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传统文化对戒毒人员进行教育矫治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一名中国人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我们认为把传统文化植入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中,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戒毒人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案例基本情况】
【方案制定】
通过对大队戒毒人员的观察,他们的思想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价值观不同,过度追求感官刺激;二是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事物;三是生活没有规律,行为习惯混乱。
针对这些情况,大队与有关部门充分研究,民警共同讨论制定了:积极组织、认真选材、丰富活动三个步骤的实施方案,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育矫治,并定期对戒毒人员学习效果进行研讨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使得戒毒人员学得有用、有趣、有效。
【方案实施】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一)硬件准备。首先是大队与教育矫正中心充分联动,进行教室氛围改造,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形成功能齐全的传统文化基础设施。
(二)软件准备。成立以大队长为组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小组,并选派五名专兼职教师为组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大队长为此项活动划定原则及方向,负责方案的实施及效果校验,五名组员对戒毒人员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钻研探索生动有效的培训方式,并负责具体事务的实施。
(三)认真选材。教育小组通过和戒毒人员个别谈话了解到,戒毒人员传统文化水平不高,只对《三字经》《弟子规》等比较常见的读物有所接触。为找好对戒毒人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结合戒毒人员文化水平实际,选定《弟子规》为主要教材,并以《孝经》《论语》《了凡四训》《二十四孝》等不同经典读物作为补充,让戒毒人员在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中进行戒治,挖掘戒毒人员的内在潜力,增强戒治积极性,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首先在宿舍打造主题文化墙,张贴摘录经典名句,让戒毒人员随时可以看到,入脑入心;其次在教室制作传统文化主题黑板报;再次在习艺车间制作文化走廊等,全方位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帮助戒毒人员持续接受文化熏陶,达到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目的。
三、组织课堂化教学
一是组织戒毒人员集中学习,民警对《弟子规》《孝经》《论语》等经典读物进行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
二是组织戒毒人员研读经典典故启蒙,学习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底线;
二是组织戒毒人员进行课后研讨,答疑解惑,彼此鼓励影响。
通过系列活动,使戒毒人员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四、开展针对性的个别文化教育
民警制定个别谈话教育计划,根据戒毒人员情况不同来开展不同方面的教育谈话,以“仁”“义”“礼”“智”“习”“静”“勤”“恒”等主题进行谈话,对戒毒人员进行一对一辅导、指导,发现错误并及时指正、纠正,帮助戒毒人员重新建立价值体系,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五、组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组织戒毒人员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从影视作品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以历史典故的方式教会戒毒人员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收看《优秀传统文化讲坛》《中华孝道》《天下父母》等视频,让其懂得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增强戒毒人员学习兴趣和强化学校效果。
六、组织各种相关文娱活动
一是举办传统文化朗诵比赛、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活动。一方面对戒毒人员近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使戒毒人员因学到知识而感到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全体戒毒人员中形成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为荣的良好氛围,促进戒毒人员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二是每周进行
三是每周进行
七、落实学习笔记制度
组织戒毒人员将每天的学习成果落实在书面上,民警定期审阅,使戒毒人员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更加深刻;并挖掘戒毒人员中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加大培训力度,用好其特长,在戒毒人员中起到表率、标兵的作用。
【案例效果】
通过丰富传统文化载体,戒毒人员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乐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期间戒毒人员吵闹打架事件明显减少,对教育矫治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戒毒人员深刻认识并反思了自己以往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学会了换位思考、理智判断、理性选择,逐步形成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案例思考】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戒毒人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矫正和重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文化载体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所内小报、教育矫治网、电视机等多元文化载体,多搜集好节目,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所院文化建设中营造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二)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关怀。戒毒人员的教育效果是检验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戒毒人员有着曲折的人生经历,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所以教育还要循序渐进,注重引导和转变,并定期评估,否则教育矫治的效果可能会出现倒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变方案和措施。
(三)戒毒所是特殊的教育场所,—方面大多数戒毒人员是低学历甚至是文盲,另一方面又有极少数戒毒人员曾受过高等教育、有过较高社会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首先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个人生活中、工作中加以修炼,结合戒毒人员特点,传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要进一步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要重视发挥延伸帮教的作用,把所内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戒毒人员和亲属共同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提升教育戒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