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针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危急重症救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张力(化名),女性,四川人。因吸食冰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原系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女子戒毒所”)收治。后因艾滋病发病期转所外就医。
张力被送至殷高路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第13天,开始有吐血现象,经社会医院检查,配置了补血药服用。不久后再次出现同类症状,后送检专门机构进行化验,查出HIV呈阳性、乙肝、大三阳、梅毒等。
【案例基本情况】
201X年X月X日入所当天,女子戒毒所按规定对其进行了体检,因为其本人未表明出现吐血症状,仅移送档案中标明HIV呈阳性等病情资料。后分在X大队X组(艾滋病小组)戒治。
入所当天,民警找张力了解基本情况。她自述了自己的经历——6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自己变得很孤僻,而且越来越偏激。1999年离家出走至东莞打工,2002年开始学习舞蹈(被抓前在舞蹈室教小孩跳舞),2005年开始做网络主播,后认识男友,并被带着一起吸毒,期间因情感问题与男友分分合合。2014年查出患抑郁症,后服药四个月未复诊。其后,与男友多次争吵,多次用刀片割手腕,因吸毒被公安查获时,吞胸衣钢圈,后被送至社会医院取出。
针对张力的特殊情况,民警对其重点关注,并安排同组其他戒毒人员予以帮助,遇突发情况及时报告。x月x日上午,张力多次吐痰,引起了民警关注。民警立即查看了其用卫生纸包的血痰,发现其有咳血现象,并认真了解其情况。张力自述在送至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第13天左右开始有吐血现象,中间时断时续出现吐血情况,后抽血化验,服用补血药物,但未见改善。
民警继续询问其身体情况时,其自述头晕难受。在测量体温,发现其处于低烧状态时,民警立即联系医务人员并安排其休息。张力感到十分害怕,担心自己因为艾滋病死亡;民警一直在休息时内陪伴,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给予关怀并稳定情绪。医务人员至大队后,对其进行初步检查,其自述感到更加难受,浑身疼痛,并伴有呼吸困难、身体抽搐等症状。医务人员让其平躺静养,对吐血进行留样保存。
其后,安排前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传染病科室就诊,将其血痰进行化验,后带其进行了全身B超检查,并去了五官科室进一步检查。回所后,其身体症状虽然暂时平稳,但负面情绪加剧,出现自我伤害的倾向。
鉴于张力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民警及时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危机干预等预防措施。第二日,为更好应对张力的病情,民警再次带其前往相关社会医院就医,根据检验结果,对其办理所外就医手续,在此期间,民警持续跟踪其病情诊疗的进展。
【案例思考】
一是加强对病患人员关注。重视艾滋病戒毒人员身体情况,时刻关注病情变化,及时了解并掌握其思想动态,既要认真对待、不可松懈,更要给予人文关怀。艾滋病戒毒人员中,普遍存在“一人生病、集体担心”的情况,害怕自己抵抗力低感染其他病情。
二是重视病患的心理状态。我们重点关注有自伤自残史等特殊人员的心理与情绪状态,特别是抑郁、焦虑、躁狂等倾向以及悲观厌世等思想,曾经出现自伤或自杀等行为,更是需要做好危机干预、心理疏导等,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措施预案。
三是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发病情况较复杂,日常管理中对她们的病情把握预判不到位,容易存在管理上的漏洞,需要更多的专业医疗条件来支撑。我们应当积极拓展社会就医绿色通道,为及时救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