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场所中成药辨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在戒毒场所这一特殊环境中,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呈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这主要归因于其封闭空间内空气流通受限,加之人员密集,为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戒毒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体状况与普通人群存在显著差异。长期的毒品滥用不仅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免疫系统,还导致营养不良和精神压力增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戒毒人员成为URTI的高发人群,且病情往往更为复杂,恢复周期更长。
戒毒场所的医疗资源与外界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专业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的缺乏限制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抗药性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治疗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成药的优势逐渐凸显。中成药依据中医理论,强调辨证施治,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中成药多采用天然草本成分,具有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对于改善戒毒人员的整体健康状况,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中成药的使用也符合监管场所对药品管理的需求。其剂型多样,便于储存和运输,减少了对冷藏条件的依赖,降低了药品管理的复杂度。同时,中成药的治疗成本相对较低,对于资源有限的戒毒场所而言,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在戒毒场所中推广中成药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还能提升戒毒人员的健康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监管环境贡献力量。
【案例基本情况】
一、焦某风寒感冒案例
基本信息:戒毒人员焦某,男性,60岁,因洗澡后着凉出现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头痛、恶寒等症状就诊,患者既往高血压、慢阻肺,平时咳痰较多,咳吐清稀泡沫痰。目前长期服用尼群地平(国药准字H12020298)20mg 1次/日,查体示:体温:37.1℃、BP:155/100mmHg、P:77次/分、呼吸14次/分,舌淡苔白,脉弦紧。
辨证思路:患者表现为外感风寒,内有水饮之证,其外感风寒证主要表现在:恶寒重、头痛、流清涕、脉浮紧等。并且患者既往慢阻肺病史数年,素有怕冷、咳吐清稀白痰等症状,尤其在受凉后加重,阳虚水饮明显,因此在此基础上感受外寒是本次感冒的病因。其病机是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导致肺卫失宣,加重水饮。
遣方用药:选用风寒感冒颗粒(国药准字Z14021553)合小青龙颗粒(国药准字Z10983085),风寒感冒颗粒由麻黄、葛根、桂枝、防风、紫苏叶、白芷、桔梗、苦杏仁、陈皮、干姜、甘草等组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发汗之效;小青龙颗粒由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等组成,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功效。两种药物搭配,共奏祛风散寒,内化水饮之功,两个药物每次各1袋,1日3次,开水冲服。
预后:患者服用药物两天后,鼻塞流涕、头痛症状消失,恶寒、咳嗽明显减轻,咳吐白痰症状较之前明显好转,停止服用风寒感冒颗粒,继续服用小青龙颗粒一周。
(二)李某风热感冒案例
基本信息:戒毒人员李某,55岁,不明原因出现发热、不恶寒、咽喉肿痛3天,现于上述症状的基础上,伴有咳嗽、痰黄稠、鼻塞流黄涕等症状求医。患者既往脑梗病史1年,目前长期服用硫酸氯吡格雷75mg 1/日、瑞舒伐他汀10mg 1/日,查体示体温:37.8℃、BP:137/63mmHg,P:72次/分,呼吸19次/分,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思路:此为风热袭表,痰热壅肺证,主要依据为发热重、不恶寒、咽喉痛、咳吐黄痰等症状,患者由外感风热邪气起病,风热为病,首犯肺卫,故出现发热、不恶寒、咽喉肿痛等症状,病位尚浅,然而之后疾病继续传变,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肺中热邪炼津为痰,故出现咳嗽、痰黄稠、鼻塞流黄涕等症状。
遣方用药:风热感冒颗粒(国药准字Z14021554)和连花清瘟胶囊(国药准字Z20100040)联合用药,风热感冒颗粒由板蓝根、连翘、薄荷、牛蒡子、菊花、苦杏仁、桑枝、芦根、桑叶、六神曲、荆芥穗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的功效。连花清瘟胶囊由连翘、金银花、麻黄(炙)、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组成,该方是麻杏甘石汤加减变化而来,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散热的功效。两药每日3次,风热感冒颗粒每次1袋,连花清瘟胶囊每次4粒,饭后温水送服。
预后:患者用药2天后,发热及咽喉痛显著减轻,咳嗽减少,痰色转淡。继续用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恢复良好,未见复发。
(三)张某寒湿感冒案例
基本信息:患者张某,男性,28岁,春节前后,因饮食不节出现恶寒、头重如裹、肢体酸痛、咳嗽、恶心纳呆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查体示体温:36.3℃、BP:135/83mmHg,P:81次/分,呼吸17次/分,舌淡苔白腻,脉濡。
辨证思路:此乃寒湿困表证,表现为恶寒、头重如裹、肢体酸痛、咳嗽、恶心纳呆等症状,患者虽素来体健,但是脾胃功能较差,饮食不节后容易引起腹泻,因为过年期间饮食不节后饮冷水,加之天气寒冷,导致寒邪侵袭肌表,寒湿困阻中焦。
遣方用药:藿香正气水(国药准字Z51022126),该药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组成,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每日3次,每次20毫升,顿服,服药期间和停药后一周内禁止使用任何抗生素。
预后:患者用药后第1天,恶寒、全身困重感明显改善,恶心症状消失,但是仍纳呆。连续用药3天,所有症状基本消失,食欲逐渐恢复,预后良好。
【案例思考】
一、预防为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针对戒毒场所内戒毒人员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控,应秉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首先,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通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病毒滋生;开展健康教育,提升个人卫生意识,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切断传播途径。其次,加强营养干预,提供均衡膳食,补充维生素C和D等,以增强免疫力;开展适量体育活动,改善体质,减少感染风险。对于已感染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早期介入,防止病情恶化。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并发症发生,确保戒毒人员健康安全。
二、准确辩证,保障治疗疗效。目前所内外感病类型主要还是以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湿邪感冒为主,发病原因通常与季节变换、洗澡后未有效保暖以及流感病毒感染有关。与使用复方氨咖黄敏胶囊、吗啉胍等药物对比,中成药可以极大的缩短感冒病程,尤其是发展到痰热犯肺阶段,以麻杏甘石汤为基础的中成药(清肺消炎丸、连花清瘟胶囊等)有着明显的疗效。如果伴有体温升高,往来寒热,加用小柴胡颗粒同样也能降低体温。对于既往有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戒毒人员,如果怕冷明显、咳嗽多白痰可以加用小青龙颗粒或者通宣理肺丸等药物。寒湿感冒的用药中,由于藿香正气水内含有酒精,所以在服药前后一周内不要使用抗生素,以免出现双硫仑反应,因此有条件的话建议使用无酒精成分的藿香正气胶囊,以避免阻碍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中成药在保留传统中药功效的基础上,便于携带与服用,尤其适合戒毒场所的需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下肢浮肿等累及心肺功能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