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多项措施帮助戒毒人员李某激发内驱力戒除毒瘾的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多项措施帮助戒毒人员李某激发内驱力戒除毒瘾的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毒品对人的危害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多次复吸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帮助戒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一群人长期的不间断的共同努力。作为戒毒所民警,要帮助戒毒人员不断激发内驱力,成功戒除毒瘾,顺利回归社会,做一名合格的公民。而戒毒人员也要通过激发内驱力,达到增强戒毒信心、坚定戒毒意志、享受戒毒成功后的幸福生活。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李某,男,42岁,初中毕业,未婚,吸毒史8年,戒断年限7年。2008年9月第一次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解戒后不久,低挡不住毒品的诱惑,又因吸毒第二次被强制隔离戒毒,2015年6月因再次吸食海洛因,第三次被送到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入所前与哥哥在广东经营一家饭店,有一位深爱的女友,第三次被强制隔离戒毒后,其女友、父母及哥嫂一家人对其都失去信心,女友决定与其分手,父母及哥嫂都不愿来所探视,也不给予经济支持。刚入所时,李某因多次戒毒失败,已经失去信心,而且容易烦躁激动,总感觉其他人都与其过不去,要制造摩擦矛盾。李某不愿和其他戒毒人员交流,不愿与民警交谈,在与其他戒毒人员相处过程中偶有摩擦,对日常的教育矫正、康复训练、习艺劳动等活动不积极,加上家庭关系恶化,其戒毒内驱力严重缺失,戒毒意愿减弱。

(二)情况分析

民警经过与李某几次谈话,了解其基本情况,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交友不慎,误入毒窟。李某本来与哥哥一起经营饭店,生意还可以,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后来因其爱面子、重义气、喜欢交朋友,因交友不慎,被毒友诱惑而吸食毒品。

2.与家人关系恶化,失去家人帮助。李某被毒品祸害后,不听家人的劝告,反而与家人经常吵架,在毒窟中越陷越深,最终深受毒品危害。其也曾决心戒除毒瘾,但终究抵不住毒友和毒品的诱惑,欺瞒家人和女友,多次复吸,最终导致与家人关系达到冰点,深爱的女友也决然提出分手,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对李某沉重的打击。

3.认为毒瘾戒不掉,戒毒内驱力严重缺失。李某自从吸食毒品,便受毒品控制,几次戒毒失败后,认为已经彻底被毒魔所征服,常感觉戒毒无望,变得烦躁易怒,自甘堕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失去信心和动力。

4.有了新的认识。在民警与李某多次谈话后,李某对自问题况有了清醒的认识,对毒品也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所犯的错表示非常的后悔,李某感到焦虑不安,并担忧起自己的未来。

(三)制定方案

李某因多次受到毒品危害,已经失去戒毒的信心,加上失去亲人朋友的支持,家庭人际关系的恶化,更是使李某在戒毒路上雪上加霜,不能自拔。民警不但要帮助李某修复身心,改变其思想认识,坚定其戒毒意志,也要帮助李某修复家庭关系,顺利回归社会,更好地走上成功戒毒的道路,这注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此,民警针对李某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问题,制定了开展心理辅导、常规课堂教学、微小行动关键改变计划、正念教育、延伸帮扶等五项工作措施,不断激发李某戒毒内驱力,帮助其戒除毒瘾,回归社会,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四)具体实施及成效

1.开展心理辅导,帮助李某端正思想认识,回归正常戒治生活,达到预期效果。

李某入所初期缺少戒毒信心,常常感到焦虑,容易烦躁激动,不愿与他人交谈,对学习、劳动、生活提不起兴趣,且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摩擦等情况。民警结合李某实际情况,运用现实疗法理论,对李某开展了三次心理辅导。第一次主要是与其建立信任关系,消除其焦虑情绪,帮助其初步认识自己的现状和问题,遵守所规队纪,适应当前戒治生活。第二次主要帮助李某重新认识毒品的危害,解开其心中的疑虑,让其明白毒瘾是可以戒断、是可以戒除的道理,激发李某主动戒治的内驱力,以达到变被动戒毒为主动戒毒的目标。第三次主要是帮助其学习戒毒矫治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戒毒矫治计划,并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不断增强戒毒信心和勇气,使其内心更加有力量,回归正常戒治生活,为更好的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2.开展常规教学,帮助李某破除毒瘾无法戒除的思想禁锢,提升戒毒内驱力,增强了戒毒意愿。

民警按统一戒毒模式设计教学课程,开展常规教学,加强思想道德、毒品常识、法律常识和文化素质等常规课程教学。开设警官大讲堂,开展辅助教学等教育矫治活动,更好地帮助李某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毒品危害认知,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戒毒内驱力,增强戒毒意愿。

比如,民警针对李某认为毒瘾无法戒除的思想禁锢,通过引用学习强国讲好红色故事栏目“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设计教学课程,引导李某讨论:在“旱龙爷地盘”沙洲坝,毛主席是如何帮助沙洲坝人民打破思想禁锢,挖出第一口水井?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沙洲坝人民享用到了甘甜的井水,体验到了有井水喝的美好生活后,更加珍惜水井,勇敢保护水井的行为。在民警的引导下,李某在思想上受到了触动,也进行了自我反思,对自己难以戒除毒瘾的观念也有所改变。

