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施精准帮扶提升戒治质量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在新形势下,社会延伸与所内教育同等重要,把戒毒工作向所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是戒毒工作的新格局,是将戒毒工作打造成为社会创新治理重要窗口的积极探索,是检验戒毒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客观、真实、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列入广西司法行政戒毒康复结对帮教千人计划人员,以下简称解除人员)回归社会后戒断率、复吸率等情况,为提高教育戒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在戒毒局的指导下开展了历时34天的调查,地理位置横跨广西和广东多个城市,从高楼林立的市区走访到依山傍水的乡镇,从人声鼎沸的闹市走访到人烟稀少的荒村,最终顺利完成回访任务。
【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在某镇回访调查中,有两名康复人员借故不配合回访,导致回访工作未能正常进行。与某镇戒毒康复中心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后,该戒毒康复中心积极协调,帮忙联系这些康复人员,对他们进行谈话教育与邀约,最后两名康复人员均同意配合回访。经谈话了解,两名康复人员想考驾驶证,需要三年的尿检证明,两人对尿检起始时间不了解,对相关政策不熟悉,导致出现误解,两人认为这是在刁难他们,故不配合与此相关的工作。
在另一市某镇回访中,一名康复人员手机号码过期,联系不上,也无近亲属联系方式。与当地村委工作人员联系后,得知该康复人员年纪较大,身体残疾且行动不便,单独一人在村里居住。并且,该康复人员以前长年吸毒、交友圈不健康、与社会脱节,同时在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不敢也不愿招收有吸毒史的工人,导致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后融入社会难、就业难,解除人员易陷入“吸毒-戒毒-再吸毒”的恶性循环。因吸毒问题,他与家人关系较差,平常并不联系,该康复人员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其改善与女儿的关系。
在广东某镇回访时,康复人员李某在这打工,因工作当月不方便回户籍地戒毒康复中心进行尿检。如果回到户籍地尿检,不仅路途遥远,而且他这段时间的收入会受到严重影响,于是询问我们是否能够现场帮他尿检,并与户籍地戒毒康复中心沟通尿检事宜,这次不用再回到户籍地尿检。
二、实施精准帮扶
(一)找准堵点,拆掉帮扶“隔心墙”
针对这两名康复人员想考驾驶证的需求,我们与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实施“精准”帮扶,向他们普及相关政策,明确起始时间,消除误解,拆掉“隔心墙”,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考驾驶证的问题。两人非常感谢工作人员和我们对他的帮助,他们以前总以为是工作人员在为难他们,现在了解情况后才知道是误解,两人表示一定会按时按要求来尿检,遵守社区戒毒规定,争取早日戒除毒瘾。
(二)找准痛点,打通帮扶“连心路”
针对康复人员想改善与女儿的关系,我们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疏导不良情绪。由康复人员扮演其女儿,现场进行场景模拟,通过场景模拟来加深他对心瘾的认识,帮助他设身处地地理解女儿的想法,为改善两人的关系做好铺垫。然后,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与其女儿进行电话沟通,说明该康复人员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戒毒的相关知识,并且该康复人员戒除毒瘾需要她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她能够来看望该康复人员。最后,其女儿同意来看望该康复人员,逐步改善两人的关系。“我以为离开强制隔离戒毒所,就和这个地方没有关系了,没想到所里没忘记我,没放弃我,还继续帮助和关心我,感觉我就像风筝一样,即使飞得再高,线的另一头还连着所里。”该康复人员感动地说到。
(三)找准阻点,共画帮扶“同心圆”
在了解康复人员回家尿检“难”的实际情况后,我们与其户籍地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联系,说明该康复人员李某的实际情况,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最后,戒毒康复中心同意此次做法,但需要发送我们持有工作证对李某进行尿检的照片给他们。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得知李某的情况,告诉我们这是大部分外出打工的解除人员的“烦心事”,也是后续照管和帮扶工作中不顺畅的一个地方,能够异地尿检既可以对康复人员进行跨地域管控,也可以帮助康复人员解决经济收入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持操守。于是,我们把整理好的异地尿检的成功案例和相关做法告知李某,建议他准备好材料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沟通协调,同时与户籍地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和沟通,办理相关异地尿检手续。李某表示非常感谢戒毒康复中心和我们对他的帮助和关心,他会继续坚持戒毒,把毒瘾戒掉,不让关心帮助他的人失望。
【案例思考】
如果戒毒工作只注重所内,没有将戒毒工作与社会相衔接,康复人员回归社会时在融入社会时就会遇到信息不畅、就业起点低、家庭地位低、社会信任度不高等许多困难和问题,导致前期构筑的信心丢失,增加复吸的风险。对康复人员进行精准帮扶是个系统工程,单靠某个单位,某个家庭,某个个人很难能够了解到解除人员的真实需求并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戒毒场所、家庭、社会、个人的共同发力,建立后续照管工作机制,开展戒毒回归人员走访帮扶,持续不断地引导戒毒人员提高净化交友圈的能力、防毒拒毒的信心和决心,提升戒治质量。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专业授课正认知
以“康复人员座谈会”、“6.26禁毒日”等为契机,邀请戒毒所民警、戒毒康复中心业务能手对解除人员及家属讲解禁毒知识、毒品危害、戒毒康复常识、防止复吸等知识,并充分利用相关微信公众号、“后续照管群”及时发布禁毒戒毒常识、戒治动态、帮教方法等内容、推送心理小短文,帮助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实地走访赢支持
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或戒毒所民警每月家访,与康复人员家属交谈,了解帮教情况,讲解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帮助家属发现在平时交流沟通中的问题,鼓励他们做好解除人员的榜样,克制情绪,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帮助他们重建家庭支持系统。
三、心理疏导转思想
针对康复人员负面心理及与家属情感对立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安排年龄相仿工作人员与其聊家常、谈打算,通过积极的关注、倾听和共情,消除抵触情绪,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另一方面,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沙盘互动”、团队辅导、心理咨询,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放下心结和顾虑。
四、技能培训添信心
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爱心企业的沟通协调,根据自愿原则和实际情况,联合开办“对口单招”技能培训班,培训合格后,即可到“对口”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