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急性脑梗塞戒毒人员王某的诊治案例

急性脑梗塞戒毒人员王某的诊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为2.3%-3.2%,3个月时病死率9%-9.6%,致死/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亡率14.4%-15.4%,致死/残疾率33.4%-33.8%。吸毒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酗酒、吸烟、吸毒、药物滥用和缺乏体育锻炼)更是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案例基本情况】

王某,男,55岁,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人,小学文化程度。2018年10月因吸食海洛因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

入所体检时该戒毒人员主诉患脑梗塞5年,高血压4年,间断服药,具体用药不详。体格检查:110/63mmHg;言语不利,伸舌居中;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行走时呈剪刀步态,双侧病理征阴性。胸部及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腔隙性脑梗塞;双肺支气管炎;左肺下叶肺大泡;脂肪肝。腹部彩超:重度脂肪肝。肝功:ALT(谷丙转氨酶)77.4U/L,余正常。肾功、空腹血管、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正常。初步诊断:1.脑梗塞后遗症;2.高血压病;3.重度脂肪肝。给予降压、降脂、预防血小板凝集等治疗。

2019年5月某日,强戒人员王某在宿舍看电视时,突然晕厥,不伴四肢抽搐、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2-3分钟,患者自然苏醒,询问病情,言语不利,无法正常交流,不时摇头,询问是否头痛、头晕,患者点头。

体格检查:心率:81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右偏,言语不利;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侧上肢肌力4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双侧巴氏征(-)。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末梢血糖:19.9mmol/L。

初步诊断:1.急性脑卒中原因待诊:脑梗塞?脑出血?2.脑梗塞后遗症;3.高血糖

一、方案的制定

(一)休息 绝对卧床

(二)心电监护

(三)吸氧 持续低流量吸氧

(四)建立静脉通路 保持给药途径畅通

二、实施情况

戒毒人员既往有脑梗塞、高血压病史,同时患者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右侧肌力明显减低,伸舌右偏,虽无病理征,但仍初步诊断:急性脑卒中。

由于场所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无条件为戒毒人员进行CT、MRI(核磁)检查及溶栓治疗。同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情和快速诊断至关重要,决定立即转诊治疗。

20时11分,就诊于临汾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立即给予血系列、电解质、肾功、心肌酶谱、凝血五项、头颅核磁、血糖等检查。头颅核磁:左侧丘脑、海马软化灶;桥脑、胼胝体膝部、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软化灶。左侧中脑大脑Wallerian’s变性。诊断为:1.脑梗塞(急性期);2.脑梗塞后遗症;3.糖尿病。

21时5分,阿替普酶36mg静脉溶栓,溶栓过程顺利。

23时,收住神经外科。

5月22日,医生查房时,戒毒人员主诉右侧下肢无力加重。查体:右侧下肢肌力2级。复查头颅核磁: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亚急性期),桥脑、胼胝体膝部、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软化灶。左侧中脑大脑Wallerian’s变性。

5月27日,患者出院。诊断为:1.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亚急性期);2.颅内动脉狭窄;3.高甘油三酯血症;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2型糖尿病。继续给予降脂、降糖、抗血小板凝集治疗。

【案例思考】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疾病。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时间窗内给予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救治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戒毒场所医疗设施设备有限,对突发疑似脑卒中的确诊及治疗能力不足,而确诊是治疗方案选择的前提,加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情和快速诊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戒毒场所医生应严格遵循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的《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院,从而对合适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性治疗或血管内取栓治疗,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一、使用评估工具,现场正确评估

医生应能有效使用院前卒中筛查工具(洛杉矶院前卒中量表(LAPSS)、可以帮助医生现场准确快速地识别卒中患者。)识别卒中患者;注意鉴别非血管性病因;对于疑似卒中患者,医生使用卒中严重性评估工具识别LVO(大血管闭塞)。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

二、现场处理及运送

(一)院前规范救治

医生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主要包括:(1)ABC(即:气道: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观察呼吸频率、节侓、深浅度及通气情况。循环:触摸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判断循环情况)评估和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使患者血氧饱和度>94%;(2)做心电图、进行心脏监护;(3)建立静脉通道;(4)吸氧;(5)对颅内压增高患者采取降颅压措施;(6)检测血糖,对低血糖(<60mg/dL)患者补充葡萄糖。应避免:(1)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2)过度降低血压;(3)大量静脉输液;(4)因院前干预而延误转运。应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包括:(1)确定发病时间或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时间作为起病时间;(2)近期患病史;(3)既往病史;(4)近期用药史。

(二)转运策略

在做出初步诊断时,应立即转院治疗。在转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全程陪护,并携带必要的急救设施设备,如心电监护仪,氧气瓶,除颤仪等。院前院内衔接:(1)预先通知接诊医院,并将患者信息预先传递给接诊医院,开启急诊绿色通道;(2)接诊医院提前启动卒中预案流程;(3)将患者转运至指定地点,最好直接转运至CT室;(4)与院内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三、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讲座、多媒体、板报等多种形式使戒毒人员(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了解和掌握脑卒中的科普知识,增强防病治病意识,干预自身存在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帮助戒毒人员学会使用“中风1-2-0”(其中1代表“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2查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发生了中风,立刻就诊)卒中快速识别工具,促进戒毒人员对急性卒中的识别和早期就诊。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