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氟哌利多治疗戒断综合征的医疗案例

氟哌利多治疗戒断综合征的医疗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是指对天然、人工合成的精神活性物质(如海洛因、吗啡、甲基苯丙胺等)上瘾的个体对这些物质有特殊的渴求感。如一旦停用或突然减量可出现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即戒断综合征,又称为吸毒成瘾。目前,现代医学将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的戒断过程分为急性脱毒期、戒断稽延期、康复矫治期和抗复吸期。

对于急性脱毒期,广州市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多采用硬性脱毒法。硬性脱毒即不用任何精神活性药物进行生理脱毒,病人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全身起鸡皮疙瘩、寒战,故又名冷火鸡疗法。该方法对于对年老体弱者适用差,有的甚至危及生命。适当使用非成瘾性的镇静药和抗精神类药,有利于提高生理脱毒期的安性,有效降低风险。因此,如何使用新一代戒断治疗药物治疗急性脱毒期已成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面临的新的课题和重要工作。

氟哌利多作为新一代用于戒断综合征治疗用药,逐渐在医院和戒毒场所得到应用,但缺少对其临床疗效深入了解和相关研究报道。根据我市戒毒治疗实践,结合我所新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断症状表现,我们制定了氟哌利多治疗戒断综合征的诊疗方案,并用传统用药氯丙嗪作为临床对比。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治疗对象需满足以下条件:1.患者均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吸食精神活性物质时间在3~10年之间,停止吸食1~3天以内;2.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所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吸食海洛因和苯丙胺类毒品后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戒毒人员59例(均为男性),吸食海洛因有29例,占49.1%,吸食苯丙胺类毒品有30例,占50.9%。59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急性戒断症状的表现:前期表现为哈欠、流泪、出汗、乏力、倦怠,类似感冒症状。后期表现为情绪恶劣,焦虑烦躁;汗毛直立,胃寒起鸡皮疙瘩;厌食、恶心、呕吐;全身骨头和肌肉酸痛,颤抖不已、烦躁不安。其中19例(占32.2%)出现身上乱抓、鼻涕眼泪外流,失眠,有强烈的心里渴求等症状。按治疗方法和吸食毒品种类将59例患者分成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

(二)实施情况

1.实施方法

(1)研究及用药方法:①研究方法:采用开放试验。②药物:氟哌利多注射液2ml:5mg,氯丙嗪注射液2ml:50mg。③用法及疗程:患者出现明显戒断症状时,观察组肌肉注射氟哌利多注射液5mg,对照组肌肉注射氯丙嗪注射液50mg。

(2)观察方法:用药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询问患者感觉,并进行登记。

(3)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疗效分为:明显、有改善、无效三级标准,明显为自我症状基本消失,有改善为自我症状减轻,无效为自我症状没有变化。根据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对情绪紧张、头痛、暴躁、失眠、呕吐五个常见症状进行评估。

2.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结果:吸食海洛因组的氟哌利多与氯丙嗪都有改善,并有显著性意义(表1)。吸食甲基苯丙胺组的氟哌利多与氯丙嗪两者的疗效比较中,有效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见附表:

(3)副作用治疗期间氟哌利多出现2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注射局部疼痛、硬结。氯丙嗪出现3例锥体外系反应,3例上腹部不适,1例注射局部疼痛。均未影响治疗效果。

【案例思考】

氟哌利多药理作用与氟哌啶醇基本相同。抗精神病作用主要与其拮抗多巴胺受体,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关。其具有较强的抗精神运动兴奋和止吐作用,可用于控制急性精神病的兴奋躁动。常见副作用:1.锥体外系反应较重且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出现明显的扭转痉挛,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及类帕金森病。2.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3.可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偶见过敏性皮炎等。氟哌利多作为新一代用于戒断综合征治疗用药,在临床上已得到应用。氯丙嗪作为传统治疗戒断综合征用药,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特点。氟哌利多与其进行比较,能较好地体现新药的效果。

案例研究显示氟哌利多治疗戒断综合征具有显著减轻症状的作用。与传统的治疗用药丙嗪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尤其在吸食甲基苯丙胺的病例中,有明显疗效优势。且本品有神经安定作用及增强镇痛药的镇痛作用,与芬太尼合用静脉注射时,可使患者产生特殊麻醉状态(称为神经安定镇痛术),可用于控制急性精神病的兴奋躁动。其值得临床戒毒治疗中推广使用。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