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书法提升戒毒学员教育矫治质效的案例

运用书法提升戒毒学员教育矫治质效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我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书法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文化艺术,是具有典型标志的民族符号。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继承古人智慧的具体实践,而如何将书法文化运用到戒毒教育矫治中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的目的,是戒治实践的探索和要求。

戒毒人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学习兴趣不浓,戒治主动性不强,如何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如何调动他们的戒治主动性;如何确保他们坚持下去的韧性,需要我们民警采取正确的打开方式,并持续正确引导。国粹艺术“书法”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实践中,民警主动探索,大胆创新,深度融合戒毒工作,积极借助国粹艺术“书法”,引导戒毒人员坚持练习、正确戒治,在打造戒治工作品牌的同时,激发戒毒人员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学素养,提升个人品行,培养良好习惯,锤炼坚定意志,养成规矩意识。

【案例基本情况】

书法的练习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坚持,不能有丝毫懈怠,历史上许多书法名家钟情书艺,皆勤奋好学、笔耕不辍,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够取得至今都令人敬仰的光辉成就。汉代书法家张芝笔耕不辍,临池学书,池水都被染成墨水一般;隋代智永习书四十余载,用坏的毛笔不计其数,留下了“退笔成家”的人间佳话......戒毒人员可充分感受古代书家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体会在艰苦的临帖过程中则能磨练出持之以恒的韧性书法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戒毒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持之以恒地练习书法,提升书写技能,不仅是掌握了一项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戒毒人员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品质。因此,书法教育在陶冶情操、提高戒毒人员的文化修养、促进戒毒人员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民警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戒治”的方针,秉持因材施教原则,把书法学习融入至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全过程,从实从细落实书法学习各个阶段,引导他们认识书法、热爱书法、临摹书法,最终自觉把书法学习融入戒治生活。


    

一、方案实施。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书法学习前期准备工作。

1.召开书法学习动员会。告知戒毒人员为丰富戒治生活,增添戒治乐趣,决定举办书法学习班。同时通过自媒体播放名人书法展览,在所内张贴书法作品,语音广播播放书法艺术来龙去脉,营造浓厚书法艺术氛围。引导他们欣赏书法艺术,体会其中蕴含深意,鼓励他们通过书法学习改变不良情绪,重塑人格,做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高素质戒毒人员。戒毒人员受书法艺术氛围熏陶,很多都对书法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要利用好这次书法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内涵,强化个人行为养成。

2.购买书法学习用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学习工具齐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此次戒毒人员的学习效果。为此,我所及时为学员们购买了毛笔、墨汁、纸张、毛巾、尺子、砚台、临摹字帖等必要工具,与此同时,召集所内有书法特长的民警进行指导,邀请驻地书法协会艺术家前来授课,确保书法学习成效。

3.科学分组,稳慎推进。首先,为保障书法学习顺利实施,根据戒毒人员学习能力、文化素质、书法功底的不同,将戒毒人员进行科学分组,确保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据此,将戒毒人员分为3个小组,每组配以一名指导民警,手把手教,点对点传经验,致力打造精品小班教学。

(二)楷书先行夯基础,相得益彰延治效。

一般来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五种字体各有特色,各具优势。鉴于楷书具有有法可循,循序渐进,容易进步和提高的特点,秉承楷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理念,民警遂将此次书法学习主题定为“楷体”,狠抓落实,着力推进。

1.笔画练习促入门,“慢字”特点平心性。“写点宜斜不要直,头轻尾重掌握好;书写横画要注意,起笔稍轻收笔重;竖宜正直要记住,它是字的顶梁柱;撇和捺,记在心,它们两个左右分。”,初始阶段,戒毒人员对楷书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伴随着一声声口诀要领,戒毒人员们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进行着楷书笔画练习。但伴随着学习的深入,部分戒毒人员好奇心丢失,热情减退,急于求成,试图加快写字速率完成每日练习任务。此时,楷书写起来比较“慢”,平心静气,调节浮躁情绪特性凸显。为保质保量完成每日笔画书写任务,戒毒人员不得不耐住性子,重拾初衷,一笔一划地进行反复练习。正如俞敏洪所说:“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成命运。”,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收获如期而至,戒毒人员们楷书笔画力透纸背、苍劲有力。更为令人欣喜的是,长期“慢”书写环境熏陶下,潜移默化间,戒毒人员情绪浮躁、焦虑易怒、缺乏耐心的劣性得到明显改善,“慢”特性衍生至戒治生活各方面、全过程,戒毒人员遇事愈发沉稳冷静;做事愈发有板有眼;面对困难不再胆怯退让,而是选择逆流而上,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稳中向好。

