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帮助遭受家暴戒毒人员重拾自我价值感的案例

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帮助遭受家暴戒毒人员重拾自我价值感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家暴行为存在代际传递和性别差异现象,童年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女性成年后更容易成为各类暴力行为的施予者和受害者。作为一种重大创伤事件,家暴给女性带来的不仅仅是当下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还影响其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影响其在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导致其变得缺乏安全感,性格变得自卑、回避,易遭受抑郁、焦虑,易沉溺在成瘾行为中,如吸毒。本案例主要运用认知重构技术,帮助长期遭受暴力对待的戒毒人员刘某某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建立自我价值感,提升自尊和戒治信心,从根本上缓解“心瘾”,为其教育矫治长效性提供良好心理支撑。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信息

刘某某,女,21岁,未婚,中专文化,2017年开始吸食冰毒。该人员8岁前为留守儿童,8岁后被接至父母身边,幼年父母长期吵架,无故对其打骂,致使其缺乏安全感,性格自卑。初中时被寄养至亲戚家,曾遭受过校园霸凌。2019年因感情受挫患上抑郁症,曾服用过抗抑郁的药,有割腕自伤自残史。

该人员负面认知顽固,入所后心情较差,情绪1-10评分中(1为极度难过,10为极度开心)白天可评7分,晚上只有3分,存在昼轻夜重现象,入睡前思维反刍现象严重,充满委屈感和后悔感,担心出去后别人用有色眼光看自己,担心男友不要自己。

心理测试结果: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为219分,有症状但不频繁。

(2)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64分,中度抑郁。

(3)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51分,轻度焦虑。

二、个人陈述

8岁以前我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他们对我非常宠溺。但好景不长,8岁那年父母把我接到了广州,开始了我悲惨的童年。从小他们只会用暴力管教我,打我的理由并不是因为我不听话,现在想想都觉得很奇怪、很憋屈,小时候成绩很优秀的我,连吃饭掉米粒这种小事都会被暴打。后来上了初中,实在忍无可忍,选择了离家出走,结识了坏孩子,他们又不顾忌我的感受,执意把我送到了从未见过的江西四姨家。

来到江西上学后,因为深受很多男孩子的喜欢,学校的女同学就很排挤我。某个周五放学后,她们联系了校外的小太妹堵我,把我拉到无人的地方揍了我,那个时候没人知道我内心的无助,实在想不通父母为什么要送我到这来。这件事没有一个人可以听我倾诉,没有一个人能够为我排解,就这样一直压在心中很多年,以至于我对父母的恨意更深了。

从那天起我就不想去上学了,开始在外面结交社会上所谓的朋友,让自己不再被欺负。后来认识了我的第一任男朋友,那个时候觉得他就是我的天,因为除了爷爷没有一个男人对我那么好过。没多久他也变了,出轨了,我和他吵架,他动手打我,打完一次求我原谅一次。其实我知道,家暴只有0次和N次,但当时我真的太离不开他了。有一次他又打我,我和朋友出去借酒消愁,我们都喝多了,朋友为了让我开心给我冰毒。尝试吸了第一口,果然如她所说,不仅能醒酒,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从此,我对冰毒欲罢不能,简直就是开启了人生的新境界。不久后,我吸毒的事被第一任男朋友发现了,他不再让我吸了。后来很多年我也没有再吸,这一点我还是很感谢他的。但和他在一起那两年我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自杀过几次,直到最后一次自杀后我突然想通了,他不值得,我得爱惜自己,然后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朋友带我去医院看了精神医生,开始吃抗抑郁药。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现在的男朋友。他对我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和他在一起后我就没吃抗抑郁药了,他慢慢地把我冰冷的心融化了。他想和我结婚,但我心中有太多的顾虑:他的家庭让我觉得很自卑,有爱他的父母,母亲是老师,父亲是做地产生意的,他自己本人又是公务员,我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太不真实了,拒绝了他好多次。因为不配得到幸福的自卑感,我心情特别低落,就叫了一个所谓的“好朋友”陪我喝酒,她怂恿我吸冰毒,于是我抱着侥幸心理就又吸了一次,一个月后警察找上门来了,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现在真的特别后悔。

三、咨询师观察

刘某某成长中经历多次负面生活事件,在亲情、友情、爱情方面均受到巨大伤害,致其形成敏感、自卑的人格特质,容易从负面角度看待问题,自我价值感极低。刘某某和父母至今不和,但与男友、妹妹感情很好,在和咨询师谈起男友时,常不自觉露出微笑,既期盼和男友共度一生,又担心自己配不上他。入所后刘某某精神状态良好,与同戒相处和睦,但不适应所内环境和管理教育,有委屈、后悔感;与民警交谈时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能与人对视,表情正常,对话题的情绪反应正常。

四、鉴别诊断

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自知力完整,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根据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主述、心理测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该人员心理障碍由强烈的现实因素引起,涉及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如:家暴、校园霸凌、男友出轨等),已充分泛化,社会功能有损但能正常生活工作,可排除神经症,因此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存在抑郁情绪伴焦虑、人格缺陷。

五、咨询过程

(一)共情倾听,建立关系

1、结构化技术

向来访者介绍咨询过程、咨询内容和咨询原则,减少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偏见、疑惑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以求咨询顺利进行,减少阻抗。

咨询过程摘录:

咨询师:之前接触过咨询吗?

