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一例心率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注射液的临床护理案例

一例心率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注射液的临床护理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和年轻化,心律失常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发生异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组常见疾病,可见于生理情况,更多见于病理状态,包括心脏本身疾病和非心脏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大多数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本案例讨论从治疗措施,特别是护理人员在心血管用药过程中计算滴速,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工作要求及工作技能,希望此案列能让医护人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病人得到更加规范、有效的治疗及护理。 

【案例基本情况】

患者刘某,女,48岁,因“心悸,心慌,气短10+年,加重1小时”于当日下午19:00就诊。

患者自诉10+年前偶有胸闷,气紧,从未用药治疗过,等其症状自行缓解,患者曾于2月前在所内突发心动过速达188次/分,当时所外就医在当地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带药回所,遵医嘱服药:心率达170次/分以上时口服胺碘酮片0.2g bid。

查体:T:36.6°C,P:198次/分,R:26次/分,BP:129/81次/分半卧位,呼吸稍急促,口唇紫绀,咽部充血,呼吸动度减弱,语颤无增强,双肺呼吸音增粗,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98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

辅助检查:心电图:ST-T异常,胸导低电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提示风湿性心脏病。胸部DR示: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依据:

1.查体 P:198次/分,R:26次/分,BP:129/81mmHg,半卧位,呼吸稍急促,口唇紫绀,咽部充血,心率198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

2.辅助检查示: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ST段压低。

鉴别诊断:

1. 窦性心动过速:一般心率很少超过150次/分,且受呼吸运动及体位的影响,心电图可见窦性P波的出现,可做为鉴别。

2. 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一的F波,心率长在100--160次/分。

3.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异常,与窦性者不同,PQ间期大于0.12秒,QRS波群形态与窦性者相同,心房率每分钟在150--200次/分,可伴有1或2度房室传导阻滞。

进一步诊疗措施:        

1.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凝血功能,心脏彩超,血常规。

2.治疗计划: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吸氧,避免劳累,避免用力排便;药物治疗:暂无口服药物,遵上级医院医嘱予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静脉滴注。

第一个24 小时

先快:头10分钟给药150mg(15mg/min).3ml可达龙注射液(150mg)于 1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Smg/ml)中.滴注10分钟。

滴注前需计算滴速:每分钟滴速=(液体总量×点滴系数)÷输液时间(分钟)

100×15÷10=150(滴)

150÷60=2.5(滴/秒)

后慢:随后6h给约360mg(1mg/min)。

18ml 可达龙射液(900mg)于500ml 葡萄糖溶液(浓度=1.8mg/ml)维持滴注剩余186给约540mg(0.5mg/min3。将滴注速度减至0.5mg/min。

第一个24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i(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 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 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夹静脉导管。

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应根据输液器的点滴系数精准计算出输液每分(秒)钟的滴注速度,严格执行医嘱。

2.严密观察输液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发热,有无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尿少等症状,有无肺部湿啰音。

3.观察有无出现心律失常,防止猝死。

4.观察皮肤、观察面色、嘴唇、甲床颜色是否转红,缺氧症状是否改善。

5.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少紧张、焦虑情绪。 

【案例思考】

经采取上述措施,患者5分钟后心率降至167次/分,10分钟后为86次/分,后续维持治疗后身体状态较好,依从性提高,直至出所一直保持良好生活及戒治状态。根据此案例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强调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专业性,同时也强调了医护配合的重要性,心血管疾病病情急骤,重在明确诊断并对症精准治疗,是防止场所内死亡的重要措施。通过以上案例,回顾总结应遵循以下几点护理原则:

1.护理人员在使用胺碘酮进行静脉输注时,要严格按照医嘱稀释药液,并精确计算出滴注速度,切不可盲目随意调节滴速,尽量选择较直、弹性较好的外周血管,先使用0.9%NS 10ml,穿刺成功后再输注药液,不要与其他药物共用血管,严防药液外渗引发静脉炎;

2.胺碘酮注射呈酸性,配置时使用5%GS,静脉注射一般不要超过3-4d,长时间应用会曾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局部皮肤组织、静脉血管无菌性炎症反应。

3.在输注时,如有条件,尽量选择输液泵或输液调节器控制滴数,以确保药物输注均匀,避免输液管扭曲、打折、滴速过快造成暂时性心动过缓。

4.应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患者满意度。严密观察局部皮肤血管情况、针头固定是否良好、有无药液外渗现象。一旦发现沿静脉走行有红、肿、热、痛,应立即停止输液,改用0.9%NS滴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