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卫融合帮助慢性肝衰竭患者江某适应戒治生活的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2023年初,根据省戒毒局提出的体卫融合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省女所制定印发《“一二三四”“体卫融合”戒毒项目实施方案》,其中“一”是以“健康女所”为工作目标,“二”是以戒毒警察和戒毒人员为两大主体,“三”是抓实医疗戒治、康复训练、心理矫治三项重点工作,“四”是实现资源融合、防治融合、技术融合、信息融合。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原则,树立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坚持体卫融合、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疾病诊疗能力,提高科学戒治水平。
【案例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江某,女,56岁,吸食海洛因,初中学历,无业。性格内向趋于孤僻,少于他人交流。2008年因好奇开始吸食毒品。2021年6月,因吸毒成瘾送至山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江某入所前因“乏力、腹胀、腹部隐痛5+月”就诊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治疗后于2021年3月出院,出院诊断为:1、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期失代偿。2、慢性肝衰竭。入所查体显示,江某身高143cm,体重34.1Kg(BMI:16.68严重营养不良),血压100/73mmHg,丙肝(+),尿酮体3+,尿蛋白1+,心电图示:ST-T改变。肝硬化病史2年。江某刚入所时面色黯黄,骨瘦如柴,身体状态极差,坐立行走均需他人陪护。且入所后存在抵抗情绪,戒治态度较差,不愿与其他戒毒人员交流、接触,与警察谈话时极不配合。
一、方案制定
根据戒毒人员江某身体特殊状况及现实表现,戒毒医疗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及大队警察综合研判,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根源在于其自觉身体不好需要休养,不应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存在抵抗情绪。为促进江某身体逐步康复,树立戒治信心,塑造健康人格,更好地融入戒治生活,各中心及大队警察及时召开会议,综合研判,特为其制定个性化综合性矫治方案。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学”及“云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培养以积极理念思考问题习惯;根据其身体特殊状况,优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在食谱设计环节,由营养师根据江某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分别设计常规食谱、四季食谱、药膳食谱;将慢性病病理学知识充实到运动健身理论中,精准优化,开出针对性运动处方,帮其逐步适应戒治生活,并参与到康复训练活动中,从而帮助其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巩固所内戒治成效。
二、方案实施
(一)开展“积极心理学”及“云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心理
江某入所时心理CT测试结果显示,存在明显的情绪焦虑,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抗挫折能力差,积极主动性不足,存在抵抗心里,过分关注消极信号。因此开展一系列心理干预措施,一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让江某和其他戒毒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调动其主动排解内心压力,抒发自身情绪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其以书信方式记录、分享情绪问题,发挥朋辈互助帮扶作用,帮助其提升心理自助能力;二是借助团辅活动,引导其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暗示、合理宣泄,妥善处理自身消极情绪为其打开“积极戒治大门”;三是坚持“积极优势”理念,引导江某用积极乐观心态进行问题思考,通过“优势对话”,从6类24项品格优势中找到自己潜在的积极性因子,逐步摒弃消积情绪,逐步适应戒治生活;四是通过“品格日志”,学会用积极优势取代消极现象,重启自己的心理指挥系统;五是充分发挥音乐疗法,精选白噪音、古典音乐等,为其营造平和宁静心理环境,借助音乐节奏特点,引导其以身体律动表达内心感受,消除愤恨及抵触情绪,在渐进式放松训练下,逐步抛开心理束缚,快速进入生理和心理的深度放松状态。
(二)发挥中医中药优势,适时进行干预治疗
