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一例修复父子关系助十年吸毒史照管对象李某重塑自我的案例

一例修复父子关系助十年吸毒史照管对象李某重塑自我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吸毒者对于毒品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依赖性和戒断反应,而这种依赖仅仅依靠个人意志很难摆脱,这也是很多照管对象不断在戒毒和复吸之间摇摆的原因。然而,毒品再毒也抵不过亲情的力量,和谐温暖的亲情支持,能够有效帮助照管对象重燃生活希望和信心,提升对抗毒品的底气,激发他们彻底摆脱毒圈的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促进他们重塑自我。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照管对象李某,男,1978年出生,初中文化,2012年8月在朋友诱导下首次尝试吸毒,至今已有10年吸毒史,期间多次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查处并强戒,2020年9月解戒出所,目前已保持操守两年有余,系高邮后续照管工作站跟踪培育的戒毒典型。

通过走访和交谈,了解到因长时间吸毒,多次被查处,加上又没有稳定的工作,李某与妻子早在2015年就已经离婚,儿子之后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并暂时在市里某新能源汽车4s店做销售工作,受销售政策等客观因素影响收入并不稳定,目前这对父子和李某的父母一起生活。

因长期处于强制隔离戒毒状态,缺席了对孩子的陪伴,尤其是孩子成长学习的关键阶段,又因吸毒造成和妻子的离婚,导致这对父子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儿子一直对他这位父亲有抵触和怨恨的情绪,李某对儿子在4s店做销售的工作也常有微词,认为这份工作不够稳定和体面,父子二人为此经常发生争执,父子关系也一直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在一次电话回访中李某向服务站工作人员诉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困扰。

(二)方案制定与实施

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进一步与其加强联系,了解详细情况和内中缘由,并将李某的情况逐级上报给了高邮工作站和扬州指导站,指导站与工作站、服务站三站联动,决定对李某按照“一人一策”的精准照管模式制定照管方案并成立帮扶小组,想方设法帮助李某修复与儿子的父子关系,使其能够像其他家庭一样拥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更好的融入社会、回归社会。为解决李某所遇到的困境,工作人员对其所需解决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并实施了如下照管方案。

1.找出症结,探明矛盾主因

通过沟通交流我们感受到,其实李某在生活中是一个很健谈的人,性格也比较外向,但是在谈到与儿子的沟通交流时却显得有点无措,一方面是之前与孩子缺少积极沟通的技巧,总是习惯性以“家长式”沟通模式,导致常常话还没有说完就产生冲突;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十年多次复吸经历,再加上李某身边仍有一些有过吸毒经历的朋友,导致了儿子对其不信任,让其产生极大心理落差和愧疚心理;第三是未稳定就业,未真正建立正向的生活规划及生活目标,没能在儿子心中真正树立一个自立、自强、可靠的父亲形象,加剧了双方的不信任。尽管已经保持操守两年多时间了,但是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让后续照管工作人员为李某彻底摆脱毒圈和毒友感到一丝隐忧。经过讨论,决定从帮助李某修复父子关系角度出发,化解父子心灵隔阂,同时通过帮助李某再就业实现人格和经济的独立,承担起家庭责任。

2.搭建桥梁,修复父子裂隙

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向来比较微妙,明明父子连心,偏偏彼此否定;内心渴望畅谈,最终欲言又止,对于这对有着特殊经历的父子来说更是如此,为此后续照管工作人员决定分别与这对父子开展一次深度的谈话,让他们彼此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工作人员刚开始开展父子关系修复时非常谨慎,避免把握不好尺度使本就脆弱的父子关系变得更为紧张。在和李某的儿子联系时,因双方之间缺少沟通和了解,进展并不顺利,李某的儿子不愿向工作人员表露他对于父亲李某的真实想法,甚至是显得有些推脱,为此工作人员决定从侧面入手,从他所从事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聊起,先慢慢熟络起来,与之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基础,见时机成熟,工作人员也是坦诚表明了谈话的用意,告诉他父亲李某缺席了你的青春,已经是你们的遗憾了,此次出所他已经在努力尝试作出改变,作为儿子应该给父亲一次机会,不能再让他缺席自己今后的人生,经过谈话,李某的儿子若有所思,认同了工作人员的话。随后,工作人员找到李某,劝说他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儿子对他的抵触是正常且合理的,不能因此而更加疏远,相反作为父亲要学会改善沟通方式,而且子辈并非是父辈的纯粹延续,子辈需要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实现自我价值,作为父亲,更应尊重子女的选择和追求。通过双方谈话的方式,工作人员将双方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传递给了对方,让他们学会在彼此的角度思考问题。

