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戒毒人员谷某某的戒毒医疗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谷某某,男,2021年3月因吸食冰毒入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该戒毒人员自述胸闷、胸痛、头晕发作3年余,近期夜间睡眠质量持续降低,时常出现夜间呼吸困难、憋气等情况。精神差,食纳差。入所后对谷某的病史进行询问得知,该戒毒人员于2018年底在德宏州人民医院行心脏支架植入术,出院诊断:1.心脏支架植入术后;2.心肌梗塞;3.高血压。曾于2019年初反复出现夜间呼吸暂停、乏力、呼吸不畅等睡眠呼吸暂停的病症,到德宏州人民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呼吸暂停综合征,随后睡眠时开始使用家用无创辅助呼吸机辅助呼吸。
【案例基本情况】
(一)检查情况及诊断
入所后体检:T:36.8℃,P:107次/分,R:19次/分,BP:156/89mmHg。体型偏胖,心率:107次/分、心率稍快,双肺及腹部无明显异常,睡眠时呼吸较为困难,导致时常失眠。心电图提示:1.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2.心动过速。根据出院证明,结合既往病史及入所体检结果,与合作医院专家交流后,目前诊断为: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3、陈旧性心肌梗塞,心脏支架植入术后;4、冠心病。
(二)方案制定
(三)治疗方案具体实施情况
1.开展科学药物治疗。日常给予降压、利尿、抗血脂、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治疗,包括:早上服用:(1)氨氯地平片10mg QD;(2)氯沙坦钾片50mgQD;(3)比索洛尔片1.25mgQD;(4)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晚上服用:(1)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D;(2)地奥心血康胶囊2粒BID。通过药物治疗,达到降压、利尿,促进血液流通,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脏负荷的作用。
2.合理运用医疗设备。在睡眠时给予家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在夜间时通过氧气瓶供氧同时与无创呼吸机链接改变氧流量,待转化为低氧流量时再让戒毒人员用鼻氧管进行吸氧,大大改善该名戒毒人员睡眠时的呼吸以及防止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严重时危及生命的情况。
3.实施个性化护理关怀。一是合理饮食,在饮食上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以及低油低盐低脂的饮食;二是适度开展低强度康复训练促进身心调节;三是实施挂屏管理,尤其睡眠时加大监测,及时发现且避免在睡眠时出现危及情况。
(四)实施效果及评估
实施效果:该名戒毒人员所患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经过治疗后,该名戒毒人员自述目前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较前好转。检查:心率87次/分,律齐,血压30~145/80~90mmHg 之间波动,血压控制尚可;血氧饱和度 在:90~98%之间波动;心电图提示:陈旧性心肌梗塞,无心动过速。心肌四联:无异常。与管理警察沟通得知该名戒毒人员近期情绪良好,夜间呼吸困难症状较前减轻,偶有失眠,身体素质较前明显好转,病情较前好转。
【案例思考】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同时也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诱因。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占45%~50%,而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则超过30%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导致心、脑、肺血管的合并症, 故被认为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戒毒人员谷某某是由慢性基础疾病日渐演变成为危急重症的典型案例,针对此类人员,场所内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快速诊断、及时救治、有效预防,要求医务人员有过硬的医学知识以及很强的责任心:一是要对症制定方案。场所内医务人员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病情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复查,不可松懈;二是要规范合理用药。由于需要长期服药,对病情复杂的患者要认真分析研究病情特点并规范合理用药,应以药物副作用少,对身体器官不会造成伤害的药物给予治疗,避免出现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的危象;三是要加强部门沟通。戒毒医疗中心要与戒毒大队积极沟通配合,共同执行改善患有慢性病戒毒人员的膳食营养水平及关怀护理等措施,最终达到保护戒毒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目的;四是应进一步完善所内医疗信息、设备的建设,提高所内医务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努力减少所内因疾病死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