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张某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张某,男,22岁,鹤岗市人,初中文化程度,家中排行老大,有一个弟弟。自幼与父亲生活,父母在张某3岁时离婚。张父父在不久后再婚,婚后妻子为其又生下一个儿子,继母对张某很好,甚至有些溺爱。上小学时,张某就不爱学习,经常与同学打架,上初中后,经常逃课,打游戏,把父母给的学费拿去上网,老师因此经常叫家长,张某的父亲经营饭店,很忙碌,只能以拳头教育张某,效果不好,张某因此产生了叛逆的情绪,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后,张某的父亲希望儿子能跟自己学习经营饭店,但张某对此不感兴趣,便时常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还认了“大哥”,并接触上了毒瘾。2015年因帮“大哥”打仗被判处缓刑,2016年5月被公安机关责令强制隔离戒毒。
【案例基本情况】
(一)症状分析
针对张某存在的情况,大队通过对其档案资料了解以及与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等,对他的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并在大队会议上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认为张某身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
2. 家庭关系紧张,尤其是与其父亲隔阂较深
3. “朋友少”,孤独感较重
(二)矫治方案
针对张某身上存在的问题,大队和心理咨询师共同讨论,制定矫治方案,实施情况如下:
1. 增强自控力,合理宣泄。
2. 缓和家庭关系,增强亲情纽带。
3. 帮助快速融入集体生活。
(三)
大队根据张某自控力差,易激惹这一特性制定了两个方向,齐头并进的矫治方案。一是通过在大队内培养其生活作息规律,每天由民警监督其整理内务,刚开始降低标准,培养其自信心,一点点慢慢进步,直到成为内务能手。安排参加集体劳动和习艺,同样通过规律性的劳动和习艺培养规律性的生活,须知所谓自控力,本就是一种遵守规则的能力。二是由心理咨询师对张某进行心理咨询,指导张某进行放松训练,要求每当张某感觉自己情绪有波动时就进行放松训练。每周咨询师会安排张某在宣泄室进行一次心理宣泄,让张某把一周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随着张某的生活越来越规律,以及心理咨询师的多次咨询,张某的情绪控制能力越来越好,不再需要在宣泄室进行宣泄。
张某的父亲比较好面子,因为是回族的关系,交际圈子比较狭窄,一直认为儿子吸毒被强戒非常丢人,在张某入所后一直未来探视,其继母每月来探视一次。通过与张某的交谈得知,张父一直忙于饭店的生意,对张某属于管教,只是在张某犯错的时候采取棍棒教育,张某对其父一直心有怨恨,但却对继母很有好感。咨询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让张某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假想成自己的继母,如果自己的丈夫都不爱自己的亲生儿子,那她作为后妈会去疼爱那个不是自己亲生的男孩儿吗?通过这种换位思考,张某想通了,自己的父亲是爱自己的,只是因为太忙,而且好面子,所以没有表达出来。
大队民警通过电话的方式与张父取得了联系,对张某在戒毒所内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同时向张父表明想让张某彻底戒断毒瘾,除了需要戒毒所采取科学的戒毒措施,也需要家属的全力配合,在几次电话沟通后,张父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戒毒所的工作。在一次张某的起航笔记中,张某写到:“以前总觉得父亲是不爱我的,但通过民警的教育,我懂了,父亲不是不爱我,只是不会表达,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狠,父亲的爱来自血缘,父亲的恨是恨铁不成钢,是我太让父亲失望了。”民警在看完张某的起航笔记后,让张某给父亲写信,把心理的话写出来,写完之后民警在接见日把信交给了张某的继母,托她把信交给张父。在第二个接见日,张父前来探视,当父子相见的那一刻,两个人的眼中都有了泪水,父子的关系终于恢复了正常。
张某入所时因为年纪较小,与其他戒毒人员存在代沟,觉得自己与其他人很难沟通了,所以产生孤单感,又因为易激惹的脾气,与其他戒毒人员发生了几次冲突,所以受到了其他戒毒人员的孤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大队民警找到了民管会成员,明确告诉他们孤立新入所戒毒人员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你们的工作存在了问题,要马上整改。心理咨询师也适时地举办了几次团体活动,通过团体活动,让张某和其它戒毒人员互相有了了解,了解到张某喜欢下象棋后,就介绍了两名同样喜欢下象棋的戒毒人员给张某认识,不久后就经常能见到张某在周某休息时与他们一起下棋。通过咨询师和张某的共同努力,张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好,戒毒人员与张某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张某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案例思考】
戒毒人员与家庭的关系一直是戒毒工作的难点,有很多戒毒人员因为家庭关系破裂的缘故,在出所后缺乏关爱,从而又与毒友走到一起,所以帮助戒毒人员缓和家庭关系应该成为戒毒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同时要注意到吸毒人员低年龄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其中不乏刚刚成年的青年人甚至未成年,要注意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矫治,要考虑到他们有的仍处于叛逆期,性格易冲动,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在情绪管理上的突出作用,不但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还要在心理上帮助他们成长。
张某在2018年5月解除了强制隔离戒毒,根据后续的回访,张某在出所后通过其继母的帮助,找到了一份修理电梯的工作,从学徒做起。同时社区的同志反映,张某在出所后很快与社区取得了联系,积极接受社区康复,每月按时到社区报到,进行尿检,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得到了社区同志的肯定。张某在一次与民警通话中表示,回家后父亲本想让其学习下厨,准备让他将来接手饭店,但张某不太喜欢饭店的感觉,不想走和父亲一样的路,后来继母帮他找了这份工作,干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对这方面挺感兴趣的,现在干的也不错,父亲也放弃了让自己接手饭店的想法,一家人生活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