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照管指导站巧用微信朋友圈加强照管对象的管理与互动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微信已经成为当下普及范围最广的聊天软件,微信时代使越来越多的后续照管对象加入了“微信大军”,他们也喜欢通过微信抒发情感、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微信之中蕴含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超过我们的想象,泰州后续照管指导站使用微信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分析研判、科学处置,有效地开展了工作。此案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加强对后续照管对象帮扶的案例,由泰州后续照管指导站提供。
【案例基本情况】
为了及时掌握后续照管对象的动态信息,泰州后续照管指导站民警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与后续照管对象实现了良性互动、动态更进,起到了适时提醒、沟通引导、帮扶救助、跟踪服务的积极作用。通过摸索总结,泰州后续照管指导站民警对各类动态信息进行了科学分类、合理处置,更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开展了解戒对象的后续照管工作。
使用微信和照管对象互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点赞鼓励。点赞是一种心理认同的表达方式。后续照管对象在朋友圈发布一些正能量的状态,指导站民警及时点赞鼓励,操作简单,不需要太多言语,就能拉近彼此之间距离,让照管对象感受到支持鼓励。
实例:后续照管对象顾某周末在朋友圈晒了一张与女儿在餐厅共进晚餐的图片,并分享了自己幸福的心情,泰州指导站民警刷屏后及时点了一个“赞”,并对顾某解戒回归后能经常陪伴家人,承担父亲应有的责任给予了积极评价。顾某表示以前欠女儿的太多太多,回归后一定要珍惜时光,承担应有的家庭责任。后续照管对象纪某一日中午在朋友圈晒了自己刚开工生产的钢制五金产品,可惜由于关键技术还未能完全掌握,出现了不少次品,有些灰心苦恼。泰州指导站民警及时地点了“赞”,并鼓励纪某只要决心刻苦专研就一定能够掌握技术要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纪某在民警的肯定和鼓励后表示有信心攻克技术难关。小小一个“赞”,是一份关注、一种肯定,它拉进了民警与后续照管对象的距离,建立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存在感和获得感。
(二)关心问候。“关心他人”在社会心理学中表现为“利他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人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所驱使。在利他者的动机中怀有内在酬赏的期望,也有很多是为了心里舒坦、愉快、满足,这一切虽然未得到任何物质的报酬,但却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许,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真正的内在酬赏。
实例:后续照管对象刘某,一日晚在朋友圈晒了一个医院打点滴的图片,泰州站两名民警都在第一时间询问具体情况,让刘某心里感受到一阵阵暖意。在得知该照管对象因受凉发热高烧后,指导站民警及时送上关心问候,并叮嘱春天气温变化较大,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刘某在民警问候叮嘱后表示:没想到解戒后民警还这样关心我,谢谢关心。朋友圈里的一句问候、一个叮嘱是一份关爱,也是一份家人般的亲情,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三)友情提醒。友情提醒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不是强制性命令式的,而是通过告诫的方法从旁指点,引起后续照管对象的注意。
实例:某日中午,阳光灿烂,后续照管对象陆某在朋友圈晒了两张自己的爱车图片,并表述正在给自己的爱车打扫卫生,心情极好。民警刷屏后先是对陆某的爱车点了“赞”并评价斯巴鲁的车很好,陆某开心之余不忘回复民警“见笑,车两年不开有些旧了。”,民警在交流中及时友情提醒,车子虽好,但现在解戒人员回归后三年内不能申领驾照,千万不能无证驾驶,更不能酒后驾驶,做违法的事。陆某在民警的友情提醒后表示一定牢记民警劝告提醒,决不无证驾驶,更不酒后驾驶。通过友情提醒,陆某在洗擦爱车的同时更意识到自己暂时还不能驾驶爱车,减少了无证驾驶的风险,更意识到民警的友情提醒是对后续照管对象的一种爱护。
(四)教育引导。有效的沟通能满足彼此交流的需要,使人们达成共识,更多的合作。在交流中彼此建立信任,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形成正能量思想。
实例:一周末深夜,二十几岁的后续照管对象佘某兴奋之余在朋友圈晒了在KTV与朋友喝酒K歌的图片,并表述夜生活很丰富、很high!,民警刷屏后及时教育叮嘱,夜生活要有度,更不能经常随意进入娱乐场所和社会闲杂人员过多的交往,以前就是吃了这些人的亏,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佘某表示回来后,很多以前的朋友都联系自己表示要一起“放松放松”,一次又一次的“盛情邀请”让自己无法拒绝。民警通过私聊的形式对佘某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和叮嘱:学会拒绝和慎重交友是远离毒品的关键,一定要吸取以前的教训,拒绝“盛情”,减少甚至避免与社会闲杂人员过多交往。面对民警的反复念叨,佘某表示知道民警是为自己好,清醒地意识到了别人的“盛情邀请”是一种诱惑更是一种万劫不复的危险。
(五)跟进处置。朋友圈的状态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个人的思想状况。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实例:一日中午照管对象纪某在微信朋友圈放狠话,要去常州找前妻算账。泰州站民警发现这一异常信息后立即与纪某取得联系,得知年后刚刚解戒回归的纪某发现老家的房子早在自己强戒期间就被其前妻擅自卖掉并带着女儿跑到常州重新买了房,气不打一处来的纪某无法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泰州站民警立刻驱车前往兴化找到纪某,仔细询问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纪某与前妻子因琐事发生口角一时冲动离了婚,属于“激情”离婚,两人并无根本性矛盾,纪某离婚后想到房子的事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遂产生了报复的念头。指导站民警及时地进行了思想疏导并告知纪某婚姻存续期间买卖的房产仍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并且其妻卖房买房的初衷也是为了女儿将来接受更好教育。纪某听了民警耐心的教育劝导之后,情绪得到了平复,并保证自己一定痛改前非,争取重新获得妻女的原谅接纳。民警对异常信息的及时跟进,及时化解了照管对象的家庭纠纷,减少了社会矛盾。
【案例思考】
微信平台的合理使用,能够让“天涯”变成“咫尺”。微信平台具有私密方便、信息资源丰富鲜活等特点,让后续照管对象敞开心扉。
微信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下一步,我们将增添微信公众号,让禁毒变得生动活泼,以图片报道、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实时推送,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有的放矢开展禁毒宣传、思想教育。后续照管对象拿起手机就能看、能学、能交流,增强禁毒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