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慢性喘型支气管炎戒毒人员张某某戒治康复案例

慢性喘型支气管炎戒毒人员张某某戒治康复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患者张某某,男,38岁,已婚,无业,小学学历。2016年3月18日由其他戒毒所转至某戒毒所。入所时呼吸困难,自行行走10米即需休息。入所体检情况:身高172cm,体重57kg,血压130/85mmHg,幼时患气喘,未曾正规治疗,否认精神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检查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腹部彩超正常,透视结果: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CT示肺纹理增粗。尿检冰毒呈阳性,曾服用沙丁胺醇等治疗哮喘的药物(后经检测含麻黄碱,冰毒实验呈阳性,入所后即停用),经合作医院医生会诊,初步诊断为:1、慢性喘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支气管感染。

【方案制定】

根据张某某的具体症状、体征及体检结果,在合作医院的协助下,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茶碱缓释片 1片/次,2次/日;头孢克洛2片/次,3次/日;沙丁胺醇喷雾剂1喷/次,4次/日;舒利迭1喷/次,4次/日。此方案用来替代其之前所服用的含麻黄碱的药物,预计此方案需实施3个月,具体时间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若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及时改用静脉点滴治疗。点滴治疗方案如下:生理盐水150ml+头孢唑啉3g;葡萄糖250ml+地塞米松10mg+氨茶碱0.5ml。此方案在患者病情加重时可作备选方案,预计实施时间为10天,具体时间根据其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每个月对张某某进行复查,3个月后若患者康复,可考虑用阶梯方式逐渐减药,直至停药。康复后可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

【实施情况】

每日监督其服药,嘱其配合治疗。张某某首次服药时略显抗拒,主要因为不愿改变其之前在所外的治疗方案。考虑到其之前的所外治疗方案中有含麻黄碱的药品,故未同意其使用原有方案。用药当天张某某曾出现无法呼吸、憋喘等症状,所医院及时对其进行诊疗,嘱其卧床休息一日。用药第二天张某某未出现抗拒,可做到按时服药。

服药一周后进行复检,张某某仍为喘息式呼吸方式,双肺间可闻及大量哮鸣音,服用抗生素效果不佳。所医院及时改变方案,静脉滴注,给予:生理盐水150ml+头孢唑啉3g;葡萄糖250ml+地塞米松10mg+氨茶碱0.5ml。输液第3天,张某某喘息症状明显好转,双肺哮鸣音减轻,精神状态良好。

持续输液10天后停液,张某某喘息症状明显减轻,双肺间未闻及哮鸣音,自诉仍有憋喘症状,运动后加剧,但可以自行出入车间、食堂,无需搀扶。考虑当时天气变化大,温差大,所医院考虑继续给予其药物治疗,巩固当前治疗效果。

服药一月后,张某某行走百余米无喘憋,可在车间正常工作。可以消除对于药品的依赖,在不用药的情况下,憋喘的症状发作率可控制在2周一次,所医院于3个月后运用阶梯方式停用所有药物,并嘱其注意季节变化,防止感冒等疾病。

一年后的入所评估,张某某可自行做俯卧撑9个,体重增长10kg,治疗效果显著。

【案例思考】

身体依赖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当依赖者未及时用药,出现戒断症状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成瘾。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是指人在多次用药之后所产生的心理上、精神上对药物的强烈心理渴求或强烈性觅药倾向。张某某幼时患病,憋喘症状的痛苦让其对药物的依赖更加强烈,因此消除其对于药物的依赖才是治疗的重中之重。由于张某某未曾受到正规治疗且长期服用含有麻黄碱的药品,导致其渐渐对药物有了强烈的依赖。

临床上常用氨茶碱与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联合使用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作用快、疗效好。但我所在对张某某的实际治疗过程中加入了舒利迭。舒利迭是针对哮喘病慢性炎症的对因治疗,可以长期使用,不产生依赖性,适用于对哮喘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的联合用药,通过这种阶梯式的治疗方式,不仅减轻了喘憋症状,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张某某对药物的依赖。


我所使用的这个方案,正是用没有依赖性的舒利迭来替代张某某之前使用的药物,最后在其治疗成功后将药物成功撤下并让其对药物的依赖降到最低。在治疗过程中,张某某曾出现过多次感觉药物没效果,向医生寻求增加药量的情况。对此,某戒毒所坚持不改药量,而是更密切的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最终在保证患者身体正常的情况下,消除了患者对药物的“心瘾”。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