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用统合型绘画心理干预技术矫治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刚进入戒毒所后因为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都会对戒毒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适应时间的长短与个人适应能力、心理状态、健康状况、自我认知等有关。对戒毒环境不适应戒毒人员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焦虑、烦躁、懊悔、失眠、饮食不佳等较为强烈的心理症状,对正常开展教育戒治造成影响。
统合型绘画心理干预技术是将绘画治疗、叙事疗法和积极心理学结合在一起的心理干预技术,它以心灵绘本为载体,戒毒人员通过参加绘画,达到释放情绪,提高情绪识别、表达能力和识别能力。咨询师适时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心理问题,及早开始戒治。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卫某,男,30岁,初中文化,已婚。2022年7月因吸食土制海洛因被强制隔离戒毒。他自2016年开始吸毒,断断续续,曾经被拘留两次,家人知道其吸毒后,安排到外地打工。此次强戒前在外地某学校承包食堂窗口,放假后回到老家。有一天碰见一个并不是很熟悉的解戒人员,两人相约一起吃饭,喝酒后朋友怂恿玩玩,他不假思索再次复吸。随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决定强制隔离戒毒。
家庭成员:父母,60岁,农民。妻子,在本村附近某工厂上班;儿子,8岁,上小学。
二、现实表现
求助者自述:入所后心情一直不好,烦躁,后悔,胡思乱想。
现实情况:卫某7月份被当地公安机关遣送收治入所,民警与其谈话发现,卫某比较配合,思路比较清晰,但情绪低落,反复诉说自己很后悔,觉得对不起家人。接下来,卫某很少与别人交流,经常唉声叹气,夜间睡觉较晚。民警多次与其谈话,他说担心父亲的身体,担心孩子,说以后再也不吸毒了。
三、诊断评估
一般性心理问题
环境适应问题
四、制定咨询方案
1、咨询目标:
短期目标:缓解戒毒人员情绪,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终极目标:提高自我认知,健全自我人格
2、矫治方法
使用统合型绘画心理干预技术,8周。
五、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阶段
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了摄入性谈话。求助者说他原来吸毒时间不长,断断续续,曾被拘留两次。家人知道后,他就到外地打工。一年前个人承包了学校的食堂窗口,生意不错,还雇了七个人。暑假没事回家看看,碰见毒友开始复吸。被抓的那一刻他觉得像天塌了一样。他反复问自己,怎么会这样?父母怎么办?老婆孩子怎么办?学校投资全部打了水漂。每天心里特别烦躁,胡思乱想,没有头绪,晚上也睡不着,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与其商量认为他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环境适应不良,建议使用统合型绘画心理干预技术进行心理矫治。求助者同意参加。
(二)咨询过程
1、第一周
绘画主题:离别
求助者自述:这幅画描述了入所第一天的情景和心情。左边是戒毒所,自己被送在里面。右边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天空下着血雨,那是亲人留的血泪。他说能想到家人知道被自己抓后的痛苦模样,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而现在这根柱子倒下了。父亲身体不好,他不敢让父亲知道。入所后,他只给妻子打电话,听说父亲当时就突发心梗被紧急送医,放了支架。
咨询师:求助者作品用黑色笔画的,雨水用了红色说是血泪;左边的戒毒所有些歪斜,各部位连接不好,可能他感觉到吸毒对家庭造成了影响;戒毒所的门是开的,自己在里面,他希望和外界沟通,最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右侧反映了他的心态非常烦躁、情绪低落、担心家人。
2、第二周
主题:想家了
求助者:这几天他真的想家了,想爸爸妈妈,想老婆孩子。父亲的身体不好,这次他进来,父亲肯定是被气坏了,一下子就进了医院。这幅画的主题就是想家了,画中的人就是他自己,房子就是他的家。作为一个男人是要把自己的家创造了起来,而不是把他毁灭。
