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帮助疫情期间临解戒人员霍某安全回归的衔接帮扶案例

帮助疫情期间临解戒人员霍某安全回归的衔接帮扶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霍某,佛山人,男,54岁,已婚,育有一儿一女,父母健在,与妻子儿女同住。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戒毒人员霍某出现了疫情应激反应,伴随焦躁不安的情绪,容易发怒;情绪低落,常常独坐在一旁发呆,对疫情相关的信息特别敏感,逃避日常教育矫治;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常有多梦惊醒的现象;行为异常,反复洗手,挑剔环境卫生,听到疫情消息会坐立不安,心慌烦躁。民警与霍某及其联帮小组成员谈话,深入了解霍某的情况,根据霍某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疫情状态制定了危机介入策略和计划。

【案例基本情况】

(一)分析问题,制定介入计划

经过民警与霍某进行谈话,了解到霍某近期出现情绪、行为等变化的原因:1.霍某处在回归指导期,即将解戒,他通过电视、新闻广播等途径了解到家人处在疫情地区,非常担心父母、妻子及儿女的身体健康状况,忧虑他们不懂得保护自己;2.霍某即将解戒出所,但外面的疫情形势还是很严峻,全国各地都采取人员限流、封闭管理,担心交通不畅通,同时,对病毒防护了解不多,也没有口罩等防护工具,担心自己解戒回家的路上会被病毒感染。

根据霍某因担心家人、自己解戒途中安全等而出现的情绪、行为异常的问题,民警和心理咨询师组成联席帮扶小组,以“及时处理、输入希望、提供支持”为原则,有针对性地去满足在疫情之下的需求和消除临解戒人员应激反应,确保他们从回归指导区到社区之间的衔接帮扶工作安排妥当,平稳过渡。其一,帮助胡某正确认识疫情,缓解疫情带来的情绪波动的应激反应;其二,协助其了解家中亲人的情况,舒缓他的担心和不安;其三,联系霍某所在地禁毒部门,做通他的衔接帮扶工作,消除他在疫情下解戒的担心;其四,为其提供防护知识和防护工具,解除他的担心和恐惧,为他解戒回家路上提供支持。

(二)情绪疏导,建立心理防线

民警通过联系心理咨询师,针对霍某目前存在的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和行为异常等症状,为其开展情绪辅导工作。心理咨询师通过引导霍某正确认识自身临解戒的状态,引导其正确认识情绪波动带来的利与弊;向其介绍本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情况,逐步强化他对疫情的正确认知;向其提供情感支持,做好防疫正向心理引导,增强他应对疫情的信心。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辅导,霍某的不安、焦躁等情绪等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也进一步认识到信心是防治疫情的良药。

(三)教育支持,坚定防疫信心

通过开展疫情形势、新冠病毒认知与预防、法律常识、运动与康复、心理健康等课程为霍某提供教育支持,提高对疫情的认识和服从管理的自觉性,提升应对能力,培养其自主能力。霍某表示对这次疫情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效地增强自我防范和防护意识,坚定了防疫的信心,“其实这个病毒也没那么可怕,即使身在疫情地,只要做好防护措施,配合政府安排,也不会被感染”。

(四)情感支持,帮助定心

民警通过组织霍某与家人拨打亲情电话的方式,让其充分了解家中的情况,以亲情支持来缓解临解戒人员的不安与担心,引导霍某正面积极面对当下。霍某通过亲情电话了解到家中一切都好,当地政府已经做了积极的防护措施,并不是其想象中的断粮缺吃的状态。霍某表示心中悬着的那颗石终于放下了,也能安心地继续戒治。同时,他也向家中告知具体解戒时间,了解所在地疫情动态,叫家中做好迎接的准备,缓解家人的担忧。

(五)携手联防,安全护航

衔接帮扶办民警通过与禅城禁毒办、禅城社区禁毒社工联系,向他们介绍了霍某的情况,同时向社工了解当地疫情情况,共同制定了霍某安全护航计划,确定了禁毒办派民警和对接社工来所接人,保障其路上安全。同时,省三水所为霍某提供了《解戒人员战“疫”五招》、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装备。其中《解戒人员战“疫”五招》包括疫情形势、路途防护、社区报备、居家防护、自我隔离等具体资料,全方位为霍某做好防护、避免病毒感染提供支持。目前,霍某在禁毒办民警和社工的接送下,已经安全回到居住地,经民警与社工对接了解,霍某目前情况正常,在家中居家隔离,情绪稳定。

【案例思考】

(一)在疫情之下,危机介入技术和策略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临解戒人员的心理失衡和情绪困扰,避免临解戒人员在非理性状态下出现的各种错误认知和偏差行为,确保场所内的稳定安全,确保解戒人员回家路上的平安顺利。

(二)要善于把握“黄金时间”。对于疫情之下的应激反应进行危机介入需要做到快速深入、目标清晰、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将可能出现慌不择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

(三)要以输入希望,提供支持为着力点制定有效的介入策略,本案例通过五项支持力,做好衔接帮扶工作,为戒毒人员回归社区的对接、帮扶、社会适应性等工作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持。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