3.寻找共鸣,感受亲情温暖

作为儿子不满父亲反复吸食毒品,多次许诺皆落空,但亲人的不信任与疏离导致李某很容易向外寻求原毒友圈的安慰,从而导致复吸反反复复,与家人的关系不断激化,家庭关系步入一个死循环。

为了进一步巩固沟通成果,让这对父子取得相互理解和安慰,工作人员决定开展一次小范围的戒毒典型分享会并安排李某作为发言人之一进行发言,同时邀请李某的儿子作为亲属前来聆听。在分享会上,李某回忆了自己在戒毒所时的生活,袒露了自己吸食毒品十年来的挣扎与对亲人的愧疚,如果能重头再来,自己绝不会触碰毒品,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李某的儿子在现场也是红了眼眶,他告诉工作人员,他此前从没有见过父亲这样的一面,也不清楚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表示自己会改变对父亲的态度,从内心深处去接纳他,陪他一起和毒品进行抗争。经过工作人员不懈努力,成功唤醒了李某对个人及家庭的责任感,使其明白,回归家庭远离不良毒圈,改变自己,是取得家人谅解和规避复吸风险的第一步。

4.强化动机,坚定戒毒意志

对于有吸毒经历的照管对象来说,与社会建立正向的联系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是摆脱毒品的重要途径,对于李某来说,44岁的年纪不算大,理应通过工作减轻家庭负担赡养父母,由于吸毒史较长,每次提到找工作,李某都摇着头说“我们这种人,十几年没有参与工作,没有本事,肯定被拒绝”。

工作人员觉察到李某内心对于就业的矛盾点——担心被拒绝,肯定并鼓励他,帮助他分析就业的能力及其性格特点,并运用工作站真实就业案例,引导李某感受到就业的可行性,从而激发其就业动机,鼓励李某只有先改变自己,坚定戒毒的信心和决心,重拾责任和担当,才能让家庭和社会重新接纳。最终,通过工作站就业帮扶,李某与当地某劳务公司成功签订合同,目前在某小区做一名保安,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每天都很充实,在回访时李某告诉工作人员,自己已经不与以前圈子的所谓朋友来往了,正在给儿子结婚做准备。

(三)实施效果

在李某的照管案例中,工作人员从修复父子关系入手,肯定子女对照管对象的关心及支持作用,并作为“桥梁”链接照管对象与其儿子的互动及联系,调解父子之间的疏离及顾虑,并主动向其儿子说明服务对象目前坚持操守情况,确保照管对象与其家人有效交流与沟通;以戒毒典型分享会为契机让家人真切地体会服务对象过往在毒品中的挣扎与付出的努力,引导儿子理解父亲复吸行为的诱因,帮助家人站在照管对象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戒毒之路的艰辛及家人支持的重要性,形成良性沟通互动,引导照管对象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理解家人期盼,尝试改善与家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家庭角色。照管对象不断调整自己,在与家人沟通过程中,控制情绪表达,让照管对象感受到其积极融入家庭,家庭成员也会给他支持和理解,实现通过家庭力量帮助照管对象远离毒品、重塑自我。

【案例思考】

(一)理性思考,增强照管方案的针对性

在针对有类似家庭矛盾的案例中,照管对象及相关人员能表述出来的原因往往都是浅层的原因,后续照管工作人员需要耐心引导,发掘背后的深层原因,再针对详细情况着手制定相应方案。案例中,父子关系紧张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我们挖掘背后深层的因素,找好切入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二)架设桥梁,当好亲情修复的粘合剂

案例中,工作人员并未直接简单的将李某父子双方安排到一起进行父子关系矛盾调解,而是先通过背靠背的做好双方思想工作,让双方有一个换位思考,再通过开展分享会的形式,让双方真正去理解彼此,获得情感共鸣,化解内心隔阂,充当的是一个联络员的角色而非指挥员,让他们主动去理解对方,这也让父子关系修复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未雨绸缪,加强照管方案的前瞻性

在与照管对象的接触和了解过程中,出于各方面原因,李某并未主动提出要工作人员帮助解决自身的工作问题,但是从李某的实际情况出发,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李某保持操守,尽到家庭责任,与社会形成正向的连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在制定照管方案时加强思考,主动作为,将此考虑进照管方案中,事实也证明这给李某带来了非常积极的转变,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