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对临解除女性强戒人员开展聚焦人际技能训练的康复行为预演团体教育矫治案例

对临解除女性强戒人员开展聚焦人际技能训练的康复行为预演团体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工作最重要的目标即为帮助强戒人员戒除毒瘾,降低复吸率以至不再复吸。所内调查发现,90%以上的强戒人员表示,出所后复吸的风险主要是毒友的引诱及不吸毒人员的不接纳。针对女性成瘾者的研究发现,她们大多童年缺乏家庭温暖,父母对其关注不多,因而对亲密关系的寻求往往转向家庭之外,更容易受到不良朋友的影响。大部分女性戒毒人员在戒毒出所后,由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加上吸毒经历,常常遭遇社会排斥——一方面“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另一方面感到“没有人愿意和吸毒的人交往”——因而极易选择与之前的毒友再次接触,发生复吸。同时,因吸毒史造成的污名化,以及社会性别因素对男女道德规范约束的差异,女性戒毒者常感受到更多来自亲友以及邻里的排斥和孤立,体验到“家人和亲友的怀疑、疏远和不信任”,进而引发个体抑郁、焦虑以及孤独等负性的情绪。由于女性戒毒者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且社会支持系统匮乏,导致其往往选择通过复吸来逃避痛苦。

缺乏社交技能直接增加了女性戒毒者在戒毒出所后的复吸风险。因此,本训练计划通过对女性强戒人员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提升其社交技能,使其在戒毒出所后面对“毒友”的引诱时可以有效拒绝,同时能够进行积极的人际互动,建立健康、正常的人际关系,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为其降低复吸风险建立多一层保障。

【案例基本情况】

本案例包括10名强戒人员,均为女性,吸食冰毒。最大的51岁,最小的26岁,平均39岁。小学3人,初中4人,高中2人,大专1人。北京籍3人,外省籍7人。10名强戒人员均从始至终参加活动,没有脱落。其中高某为本次团体活动的助教,之前曾参加过一期该主题团体活动。

团体领导者为所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

方案制定:

确定团体治疗目标:从人际技能入手,以团体心理干预的形式,通过高危风险情境下行为预演的方法提升女性强戒人员的社交技能,以期其出所后可以发展更多良性社会互动,有效拒绝毒友引诱,进而降低复吸风险。

(二)团体计划:共10个单元,每个单元2小时,每周开展一个单元的课程,治疗周期为10周。团体设计围绕人际技能,主要包括有效沟通、提出要求、适当拒绝、处理批评和想法管理等主题,每个主题开展一到两个单元活动,治疗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角色扮演、认知改变、强化、肯定训练及放松技巧等技术,首先是介绍主题内容,然后结合戒毒实际开展情景演练,最后将课后行为训练贯穿整个戒治期。

评估方法:团体治疗采用的评估方法是《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UCLA孤独感量表》、《DSQ苯丙胺渴求量表》、《人际愉悦度量表》、《焦虑-抑郁-压力量表(DASS-21)》、《女性戒毒人员社会排斥量表》的前后测量以及成员的现实表现和民警及其他强戒人员的反应。

实施情况:

(一)第一个主题:识别风险场景,包括一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促进团体成员彼此认识、了解团体基本内容并识别与复吸有关的社交因素。首先领导者带领大家进入安静时间,将成员注意力拉到此时此刻,迅速进入活动状态。接下来的热身活动抛球让成员放松了下来,团体中有了欢声笑语。自我介绍环节让成员之间彼此更加熟识,尤其是彭某介绍自己是一个热心但不合群的人时,成员们露出了理解支持的神情,彭某的自我暴露也拉近了她和其他成员的距离。领导者介绍了该团体的目标及对成员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与成员共同探讨复吸的社交因素。最后为成员发放识别风险诱因材料:什么时候我最容易受引诱去使用毒品,包括三个问题:哪些人/社交场合会让你最容易受诱惑去使用毒品,哪些人际/社交情境让你感到有压力/痛苦,或其他负面情绪,哪些关系的维系/建立对你来说是最富有挑战/最令你挫败的。成员分组讨论,并就当上述情况出现时,成员可以做什么来改变或避免这些情况再次讨论,成员的参与度很高,毒友的邀请、亲人或曾经的好友不信任、沟通不畅等是大家公认的复吸的影响因素。而远离毒友圈、与亲人能够实现接纳理解及建立良好的朋友圈是成员普遍认为对戒毒有效的应对措施。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对这个团体接下来的活动充满了期待。领导者要求成员回队后继续就讨论的话题补充完善。并再次在安静时间中结束本次活动。

