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瑜伽运动助力康复训练的成功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禁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把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教育戒治科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一体化、整体化、实体化的运行。甘肃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结合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工作实际,在特色项目中医按摩的基础上,针对女性戒毒人员的身体和生理构造,创新开展了瑜伽运动,以帮助戒毒人员缓解由于吸毒所产生的躯体损伤和心理损害。瑜伽通过提升意识,帮助戒毒人员充分发挥潜能,改善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项让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李某,女、41岁、中专学历、1999年开始吸食海洛因,已有20年以上吸毒史。从小家境优越,父母宠爱,生活无忧无虑,曾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由于交友不慎加上自制力差,在毒友的怂恿下,最终沾染上毒品,曾因吸毒多次被强制隔离戒毒。2019年3月被送入戒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入所时因多年吸食毒品诱发多种慢性疾病,经常胃疼,有明显的药物依赖,伴有较为严重的焦虑和睡眠障碍,身体状况较差。收戒后对戒治生活非常抵触,戒治意愿消极,无故不参加所内组织的教育学习、康复训练、康复劳动等戒治活动。一味的想着用钱来购买服务,她想通过付费让其他人员帮助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一直申诉自己是被冤枉的,身份意识不明确。
根据戒毒人员李某的实际情况,首先通过心理测试量表结果,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促使其转变消极态度,改变错误认知;强化对其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落实好互监管控。其次,针对李某曾习练过舞蹈的优势,针对性的对其开展瑜伽康复运动。通过国民体质测试结果,体育指导员根据其身体状况开具运动处方,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考核,开展视频教学和指导员督导习练相结合,使戒毒人员李某了解瑜伽、掌握瑜伽,喜爱瑜伽,逐渐在瑜伽康复训练中释放了心中的负性情绪,逐渐找到自信,开始变得阳光、开朗,乐于与她人交流,人际关系也明显改善,戒治目标越来越明确。
二、确定教育矫治方案
(一)开展课题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视频自学。为培养李某对瑜伽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瑜伽文化的氛围,邀请专业老师对包括李某在内的30名戒毒人员进行瑜伽文化的宣传教育,使李某更好地了解瑜伽,并产生对其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每周周末进行瑜伽视频观看,在充分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接下来的实践课程。
(二)制定瑜伽学习计划
根据戒毒人员李某的身体情况和康复训练计划,以瑜伽基础十二式为启蒙。
瑜伽基本动作十二式:
祈祷式做法、展臂式做法、前屈式做法、卧蝴蝶式做法、眼睛蛇式做法、鸽子式、婴儿式、骑马式(新月式)、山岳式(顶峰式)、下犬式、鱼式、猫式。
瑜伽动作柔和舒展,穿插着各种技巧。一般来讲,练习瑜伽的动作要徐缓舒畅。同时,瑜伽很重视冥想,以及呼吸与动作的和谐配合。这就要求李某要从焦虑的情绪中慢慢缓和下来,感受瑜伽带给人的平静和安宁。
瑜伽练习课表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7:00-- 7:40 |
冥想 |
祈祷式 |
卧蝴蝶式 |
鸽子式 |
骑马式 |
下犬式 |
鱼式 |
14:30- 16:30 |
|
|
|
|
|
多媒体教学、自学 |
多媒体教学、自学 |
20:20- 21:00 |
展臂式 |
前屈式 |
眼镜蛇式 |
婴儿式 |
山岳式 |
猫式 |
十二式 |
(三)前期筛选工作:
1.李某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58.75
其测验结果为焦虑水平略高于正常范围内,属于轻度焦虑反应。
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对此大队心理咨询师在其瑜伽习练中途放松休息时,借助瑜伽动作进行交流,乘其不备让其倾诉所有的困惑和所担心的事情,并给予其相应的解答和开导,几次下来,通过心理测试自评量表显示,李某的焦虑症状明显改善。
2.练习前李某的体质测试情况:显示结果(不合格)
