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中医养生宣教”重塑戒毒人员“精气神”的案例

运用“中医养生宣教”重塑戒毒人员“精气神”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场所医疗方式不同于社会正常医患关系下的常规医疗,福建省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卫生处在聚焦主责主业安全基础上,进行中医养生宣教与戒毒人员杂病论治的跨界探索,提升场所戒毒医疗质量。场所医务人员以包干大队为试点,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结合中医杂病论治,让戒毒人员建立“天人合一”的自然戒治观,促进身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达到让“精气神”回归本体、重塑健康人格的医学目标。 

【案例基本情况】

清代医家王燕昌所著《王氏医纯》认为:“毒瘾致病,总由胃燥、脾湿变生诸病,内外津液皆涸,而生诸燥见症。上焦燥痰,中焦积滞,下焦寒湿”。“精气神”是中医生理基础的重要组成元素,三代不同的毒品给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通过中医养生宣教,让戒毒人员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促进身体保持阴阳平衡,重塑“精气神”。

一、学会与慢性疾病共存

传统医学认为,戒毒人员对毒品的双重依赖,伤精耗气,神识受损,破坏了中医的生理基础。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能量受到伤害,如生理功能紊乱、机体严重的并发症,破坏生命的源动力。强烈的觅药欲望造成的心理依赖,使机体心志受蒙,意志、思维、决策等能力下降。戒毒人员体内“燥、风、火、毒、虚、瘀”等病理因素交织,需要正确学会与慢性疾病共存。如下元虚损则腰痛;风火上攻则牙痛、面神经痛;瘀毒痹阻脉络则脉管炎、痔疾;五志过极、心神失养则精神疾病高发。

二、学会与自然天气共生

“天人合一”,自然界的变化在身体机能会有特定的反应。传统节气观认为:“处暑时节,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中医康复训练配合舒缓的传统养生音乐如《云海林音》,在处暑时节为身体搭建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让戒毒人员学会正确与自然天气共生。

三、学会与身体状态共处

场所医疗宣教突出中医康复特色,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进行系统宣教,从中医养生观念、中医心理调适、中医康复训练等三个层面综合践行中医特色。如从中医角度讲解八段锦的功用,特定的动作“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攀足固肾腰”可以作为戒毒康复优势项目,进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戒毒人员通过宣教,清楚认知自身的身体状况,学会正确与身体状态共处。

【制定方案】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封闭执勤医生以包干大队作为试点,日常门诊中结合中医杂病论治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在大队教育点评时段,选择适合戒毒人员传统医学主题,进行集中式宣教和“小班课”教学,讲解中医传统文化、中医生理基础和戒毒人员的病理特点,根据场所特点进行宣讲,激发戒毒人员的学习兴趣。以中医杂病论治为切入点,论证中医疗法在场所戒毒医疗体系中的作用。

医务人员尝试用接地气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呈现方式,让戒毒人员理解拗口的医学原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深邃的语言难接地气,宣教医生用“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干活”进行总结,把条文蕴含的深意用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引发戒毒人员的共鸣,引导戒毒人员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实现“我的健康我做主” ,让戒毒人员建立“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戒治观,达到让“精气神”回归本体,重塑健康人格的医学目标。

【方案实施】

一、行为养成方面

通过中医系列衍生讲座阶段,戒毒人员能够理解场所常见的“火气、痰毒、瘀积”等概念,在治病过程中会主动应用中医疾病辩证的思维进行问诊,医学宣教也变得较为简单。通过系列宣讲和就医过程中进行中医健康人生观指导,告知日常养生注意事项,对促进戒毒人员疾病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二、养生功法方面

戒毒人员会主动询问“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的具体位置,咨询揉腹的正确手法。在八段锦练习中,“双手托天理三焦”怎样才能做到位,达到更好的拉伸效果。如何应用“双手攀足固肾腰”来防治腰椎疾病,缓解坐骨神经炎等痛症。

三、康复训练方面

在康复训练之前,戒毒人员使用中医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活动前的拉伸调整,做到适当运动。根据自然天气的变化,来调整合适的运动量。能够根据自身的机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

四、杂病论治方面

在杂病论治中,戒毒人员能够提高用药依从性,遵医嘱服药。能够了解“有是证用是药”的辩证思维,如有些戒毒人员知道六味地黄丸可以补肾,但什么身体状况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宣讲,他们清楚每种药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只有身体情况与药证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相应的药物,而避免非必要的“缠医闹医”。

五、医患交流方面

各种拗口的医学深义通过宣教医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戒毒人员能够更好的接受某些医学概念。老百姓自带中医基因,传统医学思维单纯的俚语深入骨髓,使用接地气的言语让医患交流更为顺畅。

【案例效果】

通过有效宣教,戒毒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实现慢性病管理,建立正确的戒治观,树立战胜慢性疾病的信念,学会正确与慢性疾病和谐相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人格逐渐完善,“精气神”得到重塑。在康复训练、日常巡诊、课堂化讲评等现场,针对戒毒人员提出的有关医疗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解除戒毒人员心中疑虑。戒毒人员说:“医生的讲课很明了、很通俗,听完对自己的身心康复帮助很大,解决一些医学上长期以来的困惑”。民警说:“很多事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听完课以后感觉到大道至简,很多生活中浅显的道理日用而不知”。大队领导说:“这种授课方式接地气,直接面对群体交流,在倡导关怀救治的背景下,对科学戒治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别有意义”。 

【案例思考】

一、 创新有中医特色的戒毒优势项目

天人合一的中医养生观是可以深度挖掘的戒毒优势项目。从传统哲学思维养生层面打造健康人生观,实现“我的健康我做主”,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转变,让戒毒人员因毒品双重依赖而丢失的“精气神”回归本体,重塑健康人格。

二、打造有人本情怀的医患交流方式

通过中医传统观念的普及和中医养生文化的认知教育,戒毒人员能够利用所学到的中医知识和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上的交流,应用天人合一的自然养生观和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思维看待身边的事物。中医传统文化包容并蓄、和而不同,通过接地气、通俗化的言传身教,融入戒毒人员的思想认知,让医患交流更加顺畅,言语更加平心静气。

三、培养有文化底蕴的医疗实战人才

场所医疗实战人才必须具备传统文化底蕴、现代医学素养、逻辑法律思维,熟悉戒毒人员的身心特点,应用场所丰富的管理经验,加以融会贯通,才能更好满足“智慧戒毒、统一戒毒模式”视野下对场所开展戒毒康复医疗项目的现实要求。

四、塑造有哲学深度的戒毒医疗品牌

《黄帝内经》原本属于道家经典,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忠孝节义的仁义思想,见素抱朴的道家思维,传统医学如中医天人合一的辩证思维、道医顺应四时的自然观念、禅医静心去欲的空明思想,在戒毒医学借鉴应用上具备哲学意义。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