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综合手段成功戒治一名具有20年毒瘾的个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禹某,1998开始吸食海洛因,2007年—2009年在新疆某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 2015年开始吸食冰毒, 2017年1月因吸食冰毒被强制隔离戒毒。
入所后,该戒毒人员社会不良习气严重,多次违反所规队纪,对于民警的管理持抵抗态度,民警对其进行多次说服教育,并未发生明显好转。我们通过对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吸毒史及在戒毒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社会不良习气过重。禹某在娱乐场所工作数年,在处理各类事件时,多以不正规手段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中,多以简单粗暴为主,并行成了思维定式。二是身体和精神均受到毒品摧残。禹某吸毒已有20年,四肢浮肿已成常态,期间,还因吸毒打架右手手掌镶入两块钢板,时常隐隐作痛。后来,又开始吸食冰毒,对其精神造成严重损伤,常常情绪激动,不能自理。三是家庭关爱缺失。在第一次戒毒时,父母对禹某的“遭遇”只是惋惜,可是后来一次次吸毒,一次次戒毒,即使在外也没有做过正当职业,父母在禹某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以致对其的关心和爱护渐行渐远。禹某自己也能明显地感觉到,看到别的家庭其乐融融,格外羡慕,因此常常用毒品来麻醉自己,好让自己忘记悲伤、忘记忧愁。四是长时间与社会脱节,性格发生转变,自2007年开始禹某就在强制隔离所戒毒或在看守所看押,与社会大大脱节,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所做的事情往往都是被动完成的,导致思维固定,思想冥化,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
【方案制定】
通过对禹某现在这种状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方案:一是选调教育专业的民警对其进行教育转化,提高其科学文化知识,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二是建立亲情帮教,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家庭关爱,使该戒毒人员看到生活的希望,重拾戒毒信心。三是加强康复训练,针对其体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康复训练,以提高该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使其发现戒除毒瘾的有利之处,提高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四是通过心理辅导及心理危机干预,改变禹某现有的固定思维,引导性格发生转变,能正常的与民警及戒毒人员相处,最终在与他人友善相处。五是指定专门民警直接管理,对所内各项规章制度,戒毒人员行为规范进行学习,通过月积分考核制度,使其发现转变,最终重拾信心。
【实施情况】
一是提高文化素质、清醒认识身份。禹某作为一个“多进宫”的戒毒人员,对于他的教育转化不能操之过急,首先要让他看到民警干部对他的关怀,让他和民警之间产生信任,在民警的教育转化中放下抵抗情绪和防备心理,最后民警利用相互建立起的信任,间接让其确立起真心戒毒的自觉性。为此,除了一些必要的学习外,我们还为其安排了多门课程,主要以思想品德、新疆历史、法律法规、所规队纪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加强其对戒毒的正面认识,促使其自愿接受教育矫治。与此同时,民警对其开展必要的个别谈话教育,向其宣传戒毒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还给禹某讲解这些年来戒毒成功的案例,使其快速建立戒毒信心。
二是感受家庭温暖、重拾戒毒信心。长期以来,父母的不闻不问,社会上工作的简单暴力,早已使禹某不管是对生活还是戒毒,都失去了信心,在他身上感受不到任何的温暖,总是以冷冰冰的态度来回敬这个世界,针对此种情况,民警专门和其家人取得联系,向禹某的家人说明情况,希望和他的家人建立联系,共同帮助他。随后几个月里,禹某和家人进行了电话联系,在表现稍好的情况下还进行视频通话,由起初的说话僵硬到最后的谈笑自如,父母又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禹某也感受到了家庭的关爱,让其重拾戒毒信心。
与此同时,在生活上民警也给予禹某更多的关怀,由于身体的原因把他安排在下铺,定期带他去康复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让他感受到不管是在哪里都有人关心,有人陪伴,让他看到戒毒的希望,让他恢复早已丧失的信心。
三是激发兴趣爱好,加强康复训练。对于吸毒史已达20年的禹某来说,身体的各项机能正逐渐衰退,民警首先将禹某带到康复训练中心,对其身体各项机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又建立的康复训练档案,除了一些必要的队列训练外,民警通过个别谈话,了解到禹某喜欢的运动,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坚持定期定时开展训练,从操场上的足球、篮球到生活区的“刀郎操”“黑走马”,从动手到动脑,通过禹某被动性的接受康复训练,到现在主动要求做各项运动,从最初广泛性的做着各项康复训练,到现在根据身体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特殊训练。禹某的身体相比于刚入所时,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高。
四是加强心理疏导,去除心理包袱。数年的封闭管理,使得禹某对他人产生了防备心理,不管是戒毒人员还是民警,始终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与任何人说心理话,教育矫治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此类情况,并不急于和禹某进行谈话疏导,而是定期将禹某带到发泄室和音乐理疗室,让其将心中的压力发泄出来,放松心情,最后通过沙盘了解到禹某内心的需求渴望,建立起谈话模式。
通过每周固定的心理咨询,现在禹某已经能够正视自己,而且还愿意主动地向心理咨询师诉说内心的苦闷。对于禹某所诉说的问题,心理咨询师总是站在禹某的角度对其进行解答,无形中拉近了和禹某的距离,而且还建立起充分的信任。
【案例思考】
一是要积极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目前多数戒毒人员对民警有着抵触情绪,民警开展戒毒矫治工作时遇到阻碍较大,要想开展好戒毒工作,必须构建信任机制,建立同民警的信任感,注重鼓励与鞭策,希望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矫治生活,为后期打下基础。
二是要做好思想教育转化。思想教育转化为前提,思想认识不清醒,其行为必然盲从。一方面要通过民警个别教育谈话,了解思想动态,细致入微的找突破口,以正课授课为基础,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多采取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方式一点点改变自己情绪暴躁易冲动、行事偏执的缺点。在日常生活中民警要多家关心,尤其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生病就医时要多加关心,用真情感人。
三是依托亲情,积极做好帮助教育工作。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年少时周边的环境,尤其是联系紧密的亲友,在矫治工作中有亲友的帮助将事半功倍,也使矫治对象早日得到亲人接纳,实现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