经过课程教学,李某在课后感中写道,“沙洲坝人民认为沙洲坝是旱龙爷的地盘,不能挖井,挖井必受惩罚,这种思想一直禁锢着当地人们的思想,所以大家都没挖井,没井水喝。对于戒毒,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前也都认为毒瘾永远不能戒除,一旦走上吸毒的道路,将永无回头之路。自己在戒毒的道路上已经一错再错,从今天起,要打破毒瘾不可戒这个思想禁锢,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李某顽固的戒毒思想是逐渐形成的过程,但思想转变的节点是瞬间的,这节课就是其坚定正确戒毒信念的重要节点。

3.开展微小行动关键改变计划,帮助李某超越自己,体验成功,增强戒毒信心,坚定戒毒意志。

对李某来说,最缺的就是成功,以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因此,民警引导其从自己实际出发,结合场所开展的康复训练、习艺劳动竞赛等活动,制定合适的微小行动关键改变计划,并在计划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比如,在康复训练强身健体计划中,从每天4组8个俯卧撑到每天4组12个俯卧撑的过程,让李某看到自己力量在提升,身体素质在提高,体验到战胜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的喜悦;在习艺劳动方面,为了能争当习艺劳动标兵,受到民警表扬,民警协助李某制定了争当习艺劳动标兵计划。李某每天找到一点可以改进的地方并努力改进,不断提升劳动效率,直至超额完成劳动任务,成为“快车手”,受到民警的表扬和奖励。李某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也增强了戒毒信心和勇气,坚定了戒毒意志。

4.开展正念训练教学活动,帮助李某修复身心,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为顺利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通过正念训练教学活动,民警帮助李某掌握数息练习、身体扫描练习等正念训练方法,并在日常戒治生活中坚持练习,修复身心。李某通过反复练习,安抚了情绪,改善了睡眠,并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每一天。在开展呼吸疗愈课程和音乐疗愈等课程中,民警帮助李某不加批判地重新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重新认识自己与父母、哥嫂的关系。在完成课后练习中,李某真诚地给父母、哥哥、女友等人写信,真实地把自己在场所的戒治生活和取得的进步告诉家人,李某家人对李某也因此有了重新的认识,进而接纳、信任李某,鼓励李某积极戒治,早日回归家庭。通过正念训练,李某认识了真实的自己,修复了身心,修复了亲情,重新构建了良好的家庭关系,为顺利回归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开展延伸帮扶活动,帮助李某保持戒毒操守,获得创业成功,享受幸福生活,点亮同路人。

2017年3月,李某解戒。出所看望过父母及家人后,了解到前女友在珠海,便到珠海找了一份工作,开始寻找前女友。苦找了9个月无果,这时对其能否保持操守的关键考验期。民警得知后常与李某沟通,了解其思想动向,倾听其心声。前女友因为李某吸毒对李某失去了信心,断绝了关系,但李某对前女友却还是很珍惜和眷恋。在李某比较痛苦,情绪最容易波动的时期,民警不离不弃,积极开展延伸帮扶活动,帮助李某修复身心,成功度过艰难时期,最终成功保持操守。

在父母的帮助支持下,2018年6月,李某回到自己的家乡,筹集了60万元,与一位朋友合伙搞起了砂石生意。经过艰苦创业,诚实经营,最终获得成功。李某体验到奋斗出来的幸福,获得了父母亲人及朋友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迎来了生命中新的伴侣。幸福得来不易,李某倍感珍惜。

2019年国际禁毒日前夕,在民警的邀请下,李某“现身说法”,把自己成功戒毒、成功创业的励志故事,精心录制了一段小视频,为所内戒毒人员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并给场所戒毒人员送来节日的祝愿和鼓励,鼓励大家积极戒治,共创美好生活。

李某的戒毒成功是其戒毒内驱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李某深知幸福来之不易,体验到用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体验到了幸福,所以才会珍惜幸福。目前,李某组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未来的美好日子还在延续。

【案例思考】

(一)增强戒毒内驱力,转变思想观念是成功戒毒的关键。思想的转变是困难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给予力量支持,让这思想变得更加坚定。民警可以通过心理辅导,通过真诚的引导、关心、支持等方式,帮助戒毒人员激发自身内驱力,从而达到坚定思想、增强戒毒意志的目标。

(二)民警对戒毒人员的教育引导与行为塑造,应并驾齐驱,持之以恒,帮助他们逐步构建自己良好的优质世界。李某戒毒成功的过程,也是其优质世界重新构建的过程,是其创造幸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坚守幸福的过程。全社会要加强禁毒宣传,构建无毒社区,为戒毒人员创建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三)戒毒人员李某因多次戒毒失败,导致家庭关系恶化,戒毒内驱力不足,已经失去戒毒信心。在民警的教育矫治下,其逐渐认识自己的问题,打破毒瘾不可戒的思想禁锢,重新树立戒毒信心,坚定戒毒意志,修复家庭关系,走上成功戒毒的道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创业,过上幸福的生活。李某的成功对于那些戒治动力不强、徘徊在复吸边缘的戒毒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