测试 项目 |
肺活量 |
仰卧起坐 |
台阶实验 |
闭眼单脚站立 |
选择反应时 |
纵跳 |
握力 |
坐位体前屈 |
成绩 |
1990 |
18 |
66 |
11 |
1.8 |
20 |
21 |
9.9 |
评价 |
不合格 |
表一瑜伽学习前运行显示:
练习方向 |
协调性 |
灵敏性 |
柔韧性 |
平衡性 |
器械运动 |
中 |
低 |
低 |
中 |
通过器械康复训练显示,李某在协调性、灵敏度、柔韧性、平衡性方面都较为低,显示身体机能各个方面较弱。
(四)组建瑜伽兴趣小组
组建瑜伽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组织戒毒人员瑜伽爱好者一起进行系统学习。并且在休息之余进行交流学习,积极展示自己所学,分享个人感受和体会。这样既可以促进戒毒人员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可以加强个体的仪式感、荣誉感和参与度,使其融入到集体之中。在刚加入兴趣小组之初,李某反应平淡,很少与其他戒毒人员交流所学内容,指导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借助其文化程度较高的情况,及时与包控民警沟通,调整了教学计划,让其担任学习助手的任务,鼓励李某课后可以多指导其他戒毒人员学习,负责视频的播放和课程的进度等,一周后民警发现李某的参与度提高,对瑜伽学习的热情也开始提升了。
(五)每周考核,促进练习
大队领导和负责民警督促戒毒人员按照训练计划每日进行练习,每周就习练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及时公布,系统的学习、习练、考核提高戒毒人员李某练习的积极性。考核具体通过:单人考核:考查戒毒人员对瑜伽动作是否掌握,以及瑜伽动作是否达到标准并内化于心。搭档考核:两两合作的瑜伽动作需要戒毒人员的默契配合,此项内容主要考察戒毒人员的配合程度和动作的一致性。团体整齐度:瑜伽练习的目标之一为团体展示习练成果,有助于戒毒人员积极参与,也能带给戒毒人员成就感。理论知识问答:瑜伽的学习不仅要注重各分式动作的练习,更要了解瑜伽平衡、适度的理念,把这种理念运用于戒毒生活之中。
在考核过程中,结合李某小时候学过舞蹈,有一定的舞蹈功底情况,民警特意对李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引导李某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并在第二天的课程中为其他戒毒人员教学。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李某学习的积极性,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起来,更愿意和民警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六)组织训练成果展演
大队瑜伽兴趣小组利用所内的文艺汇演、康复训练项目展示之际,在全所范围内进行了集中展示,在全省康复运动项目展示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李某参与习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也从瑜伽康复训练中得到了很多的认可和满足,戒治信心与身心健康也在此过程中进行重塑。在文艺汇演中,李某和其搭档在主位的位置展示了自己学习后的成果,场下观众反响热烈,下台后李某向民警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表明自己好像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觉得自己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感谢民警对自己的不放弃、不抛弃的帮助。
三、训练效果及评价
练习后体质测试情况结果:优秀
测试 项目 |
肺活量 |
仰卧起坐 |
台阶实验 |
闭眼单脚站立 |
选择反应时 |
纵跳 |
握力 |
坐位体前屈 |
成绩 |
3388 |
36 |
74 |
12 |
0.45 |
15.6 |
29.5 |
27.3 |
评价 |
优秀 |
表二瑜伽学习后运行显示:
练习方向 |
协调性 |
灵敏性 |
柔韧性 |
平衡性 |
李某 |
高 |
高 |
高 |
中 |
【案例思考】
一、结合戒毒人员李某的身体状况,在习练瑜伽过程中始终遵循安全第一、循序渐进、区别练习的原则。并且要重视前期热身准备工作,避免训练期间出现安全问题。
二、习练瑜伽可以改变戒毒人员的体质,有效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缓解戒毒人员滥用毒品引发机体慢性中毒的损害,并且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抗压解疲劳,减轻焦虑、抑郁、烦躁、自卑、情绪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传承创新,形成品牌。在瑜伽前期学习之后,持续推广,将瑜伽文化与戒毒康复相结合,创新戒毒模式。让戒毒人员感受到瑜伽文化,激发戒毒人员的戒治信心,为实现戒毒人员重塑自我、走向新生创造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