因其刚入所时面色黯黄,骨瘦如柴,身体状态极差,坐立行走均需他人陪护,根据其身体特殊状况,为促进其身体状态逐步恢复,加入中医中药干预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优化治疗方案。一是以喜闻乐见及通俗易懂的讲座方式对其进行医学健康教育及中医知识普及,通过健康教育增强其对中医中药的认识,传递中医智慧,普及中医知识,培养中医思维,提高中医认同感,增强治疗疾病及促进身体恢复的自信心;二是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简便易学、成本低廉、疗效显著优势,通过耳穴压豆方式以固肾培元,调理先天之本;开运脾胃,充分调动后天之本优势;调肝理气,逐步促进肝功能恢复。同时教授其穴位按压方法,鼓励其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多按压太冲穴、行间穴、大敦穴、足三里等重要穴位,通过穴位按压方式调理肝气,促进肝功能恢复,以保护肝脏;三是量身定制经络按摩拍打操,教授其经常对手太阴肺经进行拍打,以提升肺气,增强抵抗力,拍打足太阴脾经,以调理脾胃,促进后天之本恢复,按摩拍打足少阴肾经穴位,以调肾强身,充分发挥先天之本优势。四是中西医结合,适时加入中医中药进行调理。在原有护肝药基础上,根据身体状况服用二陈汤加减、柴胡舒肝散加减、玉屏风散加减等中药,以调理脾胃,保肝护肝,促进脾胃之气及肝气恢复,改善身体状况,增强抵抗力。
(三)科学合理膳食,保证营养供给
根据饮食金字塔及江某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以初期以“养护脾胃、恢复元气”、中期以“补充能量、促进恢复”、后期以“调理体质、合理膳食”为原则,制定并完善膳食处方,帮助其树立科学饮食理念,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保障营养供应。初期以“养护脾胃、恢复元气”为主,在其饮食中稍侧重选用鸡汤面、枸杞粥、排骨汤、山药羹等清淡、松软、温热,易消化又能调养脾胃的流质、半流质饮食。中期以“补充能量、促进恢复”为主,经初期食养之后其脾胃之气得到了基本的恢复,食欲也趋于正常,中期多侧重加入选瘦肉、鸡蛋、大豆制品等补充优质蛋白,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补充营养、恢复体能。后期以“调理体质、合理膳食”为主,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科学膳食食谱,保证能量和六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并帮助其树立科学饮食理念,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四)科学制定康复处方,逐步参与康复活动
经过医疗干预、心理疏导、营养膳食各项处理措施后江某身体情况有所好转,经医疗评估可适度进行康复活动,于是从低强度康复活动开始,结合场所开展的戒毒康复训练项目,以慢跑(或上下台阶、有氧舞蹈)、放松跑(或康复操、养生操)为主,通过较低强度康复运动,让江某认识康复活动重要性,培养康复兴趣。同时,适时增加康复操(或养生操、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气功)等养生类康复活动,通过此项康复活动促进身体机能逐步恢复,达到养生目的,在江某身体能够适应上述康复训练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慢跑(或动感单车、有氧舞蹈)、上下台阶、仰卧起坐、瑜伽等综合类训练项目和娱乐性运动如:盲人指路、不倒森林等,逐步培养其运动兴趣,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三、效果评价
通过综合性教育戒治手段,江某逐步学会了自我心理暗示、合理宣泄,妥善处理自身消极情绪,并在实际戒治生活中逐步发掘出了有效自我心理调节方式,提升了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其身体状况也逐步恢复,再未出现病情进一步发展表现,在之后的五次肝功能检测中,结果均为正常,身体逐步好转,现体重40kg;并由原来的不能进行任何康复运动到如今参与正常康复活动,逐步培养起兴趣,身体各项机能得到改善。
【案例思考】
(一)体卫融合,多措并举。在实际戒治生活中,要坚持体卫融合,即运用心理辅导、戒毒医疗、康复训练、营养膳食、教育矫治等综合手段,多措并举,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出1+1>2的效果。
(二)关注心理,注重引导。心理健康是戒毒人员积极戒治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戒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心理疏导作用,尽快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培养积极情绪,帮助戒毒人员培养以积极理念思考问题习惯,助力戒毒人员提升对科学戒治作用的认知,积极戒治。
(三)中西结合,标本兼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中医适宜技术简便易学、成本低廉、疗效显著优势,多研发行之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做到中西医结合,以提升治疗效果,达到标本兼治作用;在戒治生活中通过组织医学知识讲座、制作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医学知识普及,增强戒毒人员对医学的认知度,通过学习,适当掌握一些“养生保健小妙招”,学以致用,以提升抵抗力,提高疾病预防能力。
(四)因人制宜,科学康复。在戒治生活中,应充分发挥运动促进康复及戒治的积极作用。同时因个体差异较大,在实际康复运动中,针对戒毒人员的个体差异性,开具针对性处方,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合理、教学相辅,以提升康复运动效果。增加康复训练课堂教学,普及基本的生理常识,进行康复训练技术指导、运动安全教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救护等知识普及,增加对康复运动的认识;同时适时开展趣味性康复比赛,培养康复活动兴趣,进一步提升康复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