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缓解戒毒人员节日焦虑情绪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多项研究表明,戒毒人员群体因长期吸食毒品,自身情绪调控能力以及述情表达能力相较于普通人更为薄弱,面对所接触的情绪线索和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这一情绪特点在传统节假日等特殊时间节点体现尤为明显,每当临近节日,戒毒人员会表示其思念家人,个人焦虑水平明显升高。团体心理辅导在戒毒人员心理矫治中能够给予其安全、可信任的环境,可以更好的帮助戒毒人员敞开心扉,以团体动力鼓励个人真实表达,直面心中问题的关键。本案例通过端午节团体心理辅导,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在帮助戒毒人员缓解节日焦虑情绪中的运用。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目标为:帮助成员缓解因思念家人而产生的节日焦虑。结合团体心理辅导施测对象文化水平、述情能力、述情意愿等情况,并联系端午节主题,确定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工具选择,以绘画为主,并结合内观疗法,具体方案如下表:
第一阶段:关系建立
活动与技术选择:粽子命名、粽子蹲。
阶段目标:选择暖身活动帮助戒毒人员建立信任关系,加强互动,放松身体并缓解紧张。
第二阶段:主题导入
活动与技术选择:团体绘画、赠送纸粽子。
阶段目标:引导成员明确本次团辅主题,并初步的开始亲情重建,回忆家人场景,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疗愈阶段
活动与技术选择:节日绘画。
阶段目标:以绘画形势做好内观前准备,让成员绘画过程中在未察觉的情况下,思考回忆内观主题,感受亲情。
第四阶段:深入主题
活动与技术选择:内观疗法。
阶段目标:内观疗法主题“别人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别人做了什么”,并加入“现阶段我能做什么”,调动成员的对生活的积极性和对家人的爱意。
第五阶段:总结回顾
活动与技术选择:过程回顾、交流感想。
阶段目标:组织成员回顾活动的过程中,巩固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成效,组织感受交流,听取成员主观自评。
(二)方案实施
1.提供放松环境,建立信任关系
6名戒毒人员虽然是同队人员,平日相处熟悉,但进入团体心理辅导需要脱离6个人原有的相处关系,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以团辅成员的新身份重新认识。以端午节这一特殊时间节点,说明此次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并组织成员共同做出咨询中所涉及的保密、尊重、友爱等相关承诺,确保戒毒人员能够在此次团体心理辅导中减少顾虑和敌对感。
粽子命名为第一个活动,让戒毒人员各自选取自己从小到大最喜欢粽子口味,作为本次团体辅导中的小名代称,各自取名结束后,以粽子的身份轮流相互介绍,说明选取的原因,并让其他成员对他的粽子身份问候。粽子命名结束后,进入暖身阶段的第二个环节:粽子蹲,以游戏“萝卜蹲”为原型,更改为粽子主题进行游戏,旨在进一步加强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并帮助躯体紧张的成员缓解僵硬感和紧张感。暖身活动结束后,根据操作实际判断团体辅导成员关系建立情况,决定是否加入备选暖身活动,本案例中成员间情况较好,直接进入下一阶段。
2.引入端午主题,帮助亲情回忆
组织团体辅导成员回顾各自在家过端午节时的习俗,在当天会吃什么食物,举办什么活动,让成员将代表各自在端午节习俗的东西绘制成图案,画在同一张大卡纸上。之后折简易的纸粽子,用三色卡纸分别代表咸粽子、甜粽子、清水粽子,回顾每个成员为自己选取的粽子代称,并根据咸、甜、清水为自己折一个纸粽子。折叠完毕后,询问成员,是否记得自己家人喜爱的粽子口味,为他们的家人折相应味道的纸粽子,并把折好的纸粽子放在大卡纸画有各自端午图案的地方,意在赠送给家人。在此过程中,初步的帮助团体辅导成员回顾家庭的亲密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成员实现在端午节为家人送出心意,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这份心意,家人远在家乡也一定能够感受到。
