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胸痛卒中救治单元快速处置急性胸痛的案例

胸痛卒中救治单元快速处置急性胸痛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等,具有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对于胸痛患者必须快速识别,合理评估、规范处置。

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后简称南丰所)与区域三甲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协作,建设胸痛卒中救治单元,目的是建立快速诊疗通道,优化诊疗流程,缩短胸痛、卒中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再灌注诊疗时间,以提高救治率、改善患者预后。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周某,男,汉族,53岁,吸毒9年,混合式(口吸或注射式),吸食海洛因,3年前曾行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具体不详),术后未规律用药,1年前发现高血压病,自诉间断服药降压,血压控制一般。2023年12月转入南丰所。入所后一直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压治疗,用药如下: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20mg 每日1次、坎地沙坦酯片4mg 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36~160/86~108mmHg。

2024年5月某天上午,周某因“心前区疼痛1小时”来诊,诉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样,放射至背部,伴出冷汗,活动时疼痛稍加重,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无头晕、呼吸困难、心悸,无紫绀。

(二)处置情况

上午10:45,周某到诊(首次医疗接触),值班医务人员了解到是胸痛病人,启动胸痛救治流程,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初步问诊、填写胸痛时间节点表,10:48做出首份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异常Q波(V1、V2、V3)。查体测血压158/109mmHg,心率104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病情分析:患者心前区疼痛明显,放射至背部,伴出冷汗,且不能完全缓解,既往有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史、高血压病史,心电图见异常Q波,心电图虽未见ST段明显抬高或下移,但不能排除冠心病心绞痛可能,冠脉斑块不稳定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立即联系上级胸痛中心,汇报心电图及病情情况,上级胸痛中心建议外诊救治,胸痛中心安排医务人员做好救治准备。遂启动胸痛卒中救治单元转运流程。根据所内《胸痛卒中危重病人转运指引》,开通绿色通道。同时给予以下治疗:1.吸氧;2.硝酸甘油10 mg 舌下含服;3.开通静脉通道、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红注射液30ml静滴;4.抽血查心肌酶。

上午11:12,离开所医院,所救护车将患者转出。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有所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转运途中,检验室报心肌酶未见异常。

11:44,到达上级医院胸痛中心。肌钙蛋白未见异常。心电图示:V1-V3导联R波上升不良,V2V3导联ST段轻度抬高。住院行冠脉CTA检查,提示:左回旋支管腔中度狭窄,右冠状动脉全段多发钙化及混合斑块,近中段局部管腔重度狭窄。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右冠状动脉中段99%狭窄,左前降支近段见支架影,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99%狭窄。予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两枚,第一对角支行药物球囊扩张处理。复查造影两处血管扩张充分,血流改善。

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状态;3.慢性新功能不全;4.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三)治疗效果及后续跟踪治疗

行右冠支架植入、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药物球囊扩张处理后,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脂、护胃等治疗,周某胸痛症状消失,一般活动未见明显不适。

术后第6天,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回所。后续治疗方案:

1.低盐低脂饮食。

2.抗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75mg 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 每日1次,1年后停用阿司匹林,继续服用氯吡格雷。

3.控制血压:氨氯地平片5mg 每日1次。

4.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每日1次。

5.护胃: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 每日1次。

6.定期复查血压、心电图。

【案例思考】

胸痛救治的关键是“三早”:早识别、早转运、早救治。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持续缺血缺氧30分钟出现坏死,6-8小时就会完全坏死。而120分钟内能开通梗死血管,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戒毒场所中,以建设胸痛卒中救治单元为抓手,如何做到“三早”,提出以下思考:

(一)所院联动,建立快速急救通道。与上级胸痛中心签订联合救治协议,制订符合戒毒场所实际的救治转运流程,24小时服务的胸痛中心一键启动电话。明确所政管理室、分所大队、所救护车等各部门职责及时间要求,在保证管理安全的同时缩短转运时间。要求场所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应在首次医疗接触10分钟内完成第一份心电图检查,如急性心肌梗死需转运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应在首次医疗接触30分钟内转出,及时使堵塞冠脉再通。

(二)与上级胸痛中心接轨,做好胸痛专题培训。邀请上级胸痛中心专家做《心电图读图》《心肌梗死的识别与处置》等培训,派医疗骨干参加“中国胸痛中心大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并回所做分享,定期参加上级胸痛中心的病例分析及质量控制分析会议,提高医务人员对胸痛病患的识别、处置能力。

(三)“软硬”兼施,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一是重视大众科普教育这个“软基建”。大多戒毒人员文化程度较为低下,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不足,容易贻误病情。医务人员为其作科普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症状和急救方法、预防措施,发放胸痛卒中救治单元宣传小册子,引导戒毒人员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树立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早预防、处置的理念,使其出现类似症状时能及时就医。二是尽早应用心电图机、肌钙蛋白检测仪等“硬件”明确诊断。心电图是普及率高、准确率高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查方式,要求处理急性胸痛患者在接诊后10分钟内做出第一份心电图,能切实提高识别效率。心绞痛的缓解期、早期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因冠脉未完全闭塞,或侧支循环丰富,相当一部分冠脉严重狭窄甚至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可能表现正常。这时应动态跟踪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有条件的可以行无创的冠脉CTA检查或平板心电图检查筛查冠脉严重狭窄患者,必要时行冠脉造影检查。本例患者胸痛症状为较典型的心绞痛表现,有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史,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早期心电图ST段未见明显改变,但冠脉造影检查显示2处99%狭窄,极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该患者在戒毒场所胸痛卒中救治单元处置模式下得到快速救治,行冠脉介入治疗后胸痛症状消失,效果良好。另外,床边肌钙蛋白检测仪也是推荐使用的检查仪器,能在20分钟内完成检测,快速识别心肌损伤情况。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