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宁成瘾戒毒人员小磊综合教育戒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小磊,男,1989年6月生,无业,已婚,有一两岁儿子,妻子在国企上班,父母离异,自小与母亲一起生活。因长期在外打工,接触人员复杂,交友不慎,在“朋友”的怂恿下于2009年开始吸食冰毒,时间长达4年,后因个人收入无力负担长期购买毒品源,而为缓解戒断症状,寻求精神类药物替代。2013年开始药物滥用,同年在心理医院治疗三个月,但效果不佳,在出院两个月后开始复吸。通过朋友介绍于2017年4月来我所,与我所签订自愿戒毒协议。
【案例基本情况】
回想小磊初来我所那天,仍然记忆犹新,4月14日那天。接到领导通知,有一名药物滥用患者来所咨询具体戒毒事宜。接待室内,小磊的母亲体型消瘦,面容苍老,表情凝重的坐在角落里,坐在对面的是小磊,面无血色,精神高度紧张,目光呆滞,湿润。时不时抬头看下监控,这种多疑的现象也是戒断症状的具体表现。经过简单询问得知小磊最近一次服用药物则是在早晨来我所的车上,口服泰勒宁一次药量达到6板,每板10片,最长时间间隔不会超过24小时,小磊自述如果早上不吃药,就会浑身无力,怕自己坚持不到来这里。小磊起身,双手同时平行抬高,发现双手无法完全伸直,还会不停的颤抖,这是脑神经严重受损的表现。
受精神类症状的影响,与小磊的沟通并不顺畅,他仿佛并不能完全理解,而是她母亲在了解所区环境和收治条件后眼含泪花,仿佛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连声道谢。此时小磊低声问民警,在这里会被欺负吗?你们会打人吗?听到这些令在场民警内心为之一颤,看着眼前这个男孩,或许他有过太多不堪回首的经历,或者有太多的心理诉求,看着被药物摧残心智的他,接待民警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他解除毒瘾。
第二天来所办理住所,阿片类药物药效的发作时间段为12-72小时之间,由于小磊未服用泰勒宁药物时间已经达到24小时,状态非常不好,各个关节开始疼痛,躯体弯曲,已经无力支撑整个身体,由其母亲搀扶着,眼睛红肿且流眼泪。拉住民警说,“哥”,帮帮我,我好难受!看着他无助的眼神,所内民警先让他平复心情,告诉他我们一定会帮他,慢慢来,不要着急。小磊母亲说,早上开始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果在家,可能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服用药物了,但是他自己说,来这里就是想戒毒的,不能还没开始就放弃,我们告诉小磊,每一位药物滥用的患者,都要经历这个痛苦的阶段。这里与家不同,我们秉承着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教育矫治为主,亲情友情感化为辅,二者有机结合。以自愿、公益、协议、科学、安全、持续为指导方针,为患者打造优质的戒治环境。还有先进的医疗理疗设备,更有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最重要的,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一个人面对了,每次难受的时候都会有我们大家一起陪伴你。考虑到小磊曾经有过吸食冰毒和药物滥用的情况比较特殊,服用药量也比较大,戒断症状明显,住所后还会出现失眠,焦虑,甚至狂躁的戒断反应,鉴于这种情况,为了帮助小磊缓解痛苦,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四期六法”戒治生活,即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巩固适应期、后续管控期。六个戒治疗法即(医疗理疗,体能康复,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学习认知、行为矫正)。对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小磊住所第一天,从下午办理住所手续后就一直在床上躺着,浑身无力,处于昏睡状态,对于初住所学员实行前期重点照管,尤其小磊这种戒断反应强烈的。为防止晚上失眠,民警时常坐他旁边和他聊天,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详细了解他过往的吸毒经历,个人成长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关系,观察其具体症状表现,为接下来的心理治疗打基础。但对于 别人问的话题,他也含糊不详,偶尔会简单回应几句,但多数时间都处于半昏迷状态,夜晚时常在走廊里走动,或用手指在窗户上乱写着什么,就这样浑浑噩噩持续到凌晨两点钟,为改善其睡眠和神经修复,当天晚上就对其使用安斯利普治疗仪进行治疗,尽可能的缓解睡眠症状。考虑到小磊突然停药后症状较为强烈,不适宜现阶段康复治疗,第二天按照中心领导指示,由中心民警带领着去与我所合作的心理医院,根据小磊具体情况开据精神类药物和抗抑郁药。
药物滥用患者与冰毒吸食者住所初期表现症状不同,药物滥用更多的是身体疼痛,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睡眠质量差,受多种因素制约,前几日无法正常参加体能康复训练,着重进行安斯利普治疗仪,韩式脱瘾仪,理疗仪器按摩等,同时配合抗精神和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静养。循序渐进的治疗方式加之民警的人文关怀,到小磊住所第八天的时候,从最初每天昏睡时间2-3个小时,到现在可以达到稳定睡眠5个小时左右,同时身体机能恢复,可以适当进行室外活动,小磊说;感觉自己身体变轻了,好像沉睡了很久刚刚醒过来。是啊!最艰难的阶段你终于坚持过来了,这八天应该是你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即便是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但经过测试,小磊的各项身体状况还是远低于正常人的标准,为了科学有效的改善小磊的身体状况,我们为他制定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体能康复计划,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禅、有氧运动舞步操,花式跳绳以及健身房阻力训练相结合,通过对耐力,力量,平衡、柔韧性科学系统的训练,定期进行测试。