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刘某穿凿性毛囊炎的诊疗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穿凿性毛囊炎也称穿凿脓肿性头部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或者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系多数聚集的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在深部融合,相互贯通,形成脓肿。在头皮表面形成半球形结节。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蜜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或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物质或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以及皮肤经常接受磨擦等刺激,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穿凿性毛囊炎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穿凿性毛囊炎初发为局限于头皮的深部毛囊炎,继发毛囊周围炎,逐渐形成相互贯通深部脓腔,表面呈蚕豆至胡桃大小脓肿,压迫表面可自多数毛孔中渗出脓液(筛状溢脓)。好发于中年男性,病情顽固,经过缓慢,倾向复发。病损部毛发稀少,治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和不规则脱色斑。
吸毒人员患皮肤病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原因有多方面。首先,化学毒品本身具有腐蚀性,对身体和皮肤直接刺激造成伤害;其次,吸食毒品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失常间接引发皮肤病变;再次,注射不规范导致的细菌感染,还有吸毒引起的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都导致吸毒人员皮肤病患病率增高。穿凿性毛囊炎和以上易感因素都密切相关,所以该病在吸毒人员中患病比例较高,我所近年出现多例此类患者。本案重点介绍最近一例患者的诊疗过程。
【案例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刘某某,男,吸食毒品种类为冰毒,吸毒时间十余年,已是第三次强制隔离戒毒,患者入所前有多年穿凿性毛囊炎病史,曾在市长征医院治疗,但自己不能叙述疾病具体名称和治疗细节,自述曾手术治疗。此次患病是入所后两个月左右逐渐出现头部多发性皮下结节伴疼痛就诊,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和诊疗经过,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抗炎阶段):戒毒人员刘某某入所后逐渐出现头部多发性皮下结节伴明显疼痛和局部脱发。查患者体温正常,一般状态良好,头顶部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半球形皮下结节,直径约1到3cm不等,数目约十余个,各个结节边界不清,颜色红色或暗红色,病损处毛发脱落,触诊有的结节坚实,个别结节有波动感。经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菌素,外涂红霉素软膏治疗后略有缓解。
第二阶段(外科治疗阶段):约一个月后,戒毒人员刘某某头部皮下结节增大变硬,患者自述结节及周边区域胀痛。触诊结节坚硬,压之轻度凹陷,松开很快复原,有明显触痛。嘱患者剃光毛发,无菌消毒后,用注射器针头刺破有波动感的结节,压迫结节可见有暗红色夹杂黄色脓汁排出。用10毫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可见暗红色夹杂米黄色脓性胶冻样液体,抽吸过程十分费力,变化角度、部位多次反复抽吸,共抽吸约20毫升胶冻样物质。对于抽吸费力肿胀明显处,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手术刀片轻轻切开约0.5厘米的切口,轻柔挤压,可见少量暗红色胶冻样物质流出,有时夹杂少量黄色豆渣样分泌物。充分抽吸后,换用新注射器,抽取4毫升阿米卡星注射液,2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在不同部位皮下结节空腔内注入。经过外科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综合治疗阶段):针对穿凿性毛囊炎病原学特点,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异维A酸软胶囊交替用药口服。先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一个月,再用异维A酸软胶囊半个月。半球形结节硬度较高无波动感、无破溃处给予鱼石脂软膏外敷,无菌纱布略加压力包扎。经过三个月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头部疼痛消失,结节明显变小甚至消失,皮肤色泽渐渐恢复正常。
【案例思考】
一、提高医生对复杂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医疗处置能力
穿凿性毛囊炎属于不属于常见病,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很低,对于非专科医务人员来说如果没有见过类似病例,做出诊断十分困难,治疗更是难上加难。穿凿性毛囊炎需与普通毛囊炎、疖、痈和囊肿性痤疮、脓皮病相鉴别。普通毛囊炎为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穿凿性毛囊炎皮损为结节,远远大于普通毛囊炎的丘疹性损害,且痂脱落后留有瘢痕和脱发。疖系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皮损初起和普通毛囊炎类似,后炎症向周围扩展,形成质硬结节,伴红肿热痛,数天后中央变软,有波动感,顶部出现黄白色点状脓栓,脓栓脱落后有脓血和坏死组织派出,炎症逐渐消退愈合。疖多为单发,若数目较多且反复发生、经久不愈,则称为疖病。穿凿性毛囊炎为多发,和疖病的区别是皮损相互融合贯通,且形成永久性脱发和形成瘢痕,内容物也明显不同,疖内大多为较稀薄的脓液,穿凿性毛囊炎内容物大多为胶冻样物质。痈系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皮肤深部感染,初起为弥漫性炎症硬块,表面紧张发亮,界限不清,迅速向四周及皮肤深部蔓延,继而化脓、中心软化坏死,脓栓脱落后留下多个带有脓性基底的深在性溃疡,外观如蜂窝状。痈外观多为单发脓肿,炎症表现明显,进展迅速,经抗菌和切开引流治疗后快速恢复。穿凿性毛囊炎多发融合,进展缓慢,全身炎症表现不明显,对抗生素不敏感,恢复缓慢且容易复发。囊肿性痤疮主要分布在面部,可累及前胸、后背,穿凿性毛囊炎主要分布在头部尤其是头顶部。脓皮病也就是脓疱疮,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颜面及四肢。皮损为红斑基础上的壁薄水疱,很快转变为脓疱,脓疱破裂、干燥、结黄色脓痂,痂皮自然脱落而愈,不留瘢痕,而穿凿性毛囊炎部位为头顶,壁厚,愈合留有瘢痕,很好鉴别。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人员接触吸毒人员中梅毒和艾滋病患病率较高,有时还要想到这两种病引起的复杂皮肤病变,本病例入所时梅毒和HIV检测均为阴性,排除上述疾病可能。
二、熟悉药物性能,发挥最大疗效,尽可能减轻副作用。
盐酸米诺环素,亦称美满霉素,为速效、高效、长效、广谱的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比同类药物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异维A酸软胶囊属于维A酸类制剂,可以缩小皮脂腺,抑制皮脂腺的活性,进而能够使皮脂腺分泌减少,减轻角质形成细胞角化和毛囊皮质腺口的角质栓塞,并且能够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两种药物理论上副作用均较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鉴于两种药物均能引起颅内高压,现在两种药物一般禁止同时服用,应该分期先后服用,即先用一段时间一种药物,再换另一种药物,否则可能引起“脑假瘤”,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戒毒人员尤其是吸食冰毒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更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进而引发脑血管意外等诸多疾病。
三、加强医务人员维护戒毒场所稳定的责任感
穿凿性毛囊炎虽然不是严重疾病,并不危及病人生命安全,但病人经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痛苦,身体上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头皮疼痛,可能皮损内压力增高压迫和内容物化学刺激等因素造成了病人头部疼痛,病人外观表现为头部多发凹凸不平的大小包块伴局部明显脱发,在人群中看起来特别明显,往往给病人造成较大精神压力,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病人心态进而对管教工作造成被动局面。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怀有仁心,想患者之所想,尽快更好地处理好患者伤病。作为管教一线干警,维护戒毒人员身心健康,保障戒毒场所安全稳定是戒毒场所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