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王某的综合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王某,男,1965年出生,河南三门峡人。大专文化,离异。父母为铁路退休职工,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高中毕业后,曾服役于空降兵某部。21岁经人介绍与妻子结婚,婚后育有一女。30岁开始吸食海洛因,在吸毒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父母、妻子百般劝诫,效果甚微。女儿觉得父亲吸毒使她在同学面前羞愧难当,怨气十足。强制隔离戒毒前在郑州铁路局某机务段工作。入所后,该戒毒人员经常出现心理焦虑烦躁和受挫强烈症状,时常表现出愧疚、情绪悲观、消沉及不知所措症状。戒治信心不足,屡次发生违反队规所纪行为。
【案例基本情况】
一、查找问题根源。在民警多次与王某工作单位与亲人的沟通中得知:王某转业安置后,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几年内便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优秀车组办公室主任。多次获得组织表彰,荣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家庭生活幸福美满。随着岗位职务的晋升,王某逐渐出现精神空虚,忘乎所以的私欲膨胀。经常出现在歌厅、酒吧、洗浴等娱乐场所。错误认为吸食毒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自我迷失和朋友的诱惑下开始吸食海洛因。期间单位领导、父母妻女多次劝诫,王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曾多次进行自愿戒毒,但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单位免去其车组办公室主任职务,并给以除名。失去收入的王某随着年龄增长,经济状况和身体越来越差。在绝望和警醒中,颓废迷茫。在渴求和挣扎中,万念俱灰。入所检测结果显示:王某毒品渴求欲望强烈、行为认知偏差较大,身体素质、行为表现、睡眠状况、自控能力处于临界状态。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为复吸的原因在于社会管控不严,打击不力,典型的环境论思想。
二、制定戒治方案。掌握王某工作、生活、吸毒、戒毒基本情况后,民警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引导、转变提升”的矫治思路,制定矫治个案。一是成立由教育能手组成的攻坚小组,遵循科学矫治原则,实施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入点确定、核心突破步骤。二是寻求外力共振,通过现身说法等方法唤醒闭锁心理。三是激发生活热情,纠正不良习气。四是改变固化思维,催生戒毒动机,采取心理矫治、个别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方法,化解王某内心结界。
【对戒毒人员开展教育矫治的情况】
一、打好亲情牌。通过信息收集分析,王某会在探访、亲情电话、谈论父母妻女三个时间节点出现情绪波动,焦躁不安外在表现强烈。针对王某此种情况,放松教育矫治必将前功尽弃,出所会再次走上复吸道路。鉴于此种情况,民警把其带至心理宣泄室进行情感观测,通过视频声控系统,可以清晰看到,王某嚎啕大哭,不断击打塑胶人体,我恨、我恨你们这些让我吸毒的人…,丫丫、丫丫爸爸对不起你…,老婆,我错了,不要离开我…,妈妈,儿子不孝,让你受委屈了…。当王某走出宣泄室的那一刻,好像变了个人一样,那渴求亲情的眼神是那样强烈。在随后的谈话中,王某道出了自己压在心底的诉求。民警抓住“亲情”这一重点要素进行矫正延伸,通过多次与其家属联系,王某父母妻女终于来所探访,教育科及时安排了亲情会餐,面对年迈的父母,伤感的妻女,王某拿出自己二十多封没有发出的家信,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撕心裂肺的痛哭忏悔着自己的过错。王某亲人离所时这样说道:没想到,真的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转变了,谢谢你们。
二、矫正人生观。在王某恢复信心之后,民警及时对其开展人生观教育。阐述人生的意义,使其认识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戒毒好比航行的帆船,风和日丽、浅滩暗礁、狂风暴雨都会存在,只要目标确定,就务必敢于面对遇到的苦难和问题。敢于剖析自己,敢于面对现实,敢于同一切阻碍自己前进的不良风气斗争、抗争。经过民警不厌其烦的劝诫和心理疏导,王某勇敢的站了起来。主动参加大队的各项文艺活动,多次到社区、院校进行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故事。告诫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经得起诱惑,绝不要以身试法、触及法律底线,因为人生实现输不起、耽搁不起,表达了自己幡然悔悟、坚定戒毒的信心和决心。真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与台下听众形成强烈的共鸣。真如王某说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幸福或困苦,我都要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后,我更应该端正生活态度,明白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坐实就业关。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引导、转变提升”的矫治思路。在亲情修复和人生观矫正的基础上,彻底戒除王某毒瘾,使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所就业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独立生活的一个新的考验,加之王某服役时留下伤残的情况。就业难度增大,在征求个人意向的基础上,民警积极与地方人社部门沟通,在所内对其进行电子加工组配工艺培训,帮助其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与南方某电子商贸公司达成协议,为王某提供就业岗位,打通戒毒最后一公里,为出所就业保持操守奠定坚实基础。
四、传授戒毒经。针对王某识毒辩毒能力不足的问题,按照四步走的方法提高其拒毒、防毒意识能力。走好教材编订第一步。教育科民警结合当前度品泛滥形式,编写了《识毒顺口溜》“精神活性新毒物,种类繁多外形糊。伪装巧妙甚普通,粉饰大众无特殊。干花跳糖巧克力,饮料曲饼笑气呼。三代毒品频变样,识别远离求真福”让其时刻警惕。走好毒害学习第二步。及时为其提供禁毒、戒毒和毒品危害有关书刊,掌握了解各种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走好拒毒心理第三步。通过拒毒训练和观看禁毒专题片,使其从心理上对毒品产生恐惧和厌恶感。走好法律学习第四步。对其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让其了解吸毒、贩毒、种毒、运毒行为都是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
【案例思考】
通过矫治,王某树了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了病态心理,坚定了戒毒信心,增强了社会家庭责任感。养成了良好劳动习惯,摒弃了“好逸恶劳”恶习。能够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成功转化一名戒毒人员,首先要了解该人员的社会阅历,家庭背景,个人爱好及触发点。工作中要善于观察,用真情打开戒毒人员心结。发挥个人长处和兴趣爱好,让其把戒期当作学期度过,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