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期戒毒人员的戒毒医疗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患者张某某,男,48岁,离异,冰毒滥用成瘾史6年。自诉患有慢性乙肝病史二十余年,有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嗜好,自由职业。张某某多年为肝炎所苦,曾就医于诸多医院,尝遍中西医,病情时好时坏,迄无大效。自觉困倦乏力、精神欠佳。食欲不振,常感腹胀,胁痛。肝在肋下2.0cm,质韧,有轻压痛,脉弦涩,舌绛红,舌苔薄黄。肝功能检查亦多不正常,常见ALT增高,HBsAg(+)HBcAb(+)。家族无遗传病史,否认其他传染病病史。
入所体检情况:身高:168cm,体重:65Kg,BP136/88mmhg,脉弦涩,舌绛红,舌苔薄黄。血大生化:谷丙转氨酶83.60μmol/L ,谷草转氨酶15.30μmol/L,肌酐84.82μmol/L ,尿素氮4.35mmol/L ,尿酸460.26μmol/L,其他结果正常。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阴性。乙肝病毒DNA测定,1.07E+004。心电图:窦性心率,腹部B超、放射检查均为无异常。
体检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期)。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张某某入所后每日定时服用葵花护肝片,隔日肌注干扰素500万单位,嘱其规律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治疗一个月诉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无明显好转。入戒毒所门诊请求中药调理。
医务民警接诊经过检查后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期)。
(二)实施情况
经医生检查:体温36.5度,表情淡漠,食少懒言,精神欠佳,面部皮肤晦暗,脉弦涩,舌绛红,舌苔薄黄,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腹软,右上腹压痛弱阳性,暂无反跳痛,莫氏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结合主诉和入所化验检查,考虑慢性肝炎引起肝功能损害导致的食欲减退,腹胀,易疲倦等常见症状。虽经过保肝和增强免疫对症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给予其中医药调理,拟以如下处方:
柴胡10克 白芍12克 香附10克 甘草6克(疏肝理气) 丹参20克 当归12克 鸡血藤12克 虎杖15克(补血化瘀) 黄芪15克 党参15克(健脾) 黄精20克 五味子9克(滋阴)。诸药合用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滋阴补血、健脾益气之功。
用此方后,视其症状变化,若肝气郁结明显,可加郁金、佛手、元胡或以柴胡疏肝汤裁治之(柴胡、枳壳、白芍、香附、郁金、川芎、佛手、甘草)。
若舌瘀胁痛明显,有瘀血现象,可加蒲红、五灵脂、泡山甲、桃仁、红花、元胡、乌药。
若肝肿大久久不消,可加三棱、莪术、地鳖虫、田三七、瓜蒌、丝瓜络。若肝肾阴虚,如口干、胁痛、失眠,可酌用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五味子、太子参、首乌、枸杞、白芍、乌梅)。
【案例思考】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比较多见,迁延治愈,不少病例病程长达半年以上,甚至长达数年之久,多年来,中医在辩证施治方面确有特殊优势。对此总结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字病机要认清。
病毒性肝炎的病机,重点在于湿、热、郁、瘀四字,湿乃湿邪内蕴,阻遏脾阳,以致胆汁排泄与肝功能代谢障碍。热乃肝气不舒,郁而化热,因而引发黄疸、性情暴躁。郁乃气机郁滞,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因而引发心情抑郁,面色发苦。瘀乃气滞血瘀,影响气机,因而引发胸胁胀闷,胁下痞块。所以肝炎的施治当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滋阴养肝为大法。
(二)三大主症要辨明。
肝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困倦乏力,食欲不振与肝区作痛。对此三大主症须认清其性质,辨明其机理。困难乏力大多由于湿阻中焦,脾失健运,因而肢体虚弱无力,治宜健脾化湿。食欲不振多由脾阳亏损或肝阴不足,以致消化不良。治法不仅在气,更重要的是滋养肝阴。肝区痛楚乃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治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三)三种关系要掌握。
要处理好以下三种辩证关系,即:①气与血;②阴与阳;③局部与整体。
1.气与血息息相关,气为血之帅,养血勿忘理气,故一般以选用疏肝理气药为主,如郁金、香附、柴胡之类。活血首选丹参,丹参具活血之力,又兼养血之功。
2.肝炎常见肝阳偏亢,肝阴不足,故潜阳的重点在于阴,滋养肝阴如五味子、旱莲草、垂盆草,有清热养阴,保肝降酶作用。
3.肝脏是一个与代谢、解毒密切相关的重要器官,一受损伤就会影响消化营养、代谢、神经和内分泌的各种功能,肝病不能只着眼于肝,应当重点突破,兼及其他。肝阴不足常见肾阴虚损,肝气犯脾易生肝胃不和。凡胁肋隐痛,五心烦热者,当滋水涵木;凡食欲不振、虚弱乏力者,当健脾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