知识、新技巧,改变不良习惯,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