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临床路径”指导下的肾和输尿管结石治疗案例

“临床路径”指导下的肾和输尿管结石治疗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随着戒毒场所医疗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医联体”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场所戒毒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18年以来,江西省赣西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医疗中心在“医联体”合作医院高安市人民医院指导下,探索把静脉炎、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肾和输尿管结石等戒毒场所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标准化治疗。启用该治疗模式后,该所共治疗泌尿系结石39人,均取得满意疗效。本案例以一例“右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病戒毒人员为例,按照路径指导,实施“总攻疗法”,顺利排出结石,成功治愈。

【案例基本情况】

一、制定肾和输尿管结石诊疗路径标准治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结石,且结石直径在0.6CM以下、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行保守治疗;或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且结石直径在0.6CM以下或部分直径为0.7-1.0cm但梗阻不严重,行保守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指南》:

1.高发人群:青壮年,男女比例2~3:1。

2.症状:腰部绞痛,尿血,肾积水,发热。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症状,体检时发现。

3.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尿常规检查示镜下血尿和(或)尿液中白细胞升高,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B超检查2mm以上的尿结石(包括阴性结石);90%以上的尿结石可以在尿路片上显影。

(三)进入路径标准

以“适用对象”为进入路径标准,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

根据《中国泌尿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给予解痉,止痛,排石药物治疗。

(五)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无肾绞痛,血尿症状消失。

2.结石排出或部分排除。

(六)变异

1.肾输尿管结石大于0.6cm,估计保守治疗无效者;

2.肾功能差,血钾高,并出现恶心,呕吐,少尿或无尿症状;

3.肾输尿管结石伴有尿路感染并出现发热症状。

具备以上任一指征可转上级医院,出径。

二、个案治疗情况

2020年8月7日,戒毒人员何某某(化名),因突发右侧腰腹部剧烈疼痛被民警送至戒毒医疗中心治疗。患者自诉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供参考。查体神清,痛苦面容,体温36.7℃,血压:130/82mmHg,呼吸:22次/分,心率90次/分,右侧肾区拷击痛(+),右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无异常,尿常规RBC(+),B超示右侧输尿管结石伴右肾积水,结石约为0.7×0.5cm。    

入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典型,诊断明确。在高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指导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治疗,专家详细指导具体治疗方案——“总攻疗法”:根据患者体重,大量补液,并用黄体酮扩张输尿管,再用甘露醇或其它利尿剂利尿,配合排石药物,形成一条结石排出通道,促使结石尽快排出。

按照“总攻疗法”,给以补液、利尿、解痉镇痛扩输尿管、预防感染、排石治疗:

第一天:静脉点滴:林格氏液500ml+5%碳酸氢钠30ml;20%甘露醇250ml;盐酸左氧氟沙星100ml;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0+止血敏2.0。黄体酮20mg肌注Bid,山莨胆碱10mg肌注,口服排石颗粒,嘱多饮开水,多做跳跃运动。经治疗后该戒毒人员腰腹部疼痛减轻。

第二天、第三天病情无明显变化,医嘱同前。第四天停用抗生素、山莨胆碱。

疾病转归。治疗七天后腰腹部疼痛消失,复查B超,肾积水消除,结石掉入膀胱,尿常规无异常。给以排石颗粒继续口服一周后再复查。嘱每天饮水2500ml以上。该戒毒人员结石于第15天卡在外尿道,肉眼可见,排出困难,用血管钳助其夹出,彻底治愈。

【案例思考】

(一)“医联体”建设对监管场所医疗机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国家“依法依规,应收尽收”政策落地实施后,场所收治病残戒毒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让原本医疗能力不足的戒毒场所医院压力倍增,但随着“医联体”建设的扎实推进,给场所戒毒医疗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更多的社会优质医疗资源在所内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更好地满足了场所戒毒人员医疗服务需求,对维护场所持续安全稳定起到巨大作用。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已成为戒毒场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戒毒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切实举措。

(二)“临床路径”在监管场所医疗机构适用性强

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的“临床路径”管理,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大大规范了戒毒医疗行为,有效解决了场所医疗机构医疗能力不足等短板问题。通过近一年的数据统计,实施该标准治疗模式后,同病种的治疗周期有所降低,治愈率有较大提高,戒毒人员所外就医人数明显减少,医生诊疗行为更加规范,用药更加合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全国的监管场所医疗机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同时让监管场所的外出检查、所外就医更加规范,更具说服力。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