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个体化方案应对药物成瘾戒毒戒毒人员医疗康复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某学员,男性,29岁,已婚,学历:初中,间断吸食冰毒2年,口服泰勒宁2年余,思维迟钝,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全身疼痛等症状。于2017年4月14日自愿入所康复,入所尿检阳性“+”。入所前经营超市,收入可观,无科学戒毒史。学员自述初期服用泰勒宁是因为牙痛,当时对药物滥用认识尚浅,对毒品也没有戒备心理,再加上药物、毒品使自己的身体感觉到轻松,疼痛缓解,与酒精配伍,导致一发不可收拾,随着次数的增多,致使其神经系统严重受损、产生依赖与成瘾现象,曾自杀未遂一次。该学员初期吸食新型毒品,后期转为泰勒宁药物成瘾,泰勒宁属阿片样药物,滥用症状同传统型毒品相似。戒毒康复所秉承“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工作理念,科学运用戒毒康复“四期、六法”,坚持戒毒医疗贯穿始终,促进学员顺利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医疗康复中心采集基本信息、建立学员医疗康复档案,梳理临床典型:1、躯体症状:打哈欠、盗汗、呼吸困难、气促、肌无力、体重增加;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动过速、恶心、失眠、焦虑、抑郁、易激惹、幻觉;3、心理咨询: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
医疗康复中心采用设备监测和评估:生物反馈仪测定心理渴求评估量表报告显示:新型毒品综合波动指数为9.06﹪,情况较好;传统性毒品综合波动指数为:39.75﹪,较高。综上所述:目前该学员对于新型毒品的依赖性不高,但对于传统性毒品的渴求度依然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对该学员加强关注,针对其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方案。
个体化方案:戒毒医疗+康复理疗+西药对症+心理疏导
(二)戒毒医疗
该学员入所以来存在一系列身体精神症状,需逐一进行治疗改善:其最突出症状为抑郁、焦虑,失眠;针对该情况开展以下个体化治疗:
1. 安思利普仪治疗;安思利普仪发出的生物电信号,直接从外部干预脑电波的发射,可以唤醒大脑自我修复功能,恢复失衡的脑电波信号。每天坚持为该学员进行安思利普治疗2次,每次20分钟,配合看电视、散步等放松活动对症状进行改善。自入所以来对其进行安思利普仪治疗次数达 60余次,入睡难、多梦、噩梦、惊厥等症状基本消失。现睡眠状态良好,质量较高,抑郁、焦虑情况也有一定缓解,自闭心理明显改善,能够自主与他人沟通。
2. 脑病治疗仪治疗:脑病治疗仪用于舒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增加损伤细胞的可复性,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消除神经衰弱和脑疲劳的有关症状。积极督促该学员进行脑病治疗仪治疗,在所期间,共开展该治疗70余次,失眠、思维迟钝情况皆有改善,目前意识清楚、睡眠障碍消失,精神状态良好。
3. 身心减压舱训练:零重力减压舱,170度是全身重力均匀分布,可以降低压力蓄积,舒缓情绪,快速恢复体力精力、提升活力,改善脑功能,缓解失眠、焦虑、抑郁症。通过该训练,学员的压力值降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每次进行训练时,都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综合评定分数逐步提升,加入一开始的数据现已达到65分,压力指数29,放松指数71。
4. 音乐放松训练:通过特定舒缓慢调类音乐,把大脑从兴奋引导到平静状态,帮助睡眠、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此外,开展一系列注意力训练游戏,配合呼吸训练、肌肉放松训练,提高学员注意力,调整其精神状态,达到身心放松、优化睡眠、缓解情绪、调节神经、提高注意力、精神集中的治疗效果。
5. 日常体征检测配合体能训练:入所初期,建立医疗档案,并逐步完善,保证随时监测该学员生命体征,同时督促其积极配合体能训练,增强其心肺功能并有效控制体重变化。该学员心动过速现象已改善,从初期心率110次/分到现80次/分,已趋于平稳;体重由97.8kg到86.9kg。
(三)康复理疗
