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梅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李某持续高烧治疗典型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973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甘肃人,1999年9月起注射海洛因,2016年1月入所。
(二)入所体检情况
身高180cm,体重70公斤,X线透视检查未见异常 ,体温检测正常(36.5度),体表检查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澳抗、抗HIV筛查、尿常规、尿毒检均为阴性。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心率为68次/分。
(三)主诉
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三天,体温均在38.5度以上,腰酸,出虚汗、乏力,有游走性疼痛。
【方案制定】
一是到社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辨别真伪,防止延误病情;二是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保障戒毒人员身体健康;三是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党的方针政策。
【实施情况】
按规定逐级请示批准后,所民警和医务人员带李某到社会医院检查治疗。
体检情况: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正常;X线透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症状和体征: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三天,体温均在38.5度以上,李某神志清楚、精神状态、饮食尚可。
彩超提示:膀胱炎;右肾小结石;3前列腺炎。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为16.2*109/L。
尿常规:白细胞高(548.79个/HPF);红细胞高(36.37个/HPF)。
初步诊断:急性膀胱炎 ;右肾小结石 ;前列腺炎。
处理: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100ml/*3天,2/日,输液治疗三天。三天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改为口服抗炎药头孢拉定胶囊。
巩固治疗两天后出所就诊复查:
尿常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嘱多饮水,随诊观察。
治疗一周后,李某再次因泌尿系统感染发热,体温超过39℃,经请示后,民警立即带其出所就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为21.8*109/L(正常值为4-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92.1%;尿常规为隐血3+;白细胞3+;蛋白质2+。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
处理:1、0.9%氯化钠100ml+氨曲南2g,1/日*3天;2、0.9%氯化钠250ml+依替米星0.3g,1/日*3天。要求抗炎输液治疗三天后复查。
经治疗后,李某病情稍有好转,症状减轻。但李某又出现了下腹坠痛,阴部睾丸痛伴发热2天症状。此时由于身体的疼痛和持续发热,导致李某思想波动较大,情绪低落。思想消极加疼痛折磨,对该戒毒人员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医务人员和大队领导及警察对其病情的发展高度重视,及时给该戒毒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等。所领导也非常重视该戒毒人员的病情,及时召集医务人员、大队领导和管理部门领导沟通协调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以尽快治好该戒毒人员疾病。以上措施使该戒毒人员重新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
抗炎输液三天后,出所就诊复查:
彩超提示:左侧附睾睾丸炎;双侧附睾囊肿;双侧精索静脉轻度曲张。
血常规:白细胞为1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4.7%。
尿常规:多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处理:继续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依替米星0.1g*3支+0.9%氯化钠250ml,1/日*7天 。口服哈乐(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1/日(每晚)。
【案例思考】
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李某的发烧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情趋于好转。
思考:一是临床上及时准确弄清病因和发病原因绝非易事,首先要根据临床症状和肌体表现排除该戒毒人员戒治期的“伪症”。戒毒人员每次发病过程就是真病与假病之间的判断过程,医务人员必须做到去伪存真,科学施治。临床上戒毒人员的一些阳性体征和固有的临床表现是他们掩盖不了的真实临床表现和症状。二是医务人员要积极配合大队警察做好戒毒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鼓舞戒毒人员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三是医务人员要练就扎实的医疗基本功,熟练掌握医疗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更好服务戒毒医疗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