咨询师:在这家幅画中,求助者认为人物就是他自己,头比较大身子比例偏小,但是这个人没有嘴巴,耳朵,没有手脚,可能求助者平时可能有很多想法,但是很少与家人沟通;同时他对家的劝告充耳不闻;想法较多,但是行动力较差。代表求助者的家有些歪,有的地方连接不好,线条粗糙,用了绿色、紫色、黑色,说明对家有些浪漫想法,但是情绪烦躁、低落。
3、第三周
主题:黑暗中的彩色
求助者: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想了很多,怎么样才能度过这两年呢?这幅画是黑暗中的色彩,中间是太阳,发出多彩光芒,但是太阳的周围被黑色笼罩着,就想浓厚的乌云,光照不出去。
咨询师:图画中的太阳发出彩色的光芒,就像求助者内心是很强大力量,能发射出五彩的光线,去照射黑暗的地方。求助者同时感觉到吸毒给自己带来的人生是黑暗的,但是他没有放弃,因为乌云中有多处彩色云朵,只要他肯努力完全是可以烟消云散,重见光明的。
4、第四周
主题:成长
求助者:每天的日子就是单调的重复,感到很枯燥乏味,看着其他人开玩笑找乐子,自己也想加进去,可又觉得这是浪费时间。画的主题是成长,自己要像树一样坚强地长起来,不管因为什么。
咨询师:求助者认为周围绿色大圈是绿色的大地,中间是绿色的树,树干粗直,但是树枝、树叶不多,比较粗糙。画中全部用绿色,感觉给人生命活力,获取资源的能力不足,把树保护起来,担心外界对他造成影响。
5、第五周
主题:成长的树苗
求助者:这周我们解除了隔离,从生理脱毒区转入了教育适应区,戒毒生活也算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这里的人更多更复杂,没有办法改变不了,就只好去适应了。图中,自己画了一棵成长的树苗,虽然它还不大,自己必须努力去成长
咨询师:求助者画一棵树,树干用了蓝色,树枝和叶子用了绿色,但是无法区分是树枝还是树叶,树冠并不大。他给小树弄了一个树坑,说是可以浇水。求助者认为自己还没有长大,还是一棵树苗,同时对自我认识不是很清楚。他能意识到改变必须依靠自己,但也希望能够更多的资源帮助自己。
第六周
主题:待放的人生
求助者:像往常一样,和大队其他戒毒人员一起参加学习、劳动、训练,相互交流,也会产生一些不愉快,心理感到有些压抑。画的主题是待放的人生。中间是六朵心形的花蕾,外面被绿色的叶子包着,内部是红色的花瓣等着开放。周围棕色圆圈就像很厚壁垒,阻挡了花的开放。
咨询师:求助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认为自己也会绽放地美丽鲜艳,但是同时感到自己遇到的阻力。在与其他戒毒人员的接触中会发生不愉快,心理感到压抑。
第七周
主题:心
求助者:马上就要过中秋了,很多人都可以和家人团聚了,想想自己还在这里戒毒,都是自己做错了,对不起家人。这幅画的题目是心,中间是心的核心,红色的;周围的是不同的心,红色、蓝色、棕色、绿色的,代表不同的心情。
咨询师:求助者在使用颜色方面红色与绿色互补色,冷色调占的范围较大,可能是求助者心理上有矛盾的想法,情绪方面有些起伏,表现在与人相处上,感觉不适应。
第八周
主题:爱
求助者:这周的绘画没有画,而是写了一些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大的爱字,人要有爱,包括爱自己,爱别人。如果没有爱,不仅认不清别人,连自己都认不清了。自己心理要有爱,发自内心的爱,而不是虚假的爱。
咨询师:求助者写了一个爱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字比较规整,笔画相对松散,颜色为绿色。可能求助者担心自己的想法别人看不懂,故用文字直白的表达;二是绿色给人以生机和活力;三是感觉到爱有些不够;四是反复的笔画表达他对爱的重视或渴望。
(三)结束阶段
求助者说经过八周的绘画自己情绪好了很多,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曾经的自己虽然觉得家很重要,作为一个男人,应该为家庭负责,尽到一个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责任,事实上这些年对家的照顾太少了,对父母的劝告,当成了耳旁风。这次戒毒后,开始对戒毒很不适应,每天胡思乱想,与其他人交往也不顺利,心情很压抑。经过八周的绘画情绪得到缓解,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要面对戒毒现实,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用真爱来修炼自己。
咨询师认为他的情绪逐渐平复,对戒毒环境逐步适应,咨询可以结束。
【案例思考】
(二)找准环境适应性差的症结。认真谈话了解戒毒人员基本信息,精准摸排戒治动态,及早帮助戒毒人员与家人取得联系,获取家人有关情况,平复不适应情绪,必要时开展亲情帮教。
(三)开展统合型绘画心理干预。结合戒毒人员实际情况,发挥绘画心理干预的优点,循序渐进,逐步干预引导,帮助戒毒人员释放情绪,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