在这一过程中,成员杨某表现出明显情绪低落,低头看着折纸,并未顺利折叠纸粽子,咨询民警察觉后意识到,在进行此类活动未提前做好家庭关系调查,出现个体情绪与团体情绪冲突的情况,咨询民警尝试鼓励杨某折叠他觉得家人会喜欢的口味的纸粽子,杨某随开始加入折叠的活动,但情绪状态依然呈现低落,由于咨询民警在此时未选择更多处理方式,且团体心理辅导将进入下一阶段,故选择先不针对杨某个体进行处理,进入下一阶段尝试以团体整体动力带动改善个体问题。
3.融入内观疗法,进行主题升华
在第三、第四阶段,为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疗愈阶段,借助内观疗法的内核帮助团体心理辅导成员感受爱和温暖,并明确自己也是被爱、被需要的,帮助重建生活信心。
在上一阶段为家人赠送完纸粽子后,让成员回忆他们在家中时端午节的场景,并将在哪里、家庭成员在做什么、自己在做什么绘画下来。这一过程的绘画活动为内观前的准备,让成员在不察觉的情况下,一边绘画,一边思考端午节当天的内观主题,即:“别人为我做了什么”“我为别人做了什么”。绘画结束后,根据画作组织分享各自在端午节当天的生活,杨某在这过程中,绘画了小时候和奶奶过端午节的生活,咨询民警推测杨某与父母关系较差,与奶奶的关系较好,做好之后活动中引导语的调整。
绘画分享结束后,开始融入内观疗法的主题,因出现个体情绪异动,故将内观对象宽泛为所有家人,让成员自行选择内观的对象,内观的时间段确定为端午节当天,给予成员5分钟,认真细致的回忆端午节当天,内观对象为自己所作的事。此部分内观结束后,让成员将家人对自己的爱进行自由分享。之后进入“我为别人所做的事”,开始回忆端午当天自己为内观对象所做的事情,结束后,同样根据个人意愿做好内容分享。咨询民警发现,回忆过程中成员出现多次调整坐姿,且能够感到整体气氛下行,咨询民警判断目前整体可能出现焦虑情绪升高,但未达到需要介入的程度,在回忆过程中需注意做好引导语缓解负性情绪。内观疗法阶段结束后,引导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再次思考:“现在能为家人做什么?”并开始升华主题,帮助成员认识到目前的处境下,能够给予家人的心意,并积极付诸行动。
4.巩固咨询效果,组织总结回顾
在咨询民警引导下,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一起回顾今天所有的活动内容,逐一分享对此次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感受,并提出自己希望在日后的团体心理辅导中,想要得到帮助或解决的问题。咨询民警重申内容保密等要求。
(三)实施效果
成员自评:总结回顾阶段时,部分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表示,过去每当遇到节假日都会产生烦躁的情绪,而今天进行活动之后能感到自己心里缓和了许多,认为此类辅导活动对他们帮助很大;部分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表示在活动后戒治更有积极性,希望好好表现能够争取减期,早日回到家人身边。
民警他评:成员结束团体心理辅导后,回到班组能够遵守伦理要求,不与他人谈论活动内容,可视为积极表现。后续的戒治生活中纪律意识明显提高,诊断评估结束后,依然保持较好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能够顺利考取所部组织的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开始为未来发展进行谋划。
【案例思考】
(一)检验团体心理辅导机制,制作方案模板
本此案例中对象为6人,样本量较小,对于团体心理辅导在戒毒人员群体情绪调控的运用中,需进一步检验共同性、特异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以此摸索出一套可替换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模板。
(二)发挥家庭戒治应有作用,强调多元戒治
在对戒毒人员思想教育、目标建立的过程中,光依靠戒毒所单一主体,所能产生的成效有限,需要加强社会、家庭的同步影响,以多方合力,促进戒毒人员产生戒治内驱力。
(三)加强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丰富技术手段
民警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对本身岗位业务以外的知识同样保持积极性,跨技术、跨学科的进行涉猎,拓宽个人能力边线,做好技术积累的同时,加强对技术融合的思考,争取以更丰富的方式,创新戒治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