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组织“五老”志愿者参与后续照管提高后续照管质效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为引导和鼓励社区多元力量参与后续照管工作,进一步帮助后续照管人员重返人生正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司法局充分利用有利资源,积极推进“五老”(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志愿者参与后续照管工作。“五老”志愿者以自身的亲和力、影响力和人生阅历教育感化后续照管对象,有效促进了照管对象的思想转化。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为探索后续照管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019年,镇江市京口区司法局和区关工委联手正式启动“五老”志愿者参与后续照管工作。组织“五老”志愿者参与后续照管工作,是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后续照管工作发展的战略性布局的重要举措。随着“五老”帮教经验的推广,京口区后续照管工作呈现出新局面。
二、方案制定与实施
(一)以组织谋划为重点,建设有序服务体系,办好“五老”特色
1.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服务有迹可循。结合区实际,京口区司法局和区关工委联合制定了《关于组织“五老”参与后续照管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形成文件贯彻执行。组织召开各街道关工委负责人会议,专题部署后续照管具体任务,规定“法制教育、矛盾调处、帮困解难、权益保障”四项志愿服务内容,并将服务活动记录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2.明确职责任务,选拔优秀志愿者队伍。经过宣传发动,在京口区政法机关及相关单位选聘“五老”志愿者参与社区后续照管工作,以文件形式明确职责和任务,公布名单,颁发聘书。
3.有序安排活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就学习、座谈、走访、参加公益活动等作出具体安排,印发给每一位“五老”志愿者,以促进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4.创新菜单预约,推进“五老工作室”服务。经过反复调研、精心研讨,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考虑到“五老”志愿者的特长、爱好、身体条件都不一样,因人制宜,各得其所,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按照“五老”志愿者实际情况,分为核心层、骨干层、参与层三个层次,在京口区“一体两翼”试点四牌楼慈善社工站设立“五老工作室”,为后续照管对象以及有需要的特殊人群创新开展菜单式预约志愿服务。
5.强化培训学习,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每年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工作程序,探讨工作方法,使每一位参与者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熟悉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特别强调要求尊重照管人员隐私,未经同意,不得将任何信息透露给其他人。
6.多方沟通协调,完善工作保障措施。为调动“五老”志愿者积极性,一方面确定了“五老”工作补贴和开展活动的经费标准及开支渠道。同时为激励“五老”志愿者积极参与,京口区多次组织评选表彰“五老”志愿工作优秀个人,从政治上关心爱护“五老”。
(二)以共建共融为目标,深入开展工作,发挥“五老”优势
1.携手成长,共铸希望。“五老”志愿者结对帮教服务献爱心。在后续照管志愿服务中,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方式,区司法局与区关工委共同合作,印制并下发“五老”参与后续照管工作活动记录簿,建立帮教台账。要求志愿者协助司法所和基层组织对结对帮教对象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为加强联系,双方签订了“五老”后续照管志愿者服务承诺书,并互留联系方式。志愿者们积极引导、鼓励后续照管对象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给予他们亲情关怀,帮助他们树立阳光健康心态,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劳动观念。
2.爱心帮扶,共筑温暖。“五老”志愿者积极援助后续照管对象。面对后续照管对象在求学、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五老”志愿者积极协调街道、民政、人社、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帮助解决他们实际生活和就业上的问题。通过思想引导、心灵帮教和生活扶持,让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后续照管对象中聚集和升华,让他们感受到志愿者的爱心和社会的温暖。例如,“五老”志愿者与结对帮教对象陈某保持经常走访和联系,及时帮助其疏导消极情绪。在“五老”志愿者的陪伴、引导和鼓励下,陈某逐渐走出困境,重拾生活希望,并重新建立了与家人的联系,家庭关系得到有效缓和。
3.形式多样,共同前行。“五老”志愿者促进后续照管对象成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如每年节假日前进行节前教育,根据照管对象的文化程度和兴趣赠送相关书籍,包括法律常识、公民道德、英模人物以及专业技术等,引导他们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和营养。同时,组织后续照管对象参观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并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清洁家园公益活动以及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生活的希望。
4.互帮共建,促进共融。“五老”志愿者协助后续照管机构依法管理。根据实际需要,与戒毒所建立互帮共建机制。积极邀请民警对“五老”志愿者进行戒毒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培训,督促后续照管对象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志愿者定期向司法所反馈后续照管对象遵纪守法、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对象,及时向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反馈。
三、实施效果
近年来,“五老”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在京口区每个街道关工委都有一支“五老”志愿者队伍;每个基层司法所都有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每个刚解戒的照管对象都有志愿者结对帮教。此外,“五老”志愿者还积极创新实践,培育“京口五老后续照管”品牌,为区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年来,“五老”志愿者参与后续照管人数从最初的十几名增加到42名,共帮助后续照管对象243名。志愿者们与结对帮扶对象进行了500多次“面对面”谈心,进行了1200多次电话或微信交流,并提供了40多次涉毒人员就医、就业、子女入学、房产纠纷和法律援助等服务,真正将日常管理和生活引导结合起来,提升了后续照管质量和效果。在全省后续照管工作会议上,京口区“五老”志愿者代表作了题为《发挥“五老”余热,绽放“心灵之光”》的专题汇报,受到高度好评。“五老”志愿者们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真诚的关怀,为镇江后续照管工作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银色。
【案例思考】
一、尊重包容,共建和谐
“五老”志愿者是指为了关爱后续照管人员而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人群,普遍年龄较大。我们要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和习惯,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合理安排,不强求过度参与志愿活动。签订“五老”后续照管志愿者服务承诺书以及相互留下联系方式都必须出于自愿。
二、相互交流,共享成长
“五老”志愿者的参与可以给他们带来多方面的收益,包括社会交往、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自我价值感等。同时,老年志愿者的参与也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融合度,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多元智慧,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通过“五老”志愿者来带动各行各业有素质,有爱心的老年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为整个团队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帮助团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适应变化。他们可能具有与“五老”志愿者成员不同的经验和知识,促使整个团队保持活力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