在一次体疗课上,组织康复人员进行篮球比赛,小磊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表现异常活跃,积极争抢,看得出有一定的篮球基本功,赛后我们问他,你以前喜欢打篮球?他说;我中学时候是校篮球队的,从小就喜欢打篮球,只是后来碰了毒品,身体各方面开始下降,同时也失去了对篮球的兴趣,现在身体在慢慢恢复,仿佛重新找回当时赛场那种身体激烈碰撞的感觉。得知小磊喜欢打篮球,我们有意地安排他进行篮球运动和比赛,或许身体很难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至少会唤醒那颗曾经对生活充满斗志的心。
在一次与小磊的日常谈话中了解到,小磊曾经是一名理发师,理想就是通过自己手艺开一家自己的理发店,赚很多的钱让母亲和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近几年由于小磊吸毒更是变得负债累累,从小磊的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观察到,他很少买零食,饮料,几乎没有零用钱。与中心主任说明情况后,主任考虑到康复人员的家庭实际情况,以及小磊自身具备的职业技能,特与领导请示,在所内为小磊安排一个房间,做为他的理发室,对所内康复人员,民警进行统一收费理发。一方面可以缓解小磊实际经济问题,另一方面重操旧业,重拾理发技能,可以增强回归社会生活的信心,充实康复人员的生活,有效减少复吸几率。当小磊在一次拿起剪刀那一刻,泪流满面,激动的语无伦次,小磊说;不敢相信在康复所里拥有了自己的理发室,政府就是我的衣食父母,你们不仅帮我戒除毒瘾,还教会我面对生活的勇气,让我重拾生存的技能,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谢全所的领导和民警,对于一个已经被社会抛弃的人,你们却不离不弃。句句感人肺腑,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受的是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这样,他成了所里的“专业”理发师,由于很多年没给人理发了,再加上毒品的蚕食,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理发时手还是会微微发抖,可每当看到他认真,细致的在打理头发的时候,谁还会在意发型的好看呢!对于小磊来说,这或许就是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在一次理发时,他跟所内民警说,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药物滥用患者,他希望自己戒毒成功后可以去帮助他们,我赞成他的想法,并决定以志愿者的身份和他一起去做这件事,他欣喜的说,那太好了,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康复所治疗了。
转眼间,小磊住所治疗已经六个月了,经过生理脱毒期,巩固适应期、身心康复期这三个治疗阶段后,各项体能康复考核,心理测量,均已达到正常水平,即将进入回归社会体验期。自打小磊住所以来表现一直很优秀,多次获得奖金奖励,并担任中心自管会学习委员,图书管理员,除了能够严格约束自己,坚定自身戒毒信念外,还经常帮助其他康复人员摆脱戒断症状困扰,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通过讲述自己入所初期至今的完美蜕变,增强戒毒康复人员的戒毒信心,为其他康复人员树立一个正能量的启示。
在小磊离所回归社会之际,中心为他举行欢送会,中心主任及其他民警为小磊日后生活送出真挚的祝福,希望他可以抵抗社会生活中那些未知的挫折和困难,学会自我防御,戒毒康复所是你永远的家。会上我送给了小磊一本书,书名为《自律力》,希望在他遇到困难,或者迷茫的时候可以翻阅一下。
离所一个月后小磊回所定期尿检,主动接受我所对他的监督和考验。他说自己找到了一份外卖骑手的工作,虽然不是理想的职业,但收入可观,每天看着忙碌充实的自己,忽然感觉这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自己成立公益性药物滥用治疗微信群,帮助更多药物滥用患者,群内成员都是全国各地的药物滥用患者,我受他邀请成为一名公益志愿者,每天关注群内这些患者,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减少药量,怎样成功戒掉药物依赖,针对他们的问题给出治疗意见并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加入自愿戒毒行列。至今为止,群内药物滥用患者已有5人来我所签订自愿戒毒康复协议,且正在住所治疗中。
【案例思考】
从吸食冰毒到药物滥用,盲目的相信用另一种毒品进行替代会缓解戒断反应,那无疑是从一个深渊跳向另一个深渊。最终的结果都将成为毒品的牺牲品,慢慢的被蚕食殆尽,戒除毒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才能科学系统的戒除毒瘾,不慎吸毒,一念戒毒。毒品是恶魔,更是泥沼,人们一旦沾染上它,就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但并不是说绝对的戒不掉。小磊就用亲身实践证明自己是如何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在戒毒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克服痛苦和迷茫并最终成功戒毒,希望通过他自己的成功经历,能给仍深陷在毒品深渊中的人力量,摆脱毒品的困扰,走向新的幸福生活,并不断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