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冰山理论和家庭雕塑改善首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家庭关系的案例

运用冰山理论和家庭雕塑改善首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家庭关系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自依托咪酯列管以来,戒毒场所首次强戒的戒毒人员增多。由于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对身心的损害相对较少,社会宣传力度不足,这类戒毒人员对新型毒品的危害了解不足,通常认为自己并没有瘾,被抓是运气不好,又由于他们首次戒毒,往往与家人的关系处于矛盾状态,既有以往的情分,又因吸毒而产生裂痕。因此,对于吸食新型毒品的戒毒人员而言,在家庭关系出现更大裂痕的初期,运用好首次强制隔离戒毒的两年时间,借助家庭的力量矫正对毒品错误认知,提升家庭支持,是强化戒毒动机,提高戒治效果的重要窗口期。

萨提亚家庭治疗一直是处理个体与家人不良关系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由于相较女性而言,男性情感较内敛,不愿表露自身情感脆弱性,因而家庭治疗在男性戒毒人员中运用较少,效果不甚理想。本案例吸取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理论精华,借助冰山理论和家庭雕塑,引导戒毒人员充分运用自我,解决自身碰到的难题,实现一致性,帮助他们更好适应戒毒场所,改善家庭关系,提升戒毒动机。

【案例基本情况】

(一)个人基本情况

马某,31岁,大专学历,未婚,吸食依托咪酯半年,强戒前为网店店主,因生意应酬而吸毒,被父母举报,首次强戒。马某认为其虽吸食依托咪酯,但一来吸食时间较短,毒瘾不深;二来父母举报直接强戒,没有悔过机会。综合表现来看,马某对强戒表面接受,内心较为抗拒,对父母举报也颇有怨恨。因此态度较为消极,对所内生活抱怨较多,同家人的联系也不主动。经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马某在焦虑、抑郁几项得分高出常模。

(二)萨提亚模式理论概述

萨提亚(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认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咨询师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觉察自身应对方式的问题,并引导其充分运用自己来做出积极改变。萨提亚认为个体的内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外在的行为只是复杂系统的冰山一角,行为层面下,个体的内在系统包括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六个层面,为了探知个体的完整系统,家庭治疗开发了冰山理论和家庭雕塑法,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清自己。

(三)咨询过程

1.关系建立与冰山的初步运用

民警针对马某对提前解除的相关信息较为关注这一点,以其现实表现与提前解除要求的差距为切入点,与其深入交流,鼓励马某借助冰山理论进行自我分析。

鉴于马某对冰山并不熟悉,且防御机制较强,初次咨询民警选择从马某近期与人争吵这件事入手。民警请马某用最舒服的姿势坐好,画好冰山的框架,并要求其在谈话的过程中填满这座冰山。在画冰山的过程中,民警逐步介绍了冰山的不同层次及其意义。整理后的冰山如下图1:

图1:马某与他人争吵的冰山整理图

从冰山中可以看出, 马某一直都希望早日离开强戒所,因而一直处于难过的状态,外部稍有刺激就产生过激反应。当民警提出这一点时,马某意识到东西被拿并不是自己如此生气的根本原因,开始反思。本次谈话中,马某确认自己学会了画冰山,也肯定了画冰山对更好认清自我的帮助。民警借机强调了家庭支持对戒毒的重要性,并邀请他下次再画一次关于家庭的冰山,马某表示同意。

2.运用冰山理论确认家庭问题

在本次咨询中,民警先要求马某回顾了之前画冰山的历程,并回忆过去一段时间的经历。在得到马某正向反馈后,民警按上一次流程,请马某回忆被父母举报吸毒这件事,并从感受入手,逐步画好冰山,期间民警用问题和提醒加以引导。整理后的冰山如图2:


    

图2 马某对于被父母举报吸毒的个人冰山

马某认为,自己平时积极上进,孝顺父母,仅仅是因为吸了电子烟,就被父母举报,不仅没有自由了,事业也断了。马某有种被背叛的感觉,感到委屈、愤怒、不甘、难过。在画完整个冰山后,民警询问马某当前感受,马某表示很复杂,既清楚父母是为我好,又很不甘。这反映出马某理性与情感的冲突,马某理智上认可父母的举报,但情感上的委屈与不甘更加强烈,因而才有了在戒毒大队的不佳表现。

3.运用家庭雕塑实现转化

本阶段主要通过家庭雕塑来帮助马某实现内在系统的转化,实现理智与情感的一致性。马某家庭成分较简单,仅有父母和马某三人,民警请马某选择两名信任的戒毒人员分别扮演父母,并贴上标签。治疗开始前,民警先带领3人进行冥想,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并注意保护隐私。民警从马某对父亲的回忆入手,引导马某说出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扮演的角色以及惯常的表现。关系如图3所示:

图3:马某家庭成员间互相的应对姿态

民警引导三人分别摆出相应的姿势。期间三人需要代入相应角色,适当说出该角色可能说的话。例如“父亲”对马某说:“你从小就不爱学习,一天天就知道玩,现在连老婆也找不到!”在整个家庭雕塑过程中,民警带领马某再次回忆父母的形象,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使马某觉察到父母一直都很爱他,只是因为方式不对,才对他造成了伤害。

基于男性的情感不易表露这一特点,民警一方面努力加强马某对其他参与者的信任,如让他自己寻找扮演者、增加身体接触、强调泄露治疗过程的惩罚等,另一方面强化了对情绪的确认,当马某表现出对父母的积极情绪时,及时确认。

家庭雕塑完成后,民警引导马某再画了一次转化后的关于父母举报吸毒的个人冰山。整理后如图4:

图4:马某对于父母举报吸毒转化后的冰山

经过转化,马某理解了父母,意识到父母也是苦劝无果后才举报自己,他们也希望自己好,他们认为强制隔离戒毒对自己有用才这样做。马某同时同时也愿意运用自己孝顺、向善、有能力的生命力,积极改造,努力戒毒,不让父母操心。

(四)效果评估

咨询完成后,马某心态更平和,日常表现更加积极,同班戒毒人员反映马某在日常行为养成和习艺劳动中表现较好,无吵架和其他违纪情况,此外,在亲情会见中,马某与父母的沟通更加积极、平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其各项指标回归正常。

【案例思考】

本案例汲取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精华,在首次强制隔离戒毒的男性戒毒人员中运用冰山理论,成功改善了戒毒人员的家庭关系,提升了戒毒效果。

一是实现了咨询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冰山理论和家庭雕塑作为萨提亚家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少用于男性戒毒人员,本案例为后续咨询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启发。

二是为新型毒品吸毒者治疗提供启发。随着禁毒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类似的新型毒品列管后强戒的戒毒人员将不断增多,这些戒毒人员通常与家庭的联系较为密切,从家庭入手是增强他们戒毒动机的良好切入点。

三是提升了咨询效率。以往的个体咨询往往周期较长,萨提亚治疗以其在短时间促成来访者深度转变而闻名,在本案例中,戒毒人员通过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认知转变,大大提升了咨询效率。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