(二)第二个主题:有效沟通,包括倾听、情感支持和表达与自我表露,共两次活动。

这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教会成员如何有效沟通,包括如何倾听,如何清楚地自我表达。每次活动前都会利用安静时间带成员进入团体,利用热身活动活跃氛围。活动中领导者与成员共同探讨倾听的重要性及表达倾听的方式。练习环节将所有成员分成内外两圈,两两相对而坐,结合领导者提供的话题轮流讲述,听的人在规定时间内要充分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眼神接触等表达自己在认真倾听。成员普遍反应,好久没被这么认真倾听过,更没有那么耐心的去倾听别人,感觉两人的关系一下子就变得更亲近了,无交集的两个人也好似多年好友,被倾听时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觉。领导者向成员介绍了沟通的三种形态:被动式、攻击式、肯定式沟通,及有效沟通和表达理解的步骤,通过练习帮助成员更多的应用有效的沟通方法,找出以往沟通中不适宜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能力。刘某是成员中最小的,她说自己以前只管自己高兴就行,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走上社会屡屡受挫,最终用毒品麻醉自己,她说如果早懂得这些,或许就不会吸毒。

(三)第三个主题:提出要求,包括DEARMAN技能和GIVE技能、FAST技能,共两次活动。

这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成员学会提出合理要求,在不伤感情,不伤自尊的前提下更好的实现个人诉求。DEARMAN技能中DEAR是提要求的具体步骤;MAN是提要求应该持有的策略和态度。GIVE技能指用一些一以贯之的品质(或技能)来表达自己沟通的意向,从而保证彼此双方不伤感情。结合具体场景开展练习,在讨论环节,高某说“刚才练习时,我对一个以前合作过的不吸毒的朋友说:我已经深刻感受到吸毒就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决定戒毒,过正常人的生活,以前咱们合作生意时能够相互配合,效益很不错。我觉得我们两个人再次合作,一定会比上次合作时效益更好,因为现在网络发达,平台很多,销售渠道更畅通。我想要再次与你合作,你愿意吗?对方很容易就答应了。”刘某说“练习时,我是笃定不答应她的,想着不管她说什么我都拒绝,但是刻意拒绝不久就动摇了,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而且态度温和,我竟被说服了。”

FAST技能是一类自尊的有效技能,即让我们提要求的时候不必低三下四,要不卑不亢。对于吸毒女性,为了获取毒资,往往会放弃尊严,久而久之,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如此,她们这种放低自我的状态对社交并无益处。练习过程中,可以看到有些成员会刻意的挺直后背,打开双肩,她们说:“这么说话,感觉自己都正常了,跟对方是同等的。”