2.字体练习助提高,“方正”本性提品行。楷体字形讲究字形方整,横平竖直。著名书法家张怀瓘曾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戒毒人员因长期吸食毒品,理想信念丧失,道德底线沦丧,缺乏正确是非观念。衍射至日常生活表现为谎话连篇,小偷小摸。字体练习初始,如民警所料,由于缺乏“方正”形体概念,字体形态歪歪扭扭,民警通过发放米字格字帖作为日常临摹的“格子”,从而保证字体方正。同时将“方正”理念与书法练习进行有效融合,将“行的端,走得正。”观念根植戒毒人员心中,引导戒毒人员将“方正”理念融入日常戒治生活,纠正自身错误认知,改善个体错误行为,切实提升自身品行修养。

3.“每日一练”品意境,“法度”规范促管理。法度就是规范、规则、秩序。书法法度是从笔画、笔法、结构、章法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定,只有遵循一定的书写法度来进行书写,才能说写的是书法,否则就是写字。书法练习进行至一定阶段,戒毒人员书法学习进度出现停滞不前局面,究其根因,戒毒人员在每日练习中没有“法度”概念,如“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有往必收,无垂不缩”等,任由自己随性发挥,无法传递文字信息,传达文字情感。民警将书法“法度”概念延伸至日常管理,告诫绝大多数戒毒人员出现复吸现象,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规矩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戒治期间大错没有,小错不断,错误认为“人无完人,谁没有犯错的时候”,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回归社会后,因为“小错”观念再次复吸,周而复始,坠入毒品深渊,无法自拔。民警通过“法度”观念提升戒毒人员书法写作技巧,领会书法艺术意境,提升书法作品质量,引导戒毒人员树牢底线思维,严守所规队纪,坚决服从日常管理,助力强化行为养成。

4.“临摹名篇”扬文化,“情感共鸣”提质效。为延伸书法学习成效,民警着眼长远,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章融入书法学习日常,让戒毒人员在书写书法篇章的同时体会文字内涵,引发情感共鸣。

临摹《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凸显并歌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导戒毒人员领会母爱,感恩母爱,寻求亲情支撑。戒毒人员于某在临摹时回忆与母亲相处点滴,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不禁潸然泪下,在民警鼓励与帮助下,将于某临摹作品进行装裱并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寄送给于母,探访日活动中,于某母亲携带装裱作品到所与其深情交流:“儿啊,你有这份心,母亲就知足了。在戒毒所好好表现,安心戒治,母亲在家等着你,等着你成功戒毒那一天!”,于某频频点头致意,书写“立志戒毒承诺书”以表决心,母慈子孝画面令人倍感温馨。

临摹《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戒毒学员不因人生挫折而郁郁寡欢、自暴自弃,应执着自信、抱负远大、勇往直前,立志戒毒,重新起航。戒毒人员吴某因生意挫败,为逃避现实坠入毒品深渊,入所后长吁短叹,感叹命运不公。利用此次契机,民警与其谈心谈话,鼓励吴某忆古昔今,重燃斗志,为回归社会再铸辉煌,做好充分准备。吴某如梦方醒,重塑自我,积极戒治,换挡提速,踏上戒毒矫治快车道。

临摹《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饮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民警适时描述岳飞为抗击金兵、收复故土,不畏生死,孤军深入的英勇事迹,戒毒人员沈某深受感染,爱国情怀澎湃,立志为国进取,挥斥方遒,应时应景即兴创作书法作品《言归台湾》,作品磅礴大气,荡气回肠、震撼心灵,在戒毒人员之间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通过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章,戒毒人员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引导戒毒人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戒毒渴望,重燃戒毒斗志,坚定戒毒信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练习,参与戒毒人员普遍有所进步。许多进步明显的戒毒人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脸上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愁苦。与此同时,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沉稳冷静的良性戒治状态也越来越得到戒毒人员的认同和学习,综合戒治成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案例思考】

1.汲取传统文化,强化实践融合。我国书法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至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取得些许成就。而针对戒毒人员的思政教育中,书法教育提素质强文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戒治教育实践中,应当丰富书法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戒毒人员对于书法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书法实践能力的提升,由此培养戒毒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个性发展,切实传承中华优秀的书法传统文化。文化教育及思政教育应当重视书法教育的融入,努力培养戒毒人员对书法文化的热爱之情,将书法文化作为优秀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部分不断进行探索并贯彻实施。

2.注重人文关怀,加大关心力度。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获得更好发展的权利,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以人为本,不抛弃、不放弃,坚信可以用正确的方法改变他们,创造性地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矫治。

3.懂得因材施教,练习有所侧重。每个戒毒人员的文化素质、书法功底不一样,掌握书法写作技巧速率也不一样,在帮助戒毒人员练习书法的同时,要及时关注戒毒人员遇到的困难,鼓励为主,教育为辅。根据戒毒人员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让戒毒人员更好的接受书法学习,取得更大进步。

4.做到统筹兼顾,关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在关注戒毒人员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要高度重视。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贯穿整个书法学习全过程,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放下思想包袱,攻克戒治难关,身心轻松地进行教育矫治。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