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洛因成瘾合并发热病人的治疗及护理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马某,2017年因吸食海洛因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两年,该戒毒人员有二十几年的吸毒史,入所体检自诉患有艾滋病、丙肝多年。
戒毒人员马某近日因口服药物后仍旧高烧不退,同时伴有头痛、寒颤、乏力、咽部肿痛等症状,当日值班民警带其前往所内医院就诊。
主诉:头痛、寒颤、咽部肿痛、乏力。
吸毒史:28年,强制戒毒次数6次,曾经滥用药物:海洛因,首次用药时间:1991年,末次吸食时间:2017年10月31日。
既往史:该患者自诉AIDS、丙肝,未予治疗。
婚育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体检 无家族遗传病史
过敏史:不详。
【案例基本情况】
(一)体格检查
T:39.8℃;P:123次/每分;R:23次/每分 BP:125/80mmHg;Ht:174cm;Wt: 66kg。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寒颤,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浅表淋巴结未未触及肿大,无黄染、充血。眼球活动正常,无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无黄染,瞳孔无混浊,眼底无充血现象,唇色正常,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颈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触及肿大。
专科情况:P:123次/每分;R:23次/每分 BP:125/80mmHg;X射线拍片肺纹理增粗。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目:16.6/L;CD4:338。
发热患者需要规范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护理指导,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对防止体温升高起着重要作用。要引导患者对发热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对于发热并有HIV病史的护理,应根据患者情况,起到防病治病、促进康复为目的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病情分析,此次马某的情况较一般发热病人的特殊性在于马某不仅是一名海洛因成瘾的吸毒者还是一名HIV阳性患者,所以导致马某除了一般的治疗护理之外还需要心理治疗,需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
(二)治疗措施
1.口服药物治疗:遵医嘱口服布洛芬混悬液20ml;抗机会性感染药物SMZ,一日三次,一次两片。
2.静脉输液治疗: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钠3g,日一次;利巴韦林注射液0.5g,日一次。
3.降温措施:给予降温贴贴于额头物理降温,同时并遵医嘱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2ml肌注。
(三)后续用药治疗及病情观察
1.调整用药
据马某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此次首先选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后期根据马某因高热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适量给予液体补充,选用维生素B6 0.2g,维生素C 1g,氯化钾1g,辅酶A 100mg,配入500ml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电解质补充,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入壶,以达到恢复正常体温、电解质平衡的目的。
2.病情观察
(1)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三十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
(3)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并发症观察:注意有无抽搐、休克等情况的发生。
3.护理措施
(1)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2)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4)加强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应加强皮肤护理: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
(6)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注意保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
(7)高热出现谵妄,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8)发热过程的心理护理:发热期病人心情恐惧、紧张、不安、烦躁;对发热毫无思想准备,会有一种害怕心理。此期的心理护理要点下:a.安抚病人;b.满足病人的需要;c.解除病人痛苦:如病人感口干口渴,护士应尽量提供含糖盐水,并鼓励多饮,补足大量水与电解质,以防发热大量出汗后的虚脱,并可解除病人的烦渴;d.向病人做解释工作;e.设法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9)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a.发热期间选用营养高易消化的流质,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b.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配以高蛋白、高热量菜肴,如豆制品、蛋黄各种新鲜蔬菜;c.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
(10)健康教育:指导马某坚持长期的饮食调节,适当的运动和均衡的药物治疗。告诉马某,在服用防机会性感染药物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指导马某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同时,注意避免过劳。定期配合医院做好CD4随访,鼓励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治疗效果
戒毒人员马某经一周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咽部红肿消退,扁桃体无肿大。每日值班医护人员按时监督服药,定期复查CD4。该戒毒人员现病情稳定,情绪、生活各方面表现平稳,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案例思考】
通过对戒毒人员马某的发热治疗,发现患有HIV的发热患者体温较正常人难以控制,目前原因不清楚。面对有患有HIV的发热患者,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在正常治疗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多于患者的心理治疗,多与病患沟通,鼓励病人保持好心态,改掉急躁脾气,调整心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尽量避免突发的情绪波动。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视患者为亲人、朋友,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让患者树立对护士医务人员的信心。同时给予病人心理上疏导,用我们的爱心、亲情去感染患者,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平衡的患者情绪,改善焦虑等不良心理,让病人改变不良心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自觉抵制毒品、减少复吸、最终戒除毒瘾、回归社会正常生活,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合格的社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