(四)第四个主题:适当拒绝,包括一次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帮助成员思考哪些人目前在使用或者可能向她们提供毒品,练习使用拒绝技巧来婉拒毒品供应者。为成员发放练习适当拒绝卡,并分组练习。一个人扮演毒品提供者,尝试用三分钟的时间去说服另一个人再次吸毒,扮演拒绝者唯一能说的话只能说“不”。拒绝对吸毒人员来说是很难的,但在这种不给理由的直接的拒绝练习中,提高了她们承受尴尬的能力,也让低一些强度的拒绝变得有可能。正如夏某说“我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干脆的决绝的拒绝毒品,所以对方也能够很快把我拉下水。”扮演毒品提供者的高某说“其实拉毒友吸毒是很容易的事,稍有诱惑他们就会把持不住,但是刚才夏某态度坚决、眼神中都透出拒绝的状态,让我慢慢打消了跟她一起玩的念头,其实如果对方真的拒绝,我们也不会非得拉着她,但凡被拉下水的,都是自己漏出犹豫的态度,才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五)第五个主题:处理批评,包括处理批评的方法和痛苦关照和光柱技术,包括两次团体活动。

本主题主要学习并掌握如何应对引发个体强烈负性情绪的批评;掌握必要的放松技能,用以缓解批评带来的负性情绪。本主题的核心课程包括领导者向成员介绍处理批评的方法,包括接受回馈和给予回馈,分组练习内容为从第一次团体活动中“什么时候我最容易受诱惑去使用毒品”中选择一个自己被批评的情景,运用学到的处理批评的技能开展练习。成员对这样与自己实际结合紧密的场景的练习比较投入,感受也比较深刻,都能够反思自己在批评别人时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在接受批评时不够虚心、最后导致问题扩大化。在渐进式肌肉放松、痛苦关照和光柱技术中,成员获得了很好的放松,批评别人前的愤怒和被批评后的委屈等负性情绪得到弱化,尤其是成员对光柱技术反应较好,可能跟女性的感受力强有关。

(六)第六个主题:想法管理,包括一次活动。

本单元目的在于教导团体成员如何管理让自己无法发展、参与社交的想法,并将想法矫正。领导者首先介绍想法管理,分析不是事实导致我们产生了情绪和行为,而是想法,因此管理好自己的想法,就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要求成员完成《不合适的想法》讲义,列出一些可能导致她拒绝毒友诱惑、建立健康社交圈子及解决人际冲突或修复关系的不合适的想法。并列出管理这些不合适的想法的办法。

(七)第七个主题:回顾与结束,包括一次团体活动。

本主题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馈,巩固整个课程中学习的技能。成员谈在整个团体历程中收获颇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也在戒治路上看到了一丝光亮。整个团体过程中,成员之间的暴露、支持和鼓励,也让大家感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人际体验,对以后的戒治奠定了基础。

【案例思考】

(一)案例效果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看出,参与戒治的强戒人员在人际技能、情绪及渴求感方面有显著改善;强戒人员自己评估在与人沟通、拒绝毒友及与正常人群交往方面学到了积极经验,对出所后戒毒有很大帮助;队内民警及其他强戒人员认为参加戒治的人员回队后沟通能力增强,有了是非观念,在拒绝不良关系方面态度更加坚定,也能够更好地与其他人员交流。

(二)案例思考

1、团体产生的效果是多方面的。虽然该团体目标是降低复吸风险,但疫情防控背景下,强戒人员的情绪受到影响,易发生人际冲突,该团体在达成既定目标的情况下,还稳定了强戒人员情绪,改善了人际关系,对维护所管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2、人际技能的改善有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吸收消化,不断强化。该团体中有一名成员曾参加过该主题团体,也有了一些改变,但再次参加时,无论是自身感受,还是领导者观察到的变化,都是突飞猛进的,所以对人际技能训练,不能急于一时,需要领导者后期跟进,比如定期的回访。

3、一个小团体的人际技能改变,对整个大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个小团体成员在队内与他人交往中,更会表达自己,更会倾听他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身边的人,对队内整体氛围改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4、人际技能的改善,也强化了戒毒动机。该团体所选成员均有了一定戒毒动机,但有些人的动机并不稳定,训练过程中,当成员有了更强的能力拒绝毒友,有了更多的技能与不吸毒朋友沟通,她们的戒毒动机、戒毒效能感均得到增强。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