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治疗戒毒人员便秘痔疮的戒毒医疗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因长期吸毒,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患者较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防交叉感染,戒毒场所实行封闭管理,戒毒人员全天候在宿舍内,除就餐、睡觉外均需戴口罩,送饭志宿舍,上厕所洗漱都须轮流进行,活动空间、时间陡然变窄缩短。因久坐少动,活动量少,饮水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便秘、痔疮病人明显增多。
据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统计,封闭管理30天时,约43%的戒毒人员产生便秘、大便干结等症,大都三天排便一次,且量少,5%的人约一周排便一次,17%的人出现痔疮,5%的人出现便血,2人出现痔核脱出嵌顿,出血不止。便秘上火,患高血压病的戒毒人员人数开始增多,5名平时服药治疗有效的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下降,需加大用药剂量或增加药品种类才达到原有效果。2人血压一度升至240/130mmHg,出现高血压危象并伴有便血。综合分析便秘、痔疮、便血等发生加重的原因,主要是活动量减少,饮水不足,胃肠蠕动减慢所致。
【案例基本情况】
中医讲“肝主疏泄气机”,便秘则腑气不能畅通,气滞不行导致肝气郁滞,甚至肝阳上亢,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其病因明确、诊断无误。根据防疫期间的特殊情况,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医疗中心制定治疗方案:一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空间,组织戒毒人员进行多样化活动。二是熬制中药和药膳粥,供戒毒人员服用,理气健脾,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扶助正气,气盛则推动有力,肠道蠕动力增强。三是购买麻仁丸、芦荟胶囊、龙胆泻肝丸、逍遥丸、黄连上清丸等中成药,润肠通便,疏肝理气,调整人体气机。四是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处方用药,从而解决便秘难题。五是对症治疗,对严重便秘患者给予开塞露等药物外用,痔疮嵌顿者给予手法复位,防大出血,并予槐角丸口服,以清肠疏风、凉血止血,便血多者加服云南白药胶囊。
在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后,戒毒大队充分利用有限的室内活动空间和室外活动时间,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组织戒毒人员进行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在此基础上,根据季节特点和戒毒人员的体质,选用中药方剂。针对戒毒人员在宿舍久坐,活动量小,易发便秘、痔疮等疾病,选取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防风等中药熬制汤剂和药膳粥,以健脾益气,增强脾的固摄、升提功能,防止痔核脱出、痔血下流,兼顾扶正祛邪,预防感冒,供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服用。
初始服用每日两次,连服三日后根据症状变化和个人反馈增减服用量,或调整用药。对有抑郁、烦躁、不思饮食、舌有裂痕或肝郁线等症者选用逍遥丸,对有大便黏腻、心烦胁痛等症者选用龙胆泻肝丸,对有大便干结者选用麻仁丸,对有头晕、牙痛、口舌生疮、咽痛、耳痛耳鸣等症者选用黄连上清丸口服。对服用上述中成药的戒毒人员,均根据中医理论辨证用药,排除有药物相关禁忌症患者,既有大米、中药熬成的药膳粥,又有纯中药熬制的汤剂,还有中成药,戒毒人员根据自己的耐受性和口味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不做强制规定。有痔疮的戒毒人员,同时外用痔疮膏或痔疮栓,加服槐角丸,嘱其便后用温的盐水蹲位坐浴,局部洁净后在床上采取膝胸位,有意识的做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和痔物收缩回纳;便血的人,视情况加服云南白药胶囊;痔疮脱出嵌顿的人用温盐水局部浸润,手法慢慢还纳复位。
服用中药汤剂、药膳粥和中成药的戒毒人员尽管起效快慢、作用大小不完全相同,但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大多反映服药后周身舒畅,身体轻松,心情好了,改善了睡眠,通气排便顺畅,痔疮疼痛减轻、便血等症缓解。2名痔核脱出嵌顿的戒毒人员经温盐水湿敷手法复位后,止住了出血。外用痔疮栓同时服用槐角丸善后,5名高血压病人血压平稳下降,2名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戒毒人员,一人血压下降至140/90mmHg,停服两种降压药物,一人血压下降至160/100mmHg。从作用时间上看中药汤剂显效最快,有的服用当天即发挥作用,药膳粥和中成药显效稍慢,2至3天显现效果。服用过中药效果特别明显的戒毒人员,对中药治疗医从性好,多要求继续服用,其他未服中药戒毒人员症状无明显改善。
【案例思考】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戒毒人员按照封闭管理模式,在宿舍久坐,活动量小,引发便秘、痔疮等疾病,通过以上案例,我们有以下思考。
一是注意便秘、痔疮病情发病原因。中医讲:五劳七伤,久坐伤肉,而脾主肉,肉伤则脾气虚,脾之运化、升提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肠蠕动减慢、痔疮发作等症。戒毒人员本来就有因吸毒肠胃功能失调的症状,疫情防控期间久坐不动,饮水减少,使盆腔血液回流减慢和腹内脏器充血,从而引起痔静脉丛过度充盈、充血、扩张,加重了便秘、痔疮病情的发展,而且便秘和痔疮互为因果,可相互加重病情。二级勤务模式实施前,因强调戒毒人员以班组为单位,不得交叉活动,受场地限制等因素影响,表面上戒毒人员一天可活动两次,其实一次不到十分钟,全天不超过二十分钟,加上要求活动时整齐划一、不能乱,使戒毒人员的有限活动时间也变成了站着抽烟、过过烟瘾的时间,故非有效运动,对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痔疮作用有限。
二是便秘、痔疮病情可引发其他症状。便秘引起宿便滞留,排便不畅,毒素吸收增多,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使人体生理、心理产生不适。中医讲大便不通,则身体气机不畅,“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气机失调,气郁化火,出现烦躁、上火、失眠等,还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慌、胸闷等症状。
三是中药应用于便秘、痔疮病情治疗见效果。中药健脾益气,扶正驱邪,增强脾胃运化,推动肠道蠕动,可缓解久坐对身体的伤害,兼顾预防感冒。脾胃运化能力强则饮食传导加快,助于消化传导,促进胃排空;正气盛则肠道推动有力,蠕动增强,助于大便排出。便秘症状缓解后,肠道中糟粕、秽浊之毒素排出,脏腑之气通畅,气机回归正常,则肝气舒,郁气消则烦躁、上火、失眠、血压升高、心慌、胸闷等症缓解。中药可解决西医无法处理的情况,使人体阴阳调和,不仅对防疫期间久坐少动引起的便秘、上火有独特的疗效,对戒毒医疗特别是治疗戒毒人员稽延症状也有较好作用,而且中药毒副作用小,在临床中可对症用药,随时观察疗效,“以药试医”,在不耽误病情和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常规“试药”可以反证诊断、辨证的准确与否,一般不会伤害人体,也不易引发医疗纠纷,还可进一步拓展诊疗思路,指导处方用药,值得很好地探讨和研究。
四是防治传染病要遵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客观规律。戒毒场所是人员密接之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场所的头等大事,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戒毒场所不仅要防新冠肺炎,还有其他传染病需要防治。让戒毒人员整日待在宿舍内,使消毒、通风、紫外线照射等消毒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且在宿舍内长时间戴口罩,吸进的是潮湿、氧气不足的空气,不利于戒毒场所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控,有引起或加重了其他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