来访者:没有。

咨询师: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一起解决心理困惑,调节不良情绪,更快适应所内生活。在心理咨询时我会认真倾听你的困惑,站在客观的角度帮助你、包容你,你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来访者:我明白了。

2、共情技术

站在来访者的角度,深入来访者内心体验其情感和思维,协助其了解内在深层的想法与感受,建立良好关系,使其认为自己是被理解的。

咨询过程摘录:

来访者:来到这里以后我感觉很不好受,在外面我可以想去哪就去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这里处处都有规矩,让我觉得没有自由。有时候我背所规队纪没背好,或者规矩没学好,值班员就会说我,虽然我知道她是为我好,但是也让我很烦。

咨询师:来到这里之后你不太适应,失去自由、值班员说你都让你觉得挺委屈的,也挺后悔的。

来访者:是的,我真的很后悔吸毒。

3、内容反应技术

咨询师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将来访者之前表述的内容回应给来访者,明确事实,使来访者感受到自己是被认真倾听的。

咨询过程摘录:

来访者:我小时候爸妈经常打我,因为一些小事就动手,之前我和爷爷奶奶住,他们对我很好,回到爸妈身边我就没好日子过了。初中的时候我被班里的女生欺负,她们叫校外的人打我,我真的很害怕,没有人能救我。后来我第一任男朋友也打我,我还为他自杀过,现在觉得很傻。还好碰到了我现在的男友,他对我很好,和他在一起后我的抑郁症就好了。

咨询师:你成长过程中这些不太好的经历导致了你比较敏感、自卑的特质,甚至患上了抑郁症,但现在的男友治愈了你。

4、情感反应技术

咨询师把来访者语言和非语言中包含的情感整理后,反馈给来访者,使来访者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和想法,协助来访者了解自己。

咨询过程摘录:

来访者(笑):我有一个很爱我的男朋友,他说会一直等我,出去就结婚,我在这里面一定会好好改造。

咨询师:你谈起男朋友时脸上一直带着笑容,看得出来你也很爱他。

来访者(笑):是的,我们关系很好。

5、具体化技术

当来访者语义不明或表达不准确时,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达观点,增进对来访者的了解。

咨询过程摘录:

咨询师:如果用1-10来给你每天的心情打个分,1分代表特别难过,10分代表心情特别好,你觉得最近一周可以打几分?

来访者:我觉得白天好一点,晚上睡觉前我就老想事情,还偷偷哭了。

咨询师:嗯,那白天和晚上分别可以打多少分呢?

来访者:白天可以打7、8分,晚上只有3、4分吧。

(二)认知重构,疏烦解忧

1、认知重构技术

认知重构是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四个步骤:

(1)识别对自身、世界或未来的消极想法。

(2)让来访者把这些消极想法写在纸上,使来访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的消极想法是如何对自己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的。

(3)用苏格拉底式方法(针对性提问)和来访者一起对这些负面想法进行理性争论,指出这些消极想法中的不现实性和不合理性,阐明危害。

(4)发展对负面想法的合理反驳,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不断重复运用自我暗示中的替换规律,将积极正面的思想反复灌输给大脑中的潜意识,养成积极的自动思维。

咨询过程摘录:

来访者:我很依赖我男朋友,可能因为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我很缺少安全感,我一边觉得他很爱我,应该不会离开我,一边又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担心他以后不要我,如果和他分手了,我觉得生活就没有意义了。

咨询师:和男友分手,生活就没有意义了,其实这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糟糕至极”的负面认知。请你想一想,你和男友认识之前,你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做些什么?

来访者:嗯……我蛮喜欢打羽毛球的,还喜欢打碟,我进来之前在酒吧做DJ,就是因为喜欢。

咨询师:除了男朋友,你平时愿意和谁一起去玩呢?

来访者:和朋友吧,我朋友蛮多的,之前她们也帮了我很多。还有我妹妹,我和她关系也很好。

咨询师:请你想象一下,假设有一天你和男友真的分开了,但你还有这么多爱好,有关心你的朋友、可爱的妹妹,以后还会有另一个爱你的男友,他们都会成为你的精神力量,陪伴着你,倾听着你,你觉得他们都没有意义吗?

