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戒毒人员发作高血压危象治疗案例

戒毒人员发作高血压危象治疗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王某某,男,45岁,于2017年5月由天津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转入我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两年,吸毒种类及方式为静脉注射海洛因。入所当天下午进行常规入所体检,自述吸毒史10年,平均每日吸毒量为0.3克左右。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高达150-160/100-110mmhg,家族史无异常。查血压130/85mmhg,心率78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其余查体项均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结论为未见明显异常。嘱其隔日清晨再来测量血压,以了解其身体状况。第二日清晨,其来医务室测量血压,显示结果为140/90mmhg,问其是否有不适,主诉没有任何感觉,昨晚也休息的挺好。遂嘱其回队休息,明早继续监测血压。第三日清晨,其再次来医务室测量血压,结果显示为150/100mmhg。医生考虑其高血压诊断成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两次口服。此后一段时间,值班医生每日巡诊均监测该学员血压,其每日血压维持在120-130/80-85mmhg,无头晕、头痛、恶心、心悸、乏力等不适主诉,治疗效果满意。王某某曾有一次询问巡诊医生,“我的血压也不高了,也不难受,每次吃药还得麻烦队长开药箱、登记、发药,怪麻烦的,能不能不吃药了?”医生表示不行,停药后会造成血压波动,容易出危险。

之后某日上午9:30 ,王某某在车间进行习艺劳动时,自述心烦、腰酸,医生到达车间后,测血压140/90mmHg, 其表示刚上完厕所,休息一下,拒绝服用药物,10:00 其又述头晕,测血压150/95mmHg,给予心痛定5mg,舌下含服,于11:00 测血压200/140mmHg,脉搏69 次/ 分,患者诉头痛、视物模糊、恶心、想吐但是吐不出来,无胸闷、胸痛等其他症状。考虑其血压升高较快,容易发生危险,值班医生吩咐大队民警迅速取来担架,并将其抬往戒毒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医院首先对其进行吸氧,连接心电监护,后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其面部发红、呼吸急促、大汗,意识清楚。无大小便失禁,血压210/140mmhg,心率90次/分,心音低钝,呼吸25次/分,浅快。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询问其姓名,能正确回答,经过初步检查,结合患者既往病史,我们考虑其为高血压危象发作。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病情急剧恶化,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收缩压或舒张压急剧升高,无靶器官急性损伤者定义为高血压亚急症。其发病机制为由于诱因导致交感神经激活,儿茶酚胺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小动脉强烈痉挛,血压上升剧烈,造成重要脏器血流供应减少引起的危急症状。需要强调的是,靶器官损害而非血压水平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的关键。患者血压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患者的危重程度,是否出现靶器官损害及哪个靶器官受累不仅是高血压急症诊断的重点,也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并决定患者的预后。在判断是否属于高血压急症时,还需要注重其较基础血压升高的幅度,其比血压的绝对值更为重要。该患者有视物模糊及头痛恶心等靶器官损害的表现,所以进一步确诊为高血压急症,此种疾病的治疗原则是迅速、适当降低血压,去除导致急症的直接原因,最大程度防止并发症发生。一般来说,当血压存在波动时,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160mmHg时,各个重要脏器的动脉血流基本能保持恒定。但高血压危象患者的血压水平较高,迅速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以内,将加重靶器官的缺血和梗死。故控制血压下降时应注意降压速度,防止对脏器供血造成影响,既往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参考患者的既往血压情况、日常血压控制情况,是否有诱因,具体诱因、目前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情况等多种因素,制定治疗方案,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

【实施情况】

因为高血压危象是在短时间内血压严重升高伴有急进性进行性靶器官病变,常危及生命,所以治疗的目的是迅速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阻止以及逆转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因此,应持续血压监测,并立即给予快速且短效的静脉降压药物,尽快地(以分钟、小时计) 将血压控制到适宜的水平。只有迅速而适当地降低血压同时,去除引起高血压危象的直接原因或诱因,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轻脑、心、肾等靶器官损害。降压目标是控制性降压:初始阶段在数分钟至2小时内将血压降低25%,随后视情况而定在2 ~ 6小时内将血压降至160 /100 ~ 110mmHg。

1.一般治疗。患者取半卧体位,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监测血压、心电等指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掌握靶器官功能状况。

2.针对高血压危象的药物治疗。给予硝酸甘油溶于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滴速60μg/分钟,并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滴速控制血压下降速度。

3.针对靶器官损害的治疗。该患者有恶心,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考虑并发脑水肿颅压升高。于是我们给予20%甘露醇500ml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减轻患者不适症状。

【案例思考】

治疗效果:经过上述治疗1小时后,患者测量血压值为185/120mmHg,自述头痛稍有缓解,但仍有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我们将硝酸甘油用量调整为40μg/分钟,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小时后测血压值为170/110mmHg,症状与1小时前无明显变化。3小时后测血压值为160/100mmHg,患者诉上述不适症状明显好转,但觉得浑身乏力。医生再次将硝酸甘油用量降低,以10μg/分钟维持治疗。6小时后,患者血压值为155/100mmHg,总体治疗效果满意。我们停止滴注硝酸甘油,改为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并嘱其注意休息。

心血管内分泌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网络结构,常常是多种因素和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病例中的患者是一名阿片类物质成瘾患者,其在长期吸入大量外源性的阿片样物质后,势必会抑制体内正常内源性阿片多肽的合成和释放,使体内正常状态被打乱。进入体内的外源性阿片物质调节并保持体内多系统的平衡,建立新的稳定。其次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损伤血管等靶器官,血管受损可直接引起管壁增厚、管径缩小,血管平滑肌处于收缩和张力状态,导致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因此血管内皮功能失常,血管舒张因子减少,而收缩因子增多,引起血压升高。在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中,由于脱毒期间不同程度的戒断反应以及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下,可能发生下丘脑中枢调节功能的紊乱,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属于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积极有效的治疗患高血压病的阿片类物质依赖人员,目的就是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因高血压病导致急性脑溢血、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从而有效防止所内因病猝死。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的发病率下降75%,说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意义重大。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通过规律的药物治疗是可以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满意范围内的,发生高血压危象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也比较低。事后经过了解,上述患病学员由于怕麻烦,自己偷偷的停止了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再加上发病前一天是探访日,该学员了解到其母亲最近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导致思想压力比较大,整夜没有睡着。正是上述诱因作用于易患病个体导致疾病的发作。对于该患者,事后我们加强了巡诊,保证每天2次监测血压,并将其病情,发病和治疗情况向大队进行了通报,要求大队监督其按时按医嘱服药,控制血压。同时,采用运动干预和中成药戒毒治疗等多方面康复治疗,使患者的情绪稳定,放松精神和肌肉的紧张性,不仅利于高血压的康复,而且还有利于海洛因成瘾患者的康复。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