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正面引导帮助后续照管对象刘某重塑正确价值观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吸毒人员往往因受教育程度有限、家庭成长环境不佳、负面信息诱导等不良因素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从而出现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眼高手低等现象。后续照管工作要通过正面引导,结合提醒监督、沟通教育、帮扶救助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后续照管对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戒毒,帮助照管对象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完善认知体系,重新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持续保持操守,重新融入社会。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照管对象刘某,男,52岁,初中文化。刘某自幼缺乏家庭管教,早早辍学,混迹社会,长期结识狐朋狗友。在损友的引诱以及好奇心的驱使下,刘某开始吸食毒品,沉溺于毒品制造的虚拟美好中,最终沦为“瘾君子”,不能自拔。2019年,刘某因吸毒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在所戒治表现良好。2021年5月期满解戒后,刘某与后续照管服务站签订后续照管服务协议书。
现实表现:后续照管初始阶段,刘某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回归社会不久,情绪波动明显,自觉接受帮扶照管的意愿不强。经电话联系了解到,得知刘某已离异,儿子已成家立业,他自己一人独住,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状态。刘某认为自己已人到中年,体力和智力都比不上青年人,就业困难,有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认为毒瘾难戒,自己意志力薄弱,不想与外界接触,以免再受损友蛊惑,陷入吸毒轮回中。
原因分析:刘某因职业技能不强,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重返社会后的求职坎坷让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寄希望于亲友的接济满足生活所需。在操守保持上,刘某对吸毒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有了深刻认识,但对自己操守保持的毅力和能力缺乏信心,企图通过避世来约束自己,达到不再复吸的目的。
(二)方案制定
为帮助刘某稳定情绪,重塑正确价值观,增强操守保持和努力生活的信心,尽快适应社会环境,谋求稳定职业,从实现人生价值中体验成功喜悦,坚定戒毒意志,特制定方案如下:
1.全面了解情况,制定针对举措。每一个照管对象的个人情况不同,这也意味着每一个照管方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只有在结合前期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全面掌握照管对象的成长历程、思想状况、生活状况等信息,才能在照管帮扶上有的放矢、“药到病除”。
2.传授正确理念,培养进取精神。刘某的负面心理和消极思想很大程度来源于其错误思想观念,要坚持不懈向其开展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照管对象的心田,生根发芽,从而帮助刘某重新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锐意进取精神,树立明确生活目标,敢于拼搏奋斗。
3.持续监督帮扶,保证长治长效。价值观的重新建立具有反复性,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照管对象可能受其他因素干扰,再次出现价值观扭曲,影响正常生活。服务站要持之以恒,做好跟踪回访和督促提醒,促使刘某在持续付出中强化思想认识,脚踏实地,砥砺前行,通过辛勤工作实现个人价值,承担家庭责任,收获身心健康。
(三)方案实施
1.暖心关怀疏导,重燃生活希望
后续照管服务站工作人员与刘某所在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一起上门走访刘某,对其开展谈心谈话,向他介绍后续照管的相关政策要求,引导他正确认识和主动接受后续照管。经过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多次耐心疏导,最终刘某表示他愿意接受帮扶照管。后续照管工作人员与刘某一起交流分析他的个人情况,结合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吸毒经历、性格特点、社会支持等因素,鼓励其首先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改变自己的错误思想认识,树立勇敢和坚定的生活信念。并劝导其以对父母尽孝等方式,主动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受家庭温暖,进而逐步去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彻底消除自卑和逃避心理。照管站定期对刘某开展道德教育,向其详细说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其个人素质修养。组织开展普法宣传,结合日常生活的常见法律问题,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提高刘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思想认识。
2.引导融入社会,重拾人生价值
根据江苏省后续照管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后续照管服务协议书内容,在后续照管期间,后续照管服务站坚持不懈对刘某进行“一对一”的照管,时刻关注刘某的社会生活情况和心态变化。工作人员以通过微信向刘某推送有关毒品的法治宣传影视作品、参观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参加禁毒广场“6·26”全国禁毒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刘某正确认识毒品危害性,了解毒品的真面目,自觉抵御毒品的侵害,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带来的虚假快乐,寻找生活中更有意义的事情。疫情防控期间,刘某在服务站的鼓励下,于2022年3月份参加所在小区防疫小组,具体负责对进出车辆进行登记,测量进出人员的体温,查看核酸检测情况及苏康码、行程码,提醒施工现场做好防疫措施等具体事项。日复一日疫情防控工作繁重艰巨,但是刘某丝毫都没有懈怠,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刘某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尽了微薄之力,更懂得了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才能不蹉跎光阴,实现人生价值。
3.督促自力更生,重启人生新路
在防疫工作中贡献力量的刘某主动找到服务站,希望服务站帮忙介绍工作,刘某表示自己不愿再做一个浑浑噩噩的人,想通过双手养活自己,为家人分担生活重担,尽一份为人子,为人父应尽的责任。利用春季集中招工的契机,服务站联合人社中心,结合刘某的个人情况和职业特长,为其推荐了数个招工岗位。最终,刘某成功应聘当地一家智能产业园。刘某在工作中按时上下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与同事相处人际关系和谐,培养了坚强乐观的良好性格。随着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生活作息规律,刘某工作充满干劲,他表示要通过自身努力弥补以前虚度的时光,全身心投入未来的新生活。
(四)实施效果
目前服务站定期对刘某进行电话回访,双方已经建立起持续且良好的跟踪照管关系。经了解,刘某收入稳定,能积极面对生活,家庭和工作情况都较稳定。刘某向工作人员坦言,对比自己过往的岁月和当下美好生活,感慨良多,对后续照管工作人员的无私帮助深表感激。后续照管工作人员也表示,将继续支持和帮助刘某守护来之不易的努力成果和幸福生活。
【案例思考】
(一)改变错误认知是工作的起点
找准错误关键点是首要任务,通过戒毒常识教育、法律知识学习及传统文化教育等方式,使后续照管对象逐步转变对毒品及道德法律的错误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改变过去错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新的正确的行为准则。
(二)个别教育是科学照管的良方
个别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正面引导,使后续照管对象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进而由被动变主动,积极投入到再社会化的过程中。只有他们自身有了心态上的调整,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改善现状是保持操守的根基
良好的生活现状改善是恢复照管对象生活信心、维系生活稳定、保持戒毒操守的重要根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照管对象增强谋生技能,拥有稳定收入,能够加速完成社会融入,实现个人安定、家属满意、社会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