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个别教育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教育矫治案例

运用个别教育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个别谈话教育在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发挥着解决戒毒人员个别特殊问题,打开其心结的积极作用,是推进教育戒治提质增效,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个别谈话教育的运用较为灵活,主要是针对戒毒人员的现实表现,分析其思想症结,捕捉较好谈话时机,与其进行谈话化解其心中的矛盾,解决其思想困惑,为集体戒治保驾护航。

【案例基本情况】

张某,男,1986年1月出生,大专文化水平,未婚、无业,5-10年吸毒史。在朋友的引诱下从2014年开始吸食冰毒,2014年被公安机关送入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两年,2019年3月张某又被公安机关送入大庆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

张某入所后情绪不稳定,对强制隔离戒毒有抵触情绪、敌视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多次顶撞大队民警;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现象严重,与其他戒毒人员不能正常沟通交流,内向、孤僻、严重心理不平衡,多次因就餐、洗漱、列队等小事与其他戒毒人员发生言语冲突甚至打架。

(一)方案制定

按照《大庆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个别谈话教育走流程基本要求》,结合戒毒人员张某个人特点、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实际情况制定个别教育方案。

1、生理脱毒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入所7-15天,了解基本情况,进行入所身份认同教育。

2、教育适应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入所16-45天,进一步了解情况,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3、康复巩固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入所46天到出所前1个月,依据入所教育后结构性谈话及有关测试,对其进行系统的激发戒毒动机,防毒拒毒教育;进行了解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教育;进行调节情绪情感,增强个人修养教育;进行接受现实,正确树立三观教育。

4、回归指导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出所前1个月,对其进行回归适应,出所终结性教育。

(二)实施情况

1、生理脱毒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入所第5天,在其清醒的状态下进行了了解基本情况,入所身份认同的第一次个别谈话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到:一是人口学调查;二是身心情况调查;三是吸毒史及戒毒动机调查;四是戒毒人员身份认同教育。经过这次个别谈话包教民警掌握了张某的基本情况和身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此项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育适应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入所第17天和第33天,分别进行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行为规范教育。内容涉及到:一是进一步了解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二是进行所规队纪教育(戒毒人员守则及行为规范);三是进行礼节礼貌教育;四是进行内务卫生教育;五是进行入所誓言教育;六是进行戒毒生活教育。在进行规范化教育的同时,掌握戒毒人员思想症结,制定解决办法,奠定好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基础。在结构性谈话、细心观察、心理测试及入所教育测试中发现,张某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薄弱,戒毒动机较差。

3、康复巩固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入所46天到出所前1个月,依据入所教育后结构性谈话及有关测试结果,对其进行每月1次系统的激发戒毒动机,防毒拒毒教育;进行了解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教育;进行调节情绪情感,增强个人修养教育;进行接受现实,正确树立三观教育。其内容包含:一是吸毒危害教育,拒毒防毒技巧。以案例讲述为主,深入分析吸毒对戒毒人员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危害;讲解阐述拒毒防毒回避技巧、拒绝毒品技巧和心瘾自控技巧。二是增强其法律意识,树立其守法观念。以案说法,从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禁毒法入手,对戒毒人员进行基本法律法规教育。三是情绪调节技巧,增强个人修养。进行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不良情绪影响人际关系教育,并教授调节情绪的方法;运用国学及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戒毒人员认识修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四是合理接受现实,树立正确三观。根据戒毒人员的具体经历事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劝导其接受生活现实;深入分析阐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真人真事,教育引导人生价值。

4、回归指导区个别教育。在张某出所前16天,对其进行了最后一次个别教育,促进其回归社会,提高其适应能力。内容为:一是出所帮教及就业指导;二是家庭关系修复教育;三是形势政策面向未来教育;四是拒毒技巧保持操守教育。

(三)取得效果

经过对戒毒人员张某的出所教育戒治效果评估,显示为:一是戒治动机积极;二是戒治表现优秀;三是戒治效果优秀;四是学习动机积极;五是学习表现积极;六是学习效果优秀;七是活动动机良好;八是活动效果优秀。经过系统的个别谈话教育张某整体转好,法律意识强化,道德观念增强,文化素质提升,行为表现良好,戒毒动机积极,戒毒操守保持。

【案例思考】

一、准确评估是前提。只有了解这个人,才能让其信服,只有找到此人的薄弱环节,才能对症下药,发挥好个别谈话教育的针对性。

二、系统实施是中心。针对准确的评估结果,结合其个性特点,分析出其症结所在和内在缺项,然后以教育的针对性,内容的系统性,谈话的科学性,实施的完整性,解决其思想症结,全面提升戒毒人员的内在缺项。

三、恰当时机是关键。本文中虽然没有突出谈话时机,不等于谈话时机不重要,恰恰是良好的谈话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谈话顺序不固定,应机而谈,一般来讲,新入所时,节假日时,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患病工伤时,受奖受罚时,受到班组长打击时,受到民警不公正待遇时,国家形势、政策发生变化时,违犯所规队纪,尚未做处理结论时,即将解除时等都是良好的教育时机。

四、民警素养是保障。个别谈话教育涉及方方面面面,要求包教民警要有较高的个人素养,要人品端正,知识丰富,头脑灵活,处事果断。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