来访者:这样想想其实也还好,可能我会伤心一段时间,再慢慢走出来吧。

咨询师:你的男朋友确实给你带来很大帮助和支持,但是如果你把他当成全世界,会很容易受到伤害,走进狭隘的死胡同。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只有TA才会永远爱你、包容你、帮助你,你知道是谁吗?

来访者:是父母吗?

咨询师:是你自己。

来访者听后深受触动,沉默了一会,眼眶泛红。

2、积极关注技术

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寻找自己身上积极元素,并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对刘某某这类自卑感强、面临挫折低沉者,积极关注能帮助他们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起信心,拥有积极面对未来的勇气。

咨询过程摘录:

来访者:我男朋友想和我结婚,他是公务员,父母都有正式工作而且很爱他,我觉得我配不上他,现在我又被关在里面,两年后不知道会怎么样,虽然他和我的朋友们都说没关系,只要改了就好,我还是会担心。

咨询师:你现在还年轻,在外面有能谋生的工作,我和你交流的过程中感觉你逻辑清晰,交流起来也很流畅,表达能力不错,长得也很漂亮,尤其笑起来的时候。你男朋友肯定也是看到了你的优点,才愿意和你共度一生。

3、布置作业

在每次咨询结束后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自信训练)对来访者者进行认知调整,消除其消极的自我评价,提升自信。

作业内容:请关系较好的同戒说出自己的一项优点,并写在白纸上,反复观看。每天早晨起床后对着镜子大声地读出自己的优点。

咨询过程摘录:

(在布置作业的第二天,来访者就给咨询师提供了作业,上面记载了同戒对她的评价,主要有“活泼、漂亮、善于交往”等。)

咨询师:你看了之后感觉怎么样?

来访者(笑):我觉得她们都是乱说的。

咨询师:我看这上面有好几个人都写了一些同样的优点,难道这么多人都约好了要乱说吗?

来访者(思考后笑容更放松了):有道理。

(三)结束咨询,自我成长

1、处理分离焦虑

请来访者描述结束的感受,回顾在咨询中的收获。认可和支持来访者的进步和改善,向她表明遇到困难可以再次回来,缓解其独自面对未来的焦虑。

为咨询结束设立一个仪式,留下空间反思。

2、处理依赖心理

来访者可能把咨询师当作替代父母、精神偶像,完全听从咨询师的意见,自己不再思考,一有困难就找咨询师拿主意,甚至请咨询师帮忙解决;一有烦恼就找咨询师宣泄,把其当作避难所。

心理咨询最核心的目标是助人自助,所以要把来访者的依赖心理转化成其自我成长的动力,不断启发来访者独立思考,把对咨询师的崇拜化为价值认同,培养自己具备同样的素质。

六、咨询效果

(一)来访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来访者原来无法接受童年时父母对自己的暴力行为,无法对曾经被校园霸凌的经历释怀,现在已经能摆脱“原生家庭桎梏我”“我的经历很悲惨”等观念,更多把精力放在对未来的期望上。自卑现象有所改善,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能坦然接受他人对自己的爱而不患得患失,情绪稳定性增加。

(二)来访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能够接受自己被强制隔离戒毒的现状,与同戒相处友善,人际关系和谐,能积极服从民警管理教育,认真进行康复劳动。

(三)民警、同戒人员对来访者改善状况的评定

责任民警认为其精神状态较入所时更好了,表现更加积极。同戒也表示其最近情绪变好了,晚上不会再偷偷哭泣。

(四)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1、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为174分。

2、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49分。

3、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34分。

分数均显著降低。

(五)咨询师的评定

根据咨询师的观察,来访者在情绪、认知、人格完善等方面均有进步,自我评价更积极,对现状的适应性良好,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案例思考】

一、多措并举做好新入所戒毒人员适应性教育

适应性教育是帮助新入所戒毒人员尽快适应戒治生活,树立奋斗目标,积极参与日常康复训练、习艺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步骤。我们应从新入所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和普遍特点出发,立足于入所教育、示范引领和活动开展,构建全方位的适应期心理辅导模式。

二、因材施教帮助戒毒人员发现自身价值、塑造良好心理素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发觉每个戒毒人员的人格特点,因材施教,提升心理辅导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善于进行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戒毒人员的内生动力和戒治积极性。

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融于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中,潜移默化影响戒毒人员。同时要加强对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格局。

四、提升咨询师理论实践水平,强化业务技能

通过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参加心理咨询工作坊、参加理论研讨会议等活动提高咨询师的思想修养和心理学业务能力。保持心理工作的创新性和预见性。近年来,新入职的年轻民警和心理咨询师较多,要虚心向前辈同事学习,多参与实践活动,总结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