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戒毒人员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诊疗案例

戒毒人员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诊疗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ovarian sclerosing stromal tumor,OSST)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卵巢肿瘤。1973年,Chalvardjian等首次对该肿瘤进行了命名,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将其归属于性索间质肿瘤中的单纯间质肿瘤亚型,占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2%~6%。OSST多发生于20~30岁的年轻女性,此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有研究报道部分OSST可分泌雌、雄激素,导致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引起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出血、男性化等症状。手术是目前OSST唯一的治疗方式。根据卵巢肿瘤的大小决定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一般在无法确定肿瘤性质的情况下,为避免术中肿瘤细胞在腹腔内播散、种植的可能,临床首先考虑选择开腹手术并尽量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实际情况及术中快速冰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手术范围。由于OSST发病率低,目前对其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术前诊断方法尚不明确,加之临床医师对该病认知不够,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误诊。

相比于普通患者,吸毒人员患者大多存在意志薄弱、情绪易波动、自我调控能力差等特点,加之毒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及疾病本身的影响,她们更容易产生错误认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基层门诊部医生应给予她们包括个体化宣教、心理治疗、健康饮食、适当锻炼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纠正其不良认知,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身体素质,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和提高戒毒质量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案例基本情况】

一、病例摘要

吴某某,女,27岁,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隔离戒毒,期限2年。2021年9月转入北京市某女子戒毒所,当日予以入所体检,体检过程中发现盆腔肿块。

现病史:患者于入所体检时发现盆腔肿块。无腹痛腹胀,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阴道不规则出血,无尿频、尿急、尿痛。患者月经周期欠规律,3-5/30-60。自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以来,情绪紧张,食欲、睡眠不佳,自诉每日睡眠4-5小时,二便正常。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婚育史:20岁结婚,G3P0。18岁药物流产1次,19岁、20岁分别人工流产1次,2013年末次妊娠。2016年离婚,离婚后多性伴。

月经史:初潮年龄14岁,3-5/30-60。月经周期欠规律,有痛经史。LMP2021年9月8日。

个人史:吸毒史10年(冰毒),吸毒期间饮食、作息混乱。学历初中,无固定工作。

体格检查:体温36.2℃,血压110/72mmHg,心率76次/分,呼吸18次/分。一般情况可,甲状腺无肿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型。阴道畅,粘膜点状出血点,阴道内较多白色稀薄分泌物。宫颈光,无接触性出血,无宫颈举痛。于子宫右前方可触及一直径约7cm包块,质硬,边界清,可活动,无压痛。左附件区无压痛,未触及包块。

辅助检查:

1.2021年9月23日,妇科彩超提示盆腔肿物——子宫肌瘤,大小约70*63mm。

2.阴道分泌物常规:滴虫(+)。

3.HAD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A因子(抑郁)分7分,D因子(焦虑)分7分。

初步诊断:1.盆腔肿物、子宫肌瘤;2.滴虫性阴道炎。

二、治疗方案制定

(一)建立动态监测。每3-6个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妇科检查、彩超、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期间注意患者有无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出现,监测盆腔肿物是否有增大,以便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手术。向患者解释病情,有不适症状随诊。

(二)药物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及失眠症状。

(三)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适当体育活动、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养成、个体化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三、实施情况

(一)药物治疗

1.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甲硝唑片口服,每次200mg,每日3次,共7天。

2.改善失眠症状:佐匹克隆口服,每次7.5mg,每晚1次,共5天,观察疗效。

(二)动态监测病情变化

入所后建立动态监测病历。每3-6个月复查一次。

1.2021年12月彩超:于膀胱右上方可见大小约85.3*64.8mm不匀质回声包块,界清,形态尚规则,左卵巢大小33.8*20.8mm。提示:膀胱右上方实性包块——来源于右侧卵巢可能性大。   

2.为明确盆腔肿块部位及性质,转大兴区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2021年12月15日大兴区人民医院彩超:子宫右侧可见一74*76mm低回声结节,形态规则,提示阔韧带肌瘤。建议6个月复查。

3.2022年5月在强戒所门诊部妇科检查过程中触及盆腔肿物较前增大。2022年6月北京优联医院盆腔CT:子宫前可见团状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10.7*8.6*9.6cm,与子宫分界不清,提示盆腔占位病变。CA-125:67.78U/ml。

(三)手术治疗

在动态监测过程中,发现患者盆腔肿物较前增大,且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升高,遂于2022年7月4日将患者转至北京优联医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2022年7月12日在全麻下行经腹右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右侧卵巢成形术+盆腔粘连松解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梭形细胞肿瘤,局部间质水肿及囊性变,可见薄壁扩张的血管。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硬化性间质瘤。

(四)心理治疗

此患者入所即发现较大的盆腔肿块,且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内心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共情病患,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安慰,建立医患信任。

(五)其他措施

1.生物反馈治疗。每周进行一次生物反馈治疗,每次持续约30分钟,共10次。训练项目包括“冥想训练”、“音乐治疗”、“心灵飞车”等。

2.个体化健康宣教。一是吸毒危害性教育;二是手术宣教。让患者了解接受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治疗相关注意事项等;三是针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因、日常注意事项等进行宣教。如每日更换、清洗内裤并进行消毒处理,尤其重视月经前后一周的个人卫生,严格个人物品个人使用。

3.术后避免重体力劳动,禁盆浴1个月。适当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给予富含铁及优质蛋白食物。安排适当且规律的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帮助术后身体恢复。

四、治疗效果

(一)在动态监测的过程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手术,为患者切除盆腔肿物。患者术后睡眠、饮食好,二便正常,无发热、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适。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切口愈合好。术后1个月复查彩超盆腔无异常肿块,CA-125正常,月经正常。

(二)生物反馈报告显示:身体放松指数由治疗前72分提高到治疗后93分,心理放松指数由治疗前33分提高到治疗后60分。HAD量表:A因子(抑郁)分由治疗前7分降低到治疗后3分,D因子(焦虑)分治疗前7分降低到治疗后2分。

(三)患者阴道炎症状缓解,于患者月经干净后复查阴道分泌物,连续3次阴性。同时,通过个体化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滴虫性阴道炎的复发率。

(四)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恢复正常睡眠,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循序渐进恢复正常戒毒生活,队内表现良好。

【案例思考】

一、提高对妇科少见病的警惕性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属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多为良性,好发于3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临床上可表现为月经紊乱、盆腔或腹腔肿块,部分伴有不孕。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由于此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同时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手段,加之发病罕见,因而在临床上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提高对少见病的警惕性。遇有盆腔肿物或月经异常的年轻女性强戒人员,不应单纯考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先排除OSST的可能。

二、突出动态监测病情的重要性

随着戒毒医疗事业的发展,“不告不理”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主动防范的积极态度。为此,作为戒毒所门诊部的基层医生,要在转变工作方式上下功夫。不仅要把好入所体检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要把好疾病管理关,实行“定期复查、动态管理”的医疗管理模式。如此例患者,入所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我们随即进行动态监测,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排查,在其入所后定期安排相关的综合检查和处理,动态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后续手术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三、强化身心治疗的系统性

本案例患者缺少对毒品危害及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因此,不仅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准确把握病情,还要根据不同的吸毒史、个人史、家庭生活、受教育程度等,融入多种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教育形式。耐心探寻患者内心真实想法,疏导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引导其正确认识病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配合医生做好疾病治疗,尽快恢复身体,积极参与戒毒生活。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