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闭消极型戒毒人员牛某的综合教育戒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牛某,男,35岁,离异。2016年9月,因吸食“冰毒”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并送至洛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戒。期满解除后回家三天再次复吸,于2018年8月再次被公安机关查获送至洛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入所后不久又因患脑炎住院治疗15天,心理上和身体上的连续打击,使牛某出院后情绪极端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并伴有经常性的头晕头痛,大队作为重点人员进行管控并开展综合教育戒治。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牛某心理行为特点分析
1、个别谈话反馈信息
通过对牛某的个别谈话教育,牛某心理严重自卑自闭,长期抑郁焦虑,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及命运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感。
2、牛某心理行为的具体表现
经诊治,牛某的脑炎已经痊愈,但心理上对药物产生依赖,加上患病后身体虚弱,认为自己不吃药不行,把晚上睡眠不好、偶尔的头晕等所有康复期的一些正常反应都与自己的患病关联,充满残云愁雾的悲观情怀,多次要求就诊,并以此为理由拒绝参加正常的教育学习和康复训练。加之牛某家人也不原谅他的复吸行为,对其不管不问,导致牛某情绪极端低落,每天封闭自己不与人沟通,有时还躲在角落独自流泪。
二、对牛某进行教育矫治的具体做法和步骤
1、及时就医,打消思想顾虑。警察两次带他去医院就诊复查,复查结果显示他脑炎已经痊愈,进入正常的康复阶段,接诊大夫也如实的跟牛某分析并告知了他的病情,牛某情绪有所好转,但是,牛某还是反复找警察反映自己经常犯病,睡眠情况也不好。于是警察又在所医院为其开了一些辅助药物,按时服药后状态有所好转。
2、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对牛某行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确认牛某存在一般性心理问题,随后对其进行了心理辅导,引导其采取情志转移法等心理调适方法进行心理调适后,牛某反映自己的病情有所缓解,睡眠也有所改善。
3、合理安排作息,生活给予关心。牛某大病初愈,体质较弱,常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按时吃饭,针对这种情况,警察要求他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就餐、适当锻炼。一段时间后,牛某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了较明显的好转,对抗情绪有所缓解,主动请求参加正常的劳动和训练。
4、调动生活热情,适当安排劳动。牛某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属于二次强戒,对戒毒环境比较熟悉,因此警察结合教育大队的工作性质,安排其协助班组长管理新入所戒毒人员,做好传帮带,为其创造展示才华的平台,有效调动了他的生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每次打扫卫生、训练学习都刻意分配给牛某一定的区域任务,让其负责组织,每次他都能细心圆满的完成。一段时间的积极劳动,牛某的心理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基本上恢复了正常。
5、捕捉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牛某做事较慢但比较心细,警察都在适当的时机对其进行了表扬和鼓励,牛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在不断的增强,情绪越来越好,戒毒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
6、因势利导,使其认清毒品危害。在牛某情绪慢慢好起来之后,警察适时开展了谈话教育,强化法纪、道德意识,引导他回顾自己的吸毒经历,谈到吸毒危害时,他深有感触的说:“吸毒是一条死亡之路,是一条绝路,现在想一想,自己吸毒期间,过的是一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自己做的那些事,根本就不是人干的事,自己时刻都在违法并危害着社会却浑然不知,认为自己被决定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是公安部门跟自己过不去,对警察抵触情绪那么大,每当想起这些,我都感到无地自容,现在对吸毒行为非常后悔,也更加坚定了戒毒的决心和信心。”
7、帮助其与家人取得联系,强化家属帮教作用。此次强戒是因为牛某出所后三天再次复吸,这样的行为深深的伤透了其父亲的心,入所后家人拒绝与其联系,牛某患病期间以及出院后打亲情电话其父亲都拒绝与他联系,后来其父亲还给所里写了一封长达十几页的书信,称牛某对家庭、对亲人造成巨大伤害,对其已经彻底绝望,不想再管他。警察及时与其家人沟通,强调获得家庭支持对戒毒人员成功戒毒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督促牛某通过认真悔过取得家人的谅解,并与家人签订《家属帮教协议》。浓浓的亲情催生了他的希望、温暖了他的心房,有效稳定了思想情绪,改变了精神面貌。
经过一个多月的教育戒治,牛某虽与其他健康人群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和刚出院时相比,已有明显的改善,头疼头昏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身体各项机能向好,身体耐力、柔韧性、协调性、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都有所增强。最重要的是唤起了牛某参与康复训练、积极戒毒的内动力,连续系统的康复训练让其尝到了训练苦中有乐,感受到阶段训练成果的获得感,增加了康复训练热情。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牛某的思想逐步稳定,法纪、道德观念有了很大提高,作风纪律、精神面貌上都有了较大改观,重新树立了戒除毒瘾、追求美好新生活的信心。
【案例思考】
一、找准原因是关键。通过阅读档案资料、找知情人了解情况,掌握戒毒人员基本情况和行为特点,找准难戒治原因,再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戒毒教育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二、注意倾听是找准突破口的主要方式。倾听是我们获取戒毒人员详细信息资料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施个别谈话教育的时候,往往是教育的多,倾听的少,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无法掌握更详细的信息资料,找不准戒毒教育的突破口,盲目的实施戒毒教育,就不会获得更好的戒毒教育效果。
三、利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对戒毒人员表示尊重可以更好地拉近与戒毒人员距离。如果我们的教育对象在认真的陈述着自己的经历,警察没有回应,教育对象的情绪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就不会再认真的讲下去,使谈话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状态,无法取得更好的谈话教育效果。因此,在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的时候,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对教育对象的尊重,营造更加和谐的个别谈话教育氛围,会取得更好的戒毒教育效果。
四、要将心理健康辅导与戒毒教育相结合。戒毒人员由于长期吸食毒品的原因,大多数人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问题,如性情暴躁、自控能力差、性格偏执和自私等,对这些人实施教育时,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戒毒教育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有机的结合心理健康辅导教育进行戒毒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要时,可以先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调适,待其心理健康状态趋于正常时,再进行一系列的戒毒教育工作。
五、对戒毒人员要因人施教。不同的人心理状态、文化素养、接受能力和戒断状态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戒断状态下,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也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戒毒人员实施戒毒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戒治对象的实际状态,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因人施教,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