全身按摩仪、垂直律动仪是利用物理原理,促进人体内环境稳态,激发集体调节分泌特殊荷尔蒙、双磷酸盐、多巴胺递质等,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入所以来共为其开展150余次康复理疗,有效排除其体内“毒素”,缓解肌肉酸痛,改善了焦虑、抑郁、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
(四)西药对症
该学员患有轻度抑郁症,需要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在所期间遵医嘱主要服用药品:劳拉西冸、盐酸帕罗西汀片和盐酸丁螺环酮片。以上药品为镇静、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抗焦虑和抑郁症治疗。除以上药品外,根据其现有情况,为其提供谷维素片,起到营养神经、稳定情绪、减轻焦虑作用,有效改善紧张状态和睡眠障碍。
(五)心理疏导
康复过程中,我们不定期的与该学员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其身体、心理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心理疏导,通过现实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暗示疗法等使学员提高自信、理性地思考问题、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
(六)治疗效果
该学员戒毒意愿强烈,积极配合治疗,戒断效果较好。经课题组医疗诊断评估:1、睡眠障碍、抑郁等症状显著改善; 2、心率趋于平稳:由入所初期的110次/分改善到现80次/分;3、注意力:目前能很快集中注意力,短时间内不走神,做事效率提高;4、压力:压力指数下降、放松指数提高,失眠、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改善;5、随时抽检:呈阴性“-”; 6、综合评估:医疗戒毒康复项目达标。
【案例思考】
在戒毒治疗开展期间该学员状态曾出现反复,显现心理波动、抑郁状态加重、情绪低落。经了解,该学员提前终止服药,导致抑郁症状加重、情绪变化不配合戒治。查找并反思其原因:用药依从性佳是接受戒毒医疗、理疗活动的前提,是戒治成功的重要要素。该学员用药不依从主要表现为:不按医嘱用药;提前终止用药;不当自行用药。分析学员用药依从性差主要有以下原因:(1)精神抑郁类药品副作用大;(2)戒毒治疗往往无法在短时间让学员看到疗效;(3)其本身医学常识缺乏;(4)自卑心理,担心他人瞧不起自己;(5)重视程度差;(6)戒断症状消失自认已痊愈等。
针对这种情况,我所医护人员从六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干预以到达改善其依从性、取得最大戒毒效果的目的。
第一,与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家庭背景、生长环境、性格特征、吸食毒品种类、吸毒时间等基本信息,在获得一定了解后有的放矢地跟该学员进行交流并给予关心,多次、经常性的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和信任基础。
第二,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和语言结合其目前健康状况为其细致讲解新型、传统型毒品及药物滥用的常识和危害,达到让该学员了解毒品对身体的实际损害及严重性,加强其认识程度并予以重视。
第三,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干预疏导,明确告知会保护其隐私让其放下心理负担放心进行医疗戒治。
第四,结合所内工作安排和其本人生活习惯为其制定个人合理化方案。
第五,给予更多关注,及时掌握其身体、心理、接受医疗和用药情况,适时给予警示并督促改善。
第六给与其医疗方面专业技术服务和专业性指导,让其充分信任和依赖医护民警,坚持住所期间的医疗理疗戒治活动,通过戒毒医疗和其它戒治活动达到帮助他戒除毒瘾回归生活的目标。
此外,戒毒医疗康复工作中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戒毒民警深刻反思。一是缺乏约束机制。戒毒康复学员情况复杂,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情绪波动较大,会直接导致其参加戒毒医疗治疗、康复活动的缺失,治疗不连续,影响治疗方案的执行、康复诊断的评估。二是缺乏中医结合。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戒毒医疗、康复工作也需要专业的中医药技术人才参与其中,深入研究中医与西医的相互结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因人而异、标本兼治方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