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打造周秦文化品牌对戒毒人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案例

打造周秦文化品牌对戒毒人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到周秦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统一的文化体系。周秦文化分周文化和秦文化两部分,由于发源地均在陕西宝鸡,因此合称周秦文化。  

周秦文化所产生的礼乐制度、道德规范、政治和法律制度等文化内容,影响了周秦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遗产。深刻挖掘以周秦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坚定戒毒人员的意志力和内动力,重塑道德观、伦理观和法治观的重要措施。

【案例基本情况】

周秦文化上承炎黄的优秀品质,下启汉唐盛世的灿烂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周秦文化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国家社稷以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有一整套可借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陕西省戒毒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学教育季”活动的相关安排部署,把周秦文化相关精髓引入戒毒人员教育矫治中,深入开展以周秦文化为主题的国学教育文化教育,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教育矫治“陕西品牌”。

一、结合地域特点,确定教育主题

为了将周秦文化所蕴含的礼乐制度、道德规范、政治和法律制度充分运用到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当中,陕西省宝鸡戒毒所由文化素质高、教育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警组成周秦文化教育专班,负责周秦文化品牌打造的具体工作,并通过举办周秦文化教育培训班、组织周秦文化教育课比赛、开展周秦文化宣讲等形式提高工作水平;通过查找典籍资料,理清周秦文化的脉络和思路,探寻周秦文化与戒毒人员教育矫治融合的切入点;发挥集体智慧,举行“我为周秦文化献一策”活动,号召全体干警献计献策;实地考察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周礼文化广场、东岭廊桥和秦文化遗址等,开阔眼界、理清思路;同中华传统文化专家进行座谈交流,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从而最终确立了以以“德、礼、和、法”为主要内容的周秦文化教育矫治建设思路。

二、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根据周秦文化的内涵,结合对戒毒人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和场所实际,在全所确立了“一队一特色”的理念和“一室一主题”的思路,通过设计制作具有周秦文化元素的雕塑、牌匾,使戒毒人员时刻接受周秦文化的熏陶;通过在走廓、宿舍、餐厅设置含有周秦文化内容的标识、门牌、床头卡等使戒毒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生活品味,重塑人生追求;通过设置矫治园地、戒毒宣誓墙、编写队训、编制周秦文化宣传册等形式坚定戒毒信心、端正人生目标;通过修、改、建教育教学设施,购买周秦文化图书资料和配置引进先进的教育设备,在全所四个大队分别打造德、礼、和、法的周秦文化教育主题,营造周秦文化教育的浓郁氛围。

三、开展研讨交流,积极共建合作

为找准运用周秦文化对戒毒人员进行教育矫治的切入点,省宝鸡戒毒所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理念,加大与学校、社会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格局。同宝鸡市社科联对接,介绍阐述自己的初步想法和理念,学习借签宝鸡周秦文化学术研究成果,对如何将周秦文化引入戒毒人员日常教育的具体方式进行调研交流、开拓工作思路;积极邀请周秦文化研究会的专家来所实地考察座谈,共建“周秦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共商周秦文化教育大计;同西安思源学院、宝鸡三和学院等高校签订共建“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发挥高校资源和优势,共同开展周秦文化与戒毒工作领域科研合作,为周秦文化在戒毒场所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同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发挥各自资源和优势,共同研讨周秦文化教育共通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突出核心要义,提升教育质效

把周秦文化融入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就是要把周文化的“厚德载物”的精髓、秦文化“自强不息”的精华,以及周秦文化所倡导的崇仁爱、讲民本、重礼仪、守诚信、求和合、重法治的精神理念引入到戒毒教育矫治工作当中,通过打造“周秦文化品牌”,助力戒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成为合格公民。

(一)以德为先,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学习《周公辅成王》《一笑失天下》等历史典故,教育戒毒人员认识到德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国家社稷上的重要意义;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组织戒毒人员通过包饺子、寄哀思、谈体会等方式进行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增强戒毒人员认知传统、弘扬传统,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戒毒人员给亲人写一封感恩信,让戒毒人员在传统节日教育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以礼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通过组织学习“周公制礼”等典故由来、观看周秦时期青铜礼器图片展览、举行“礼在我身边”主题班会、让戒毒人员明白“礼”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意义;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邀请专业人员来所开展“礼仪讲座”,组织戒毒人员进行“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规范戒毒人员的言行举止,培养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通过开展《诗经》颂读、“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管子避席”等礼仪故事分享活动,在戒毒人员中营造学礼、知礼、行礼的氛围。

(三)以和为本,开展诚信教育。“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为使戒毒人员能在相对封闭的戒毒场所顺利戒除毒瘾,围绕戒毒人员各期间(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实“和”文化的戒治内涵。通过名言警句、漫画图片、文化展墙等形式将和谐、协调、顺和、平和、温和、和蔼、和气理念等融入其中,形成特色鲜明、各有侧重的和文化氛围;通过发出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入戒毒人员日常教育矫治工作当中,并广泛开展“做诚信事 当诚信人”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养成诚信美德;积极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教育,在戒毒人员中大力提倡每天至少做一件好事活动,结合戒毒工作实际印制“日行一善的100种方式”宣传册,在全所形成“我为人人、人人行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以和为贵 诚信有我”主题演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戒毒人员求和、思诚、向善的积极性。

(四)以法为要,开展法制教育。为了更好的把周秦文化理念中的法治思想融入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中,一是进行常规法制教育。利用法律常识课堂教学对戒毒人员进行中国法制史、秦法渊源和各项基本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素养;二是进行专项法制教育。利用民法典宣传、6.26国际禁毒日、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月等契机,对戒毒人员开展专项法律法规教育,宣讲“惩前毖后”“商鞅变法”等秦法典故,提高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三是进行案例法制教育。通过宣讲周礼秦法小故事、让戒毒人员讲述自己与法的故事等方式,用法制故事教育他人、警示自己;四是进行社会法制教育。邀请社会人士、志愿者和法律专家来所通过秦法思想专题讲座、互动咨询交流、聘请法律顾问等方式,开展主题法治教育;五是组织现身说法。组织戒毒人员走进行学校、企业等单位开展现身说法活动,既教育了他人,又坚定了自己的戒毒信心。

五、挖掘深层内涵,打造品牌亮点

将周秦文化作为教育矫治的重要内容,对于引导戒毒人员从传统文化的根上来解剖、反省和重塑自己,自觉远离毒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德、礼、和、法”在全所建立起来的一队一特色构架,形成了具有本所特色的戒毒文化体系,使戒毒人员在教育戒治的方方面面都能受到周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根据周秦文化教育实践拍摄的专题教育片“炎帝故里:与诗经的时空对话”在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国学教育”成果展演,受到一致好评;《周秦文化在戒毒人员教育矫治中的实践初探》被列为重点调研课题;各大队小班制、多频次组织戒毒人员开展以周秦文化音频为背景、以太极拳为主要训练内容的康复训练,极大调动了戒毒人员康复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整体思路引领下,各大队创新“自选动作”,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价值理念为主导、以戒毒人员为主体,以重塑人格为目标、以周秦文化为动力的教育机制,活化了教育形式,丰富了教育内容,坚定了戒毒人员戒治信心,使周秦文化在戒毒所内开花结果,经典传承。

解除回归后积极争当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戒毒人员孙某说,“正是因为受到的周秦文化传统教育,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大德、什么是有礼,怎么和人相交以及如何守法,也让自己通过汲取周秦文化教育中的精华和营养,不但戒毒成功,而且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

【案例思考】

一、要进行深入调研,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越是地域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对戒毒人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要想找到适合本地本所的切入点,就必须对本地的历史、风土、人情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挖掘地域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炼精神要义,并寻找与戒毒人员教育矫治相对接的最佳切入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要加强合作交流,共谋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大计。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想单打独斗凭一已之力是不可能做好的,对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更是如此。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工作思路,就要加强与传统文化研究专业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专家教授的交流合作,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研究如何引入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当中,既做到古为今用,又做到适合戒毒场所实际。

三、要协调统筹规划,多方合力有序推进。要组建专业的教育团队,梳理传统文化的要义和脉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框架;要结合本戒毒场所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理念制定传统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按照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要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精品亮点。要深入挖掘研究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文化与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的深度融合、共促共进;要按照形势、内容共重的原则,既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积极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的形,更要注重教育效果,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突出亮点、效果明显的传统文化教育精品。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